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 艺术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长期以来,合唱在我国高校的推广及提升合唱艺术中说收获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也面临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相较于独唱而言,合唱的难度在于多余声部的运行及声音的配合,要求学生在合唱中与集体声音形成统一的歌唱技巧掌握,所以在开展合唱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开展实现声音统一的音色融合训练,以使学生在实际合唱中实现音色的协调统一①。
一、音色融合在高校合唱中的意义
合唱中的音色是指合唱团队成员的音色特征。因为合唱团队中每一位成员有着自身独特的音色特征,而要想收获令人满意的合唱效果,必须要将每位成员不同音色特征进行合理的融合。所以,音色融合在高校合唱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主要表现为:其一,合唱整体的统一性。不同于个人独唱,合唱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艺术门类,这无疑会加大音色个性的调节难度,为了收获令人满意的合唱效果,就必须要推进不同成员个性音色的有效融合,达成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其二,合同整体统一中的各异性。显而易见,人类个体有着自身独特的音色、音域,因此想要将每位成为的音色特征转变成相同的势必是不可能的。较为可行的合唱教学应当各种音色、音域团队的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在合唱整体环境下形成统一,接着对成员个体音色特征做相应调整,使合唱效果在整体上实现统一的同时,成员不失自身的特色,而音色融合训练便是以上述目的为出发点的。二、普通高校合唱教学中的音色融合训练策略
(一)培养正确的演唱姿势
呼吸是演唱人员发声的前提基础,而演唱人员的呼吸受其演唱姿势一定程度影响。在演唱姿势训练之前,第一步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演唱方式所对应的不同演唱姿势,例如,民族歌曲演唱人员演唱姿势相对正式,通俗歌曲演唱人员演唱姿势较为轻松,而美声演唱人员演唱姿势则进一步端正。不同歌曲类型要保持不同的演唱姿势,究其原因在于各种演唱姿势与不同歌曲类型对气息调节的要求息息相关②。因此,养成正确的演唱姿势对演唱表演至关重要。所以,在高校合唱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演唱时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诸如放松身体,使身体直立,头部微抬,眼睛正视前方,挺胸收腹,双臂自然下垂,双脚微微站开等。并且,在演唱期间,要求学生切忌随意晃动身体,而应当给观众以放松且得体的积极向上状态。通过开展好演唱姿势培养,便可为后续音色融合训练奠定坚实基础。(二)运用不同方式调整发音力度
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腹部的气息发出声音,并逐一练习a、lu等字母的发音技巧,期间要引导学生运用稳定发音的力度,面对发音强的音节时同样应当提升发音收声的力度,而面对发音相对轻的音节时要学会降低发音收声的力度,以此使学生在发音时可始终保持所发出声音的平温度,进一步在合唱中,使自身的音色特征可实现与整体合唱效果的有效配合,使每位学生均可在合唱中发挥自身音色特征的优势,实现合唱声音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引导通过运用深呼吸的方式,对自身发音力度进行调整,要求学生在每次发音前都展开深呼吸,同时吸进的气要在发音落定后方可进行替换,并且要求学生在每次发音训练前都开展上述的深呼吸换气联系,以此加强学生对发音训练时间、控制一口气时间保持一致等发音技巧的有效掌握,进而使每位学生在合唱中可采用统一的发音技巧,促进不同音色在合唱中的有效融合③。(三)提高学生发音配合默契度
在高校合唱教学中,为保证学生相互间发音配合的默契度,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小组学生相互监督通过腰部力量发出气息,并依次练习ei、ao等字母发音,以此提高学生对其他同学音色特征的有效了解,促进在合唱过程可依托彼此的默契实现统一的配合,进一步在合唱中达到声音的协调统一。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别于其他演唱形式,合唱讲求每位成员发声、不同和声部分、不同高低音部分要达到和谐统一。因此,高校合唱教学相关人员必须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提高对音色融合在高校合唱中意义的明确认识,培养正确的演唱姿势,运用不同方式调整发音力度,提高学生发音配合默契度等,积极促进高校合唱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切实提升高校合唱团队的合唱水平。注释:
①李梦琦.高中合唱教学中音色融合训练研究[J].黄河之声,2018(08):53-54.
②肖晓阳.合唱教学中音色融合的训练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5(19):123-123.
③王维娜.高校合唱教学中声音统一的训练研究[J].黄河之声,2018(07):109-109.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