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非理性因素在自我创作中的实践性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328
谷品桥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一、非理性因素概述

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影响下实践与认识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活动的产生与截止、对认知能力的控制与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理性是控制,而非理性则是不受控制,自身的情感、意志、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以及不合逻辑形式所出现的幻想与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而绘画中的非理性则更多源自于画面的偶然性及作者的个人情绪表达。

二、非理性元素的选择

在相对无意识的梦境,无法很好的控制情绪,其中的非理性该如何展现。最初选择人偶、手臂、眼睛等诸多具象元素作为素材,试图用人物颓废、迷茫的形象塑造出任凭他人摆布的痛苦,以展现出噩梦中任人宰割的情绪表达,进而表现非理性。由于使用过多具象的符号化元素营造氛围,画面出现问题,元素繁杂凌乱且毫无层次,导致创作的“功利化”,缺少真情实感。

  二次创作时,省去多种元素,使用多重非具象的树叶拼接,以烘托画面情绪为主。使用苯丙、丙烯、色粉做有色底,由于并无刻意控制,使画面产生更多偶然性,饱满且随性,最终实现以画面的偶然性表达情绪进而展现非理性。

三、非理性因素在创作中的应用实践

(一)非理性在画面中贯穿与整合

非理性的形式与内容的不同,使主题元素在创作中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也不同。初稿素材选择基于现实的具体事物,经过变形整合细致刻画后,虽拥有透视与构成但仍过于具象,并不适用于非理性因素在画面中的表达。使用苯丙成膜作为基础材料,加以色粉、丙烯、油彩做实验比较后得出运用色粉做出的底色相对活跃,相较于丙烯与油画,更具有非理性因素。由于苯丙成膜底色颜色变化较小,色粉的不均匀最适用。据底色的流淌出的不规则形状结构,加以只有明度变化的红色塑造物体,依据图层重叠的原理,逐步塑造出体积与层次,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二)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创作初期沉迷于画面中元素的罗列与堆叠、对造型的细节刻画、对强烈透视效果的追求,却丧失了非理性因素在画面中的真正含义,导致主题元素愈加复杂,失去了自身对于画面的控制。经过实验与分析,选择基于底的偶然性给予的非理性因素进行第二次创作,放弃一稿繁杂的形象与构成,使用单一色——红色作为基调色,放弃画笔的描绘,运用材料本身的通透性、无规律性塑造画面。在不确定中寻找非理性的因素相较于具象画面中描绘非理性因素要简单的多,也更为直观与强烈,使主题与画面的形式语言充分结合。

  画面中底的做法是重难点之一,由于需要使用色粉做底,只好放弃布面油彩,改为木板油彩,相较于布面,木板虽然偶然性较多、颜色变化较明显,但因材料特性,其承载力与附着力差的特点也暴露出来,单纯在木板上所做的底色,颜色虽通透但待底色完全干透,水份被蒸发与吸附,色粉极易脱落,难以形成有效的底面颜色,更无法进行多层次覆盖。经过多次实验,将媒介剂换为苯丙成膜,苯丙成膜相较于单纯的水,它附着力强,有粘合性,覆盖性强,可多层次覆盖且不会改变已出现的画面效果。

四、结语

用理性的思维去表达非理性的存在是不可行的,将自己保持在非理性的思维与理性的思考之中,结合个人的情绪及灵感,再加以适用于画面的材料与技法,合理利用感觉。在绘画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非理性的元素,而不是一味的创造看似非理性不规则,用实则没有其思想内涵深度的理性思维的产物去表达非理性,契合于画面的,个人情绪与绘画的形式语言结合巧妙的才可以被称为非理性的绘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