(湖南理工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一、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其对表演者在肢体语言、情感表现、思维感悟等多个方面的素养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据此,为了加强大学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舞蹈表演的艺术价值,我们有必要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方法进行讨论研究。二、大学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来看,多数大学舞蹈教育存在技能化、基础化的倾向问题,即过于注重学生舞蹈技能、基本动作的扎实培养,而疏于对舞蹈文化、艺术表现等方面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学生虽能流畅、标准地完成舞蹈表演,但会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导致舞蹈表演本身缺乏人文韵味和艺术魅力,无法将观众代入到表演情境当中。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学生舞蹈思维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个性表达的发展,进而限制学生艺术素养的成长空间。三、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一)深化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内涵理解
一个表现力强、感染力强的优秀舞蹈作品,并不是简单的舞蹈动作堆叠,而是舞蹈艺术、作品情节、情感基调、舞台效果等多种元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力,就必须要深化其对相关舞蹈作品的内涵理解,引导学生了解舞蹈表现内容的故事背景、人物特点、情节变化、隐喻内涵等。只有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培养,才能使学生更加自主、深刻地感受情感、运用情感,将角色情感融入到舞蹈表演当中,并实现舞台灯光、布景、道具等元素的灵活利用①。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和演练《梁祝》这一舞蹈作品时,大学舞蹈教师可通过播放小提琴作品《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并感受梁山伯、祝英台两个角色在故事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暧昧、愉悦、不舍、相思、期待、绝望等情感变化。此后,学生在舞蹈学习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便会有意识地将角色情感与自身理解结合起来,融入到舞蹈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等变化中,从而充分、饱满地表现出故事人物的情感状态,赋予舞蹈作品以别样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同时,基于不同学生艺术视角、思维方式的不同,其对人物情感及故事情节的个人理解也存在差异。对于“化蝶”这一故事结尾,一些学生的理解情感倾向于消极,进而在舞蹈中表现出梁祝二人对人世不公的愤慨绝望;一些学生的理解情感则更倾向于积极,进而在舞蹈中表现出梁祝二人化蝶后双宿双飞、获得自由的释怀愉悦。这样一来,虽同为《梁祝》这一舞蹈作品,但其情感表现效果大不相同,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将更加新鲜。
(二)鼓励学生实现舞蹈表演的个性创新
为了改善同质化的弊端问题,避免学生机械化、模式化的舞蹈思维形成,大学舞蹈教师应采取出针对性手段,引导和刺激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具体来讲,教师可积极达成舞蹈作品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可要求学生根据同一故事题材,进行舞蹈动作的自主编排。例如,大学舞蹈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女娲”这一神话角色,自由选择音乐,创作出个性化的舞蹈作品。由此,一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更加注重突出女娲尊贵威严的神性,进而选择严肃、沉稳的乐曲作为背景,并编排出线条硬朗、节奏有力的舞蹈动作。与之相反,还有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更倾向于突出女娲作为“万灵之母”的女性特点,进而选择舒缓、鲜明的乐曲作为背景,并编排出柔美优雅、衔接有致的舞蹈动作;其次,还可要求学生根据同一舞蹈作品,进行背景故事的自主想象。例如,大学舞蹈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某一舞蹈片段,但并不向学生提供出任何的角色、情节等信息。在播放结束后,再要求全体学生根据视频中的舞者装扮、舞蹈动作自由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事背景。此时,学生便会基于自身的文化积累与联想能力,将视频中舞蹈表演传递出的情感信息具象化、创新化地落实到故事情节当中。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可达成学生自主思维与舞蹈作品的有效联结,进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夯实思维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舞蹈教师在实际的舞蹈教学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全面了解舞蹈作品的故事背景、角色经历、情感基调,秉持起个性化、开放化的创新思维,才能从最大限度上赋予舞蹈作品以独特的生命力与强烈的感染力,进而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避免同质化问题的出现。注释:
①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