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一、引言
中国古代的俑是用来陪葬的人物雕像,由人殉制度发展而来,起源于商朝,极盛于唐,宋元没落,明清灭亡。有陶俑、木俑、石俑等各种材料制成的俑,本文主要论述陶制俑,制作的陶俑主要用来替代现实生活中无法带入坟墓中的人,用来满足墓主人的生活或精神需求。各朝代陶俑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信息,是我们研究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物证。古埃及萨布提是古埃及墓葬中的陪葬小雕像,由仆人雕像发展而来,起源于第一中间期,新王国时期发展到巅峰,第三中间期末开始衰落,后埃及时期灭亡。最初萨布提只代表墓主,在来世代替墓主进行各种劳动,到新王国末期萨布提逐渐发展成一名匿名的工人也即奴隶,受墓主驱使进行劳动生产,为墓主服务。萨布提见证了古埃及社会的发展,对研究古埃及法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古埃及的萨布提还是中国古代的陶俑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对比萨布提和陶俑,有利于我们了解两国文化异同,及两国文化对各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二、古代中国陶俑与古代埃及萨布提的不同之处
1.职能概述。中国古代陶俑职能分工明确,且形态不一,不同职能的俑服饰和姿态各异,与其职能相对应。俞伟超先生《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一文按照陶俑的身份和职司,将汉代墓俑分为军队俑、家臣俑、侍从俑、歌舞乐伎俑、生产奴隶俑五种。军队俑身穿兵服,负责保卫墓主或镇墓;家臣俑主要指私人武装;侍从俑主要负责侍奉墓主;歌舞乐伎俑指负责唱歌、跳舞、乐器、杂技等娱乐生活的陶俑;生产奴隶俑指进行家内生产包括家务、做饭、农耕等奴隶俑。古埃及萨布提形态大小相差无几且无职能分工。无论是木乃伊形态的萨布提,还是穿着日常生活服饰的萨布提,高度一般都在几厘米到50厘米之间,除了用亚麻布裹着的萨布提外,大部分萨布提都是手持农具,背上挎着篮子。依据萨布提身上所佩戴的农具可以推断出其来世职能主要与播种、耕地等农业生产有关。古埃及人无论是在来世还是在现世都要为神服务,并进行各种义务劳动,墓主为应对这种情况,将萨布提用来代替墓主在来世抵挡卑贱劳动。萨布提的主要职能是代替墓主进行农业生产,是墓主在来世的劳动承担者,并为神服务,没有任何职能分工。2.社会文化差异。古代中国陶俑的出现与中国传承社会中享乐主义之风密切相关,而古代埃及萨布提是古埃及人为应对法定的义务劳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中国各朝代陶俑是中国享乐主义的重要体现,表现了古代中国王室贵族的精神生活。古代上层贵族和官员除了处理日常国家事务外,娱乐活动都比较丰富,如汉代时期的歌舞俑、百戏杂技俑等都是供贵族王室们消遣娱乐而设,而持物俑、劳作俑、侍女俑等则是为服务贵族而设。
古埃及萨布提是古埃及人法定劳动或世俗义务的体现。在古埃及所有人都必须进行法定劳动,无人可以逃避,所有人在现世要为太阳神——拉服务,在来世必须为神——奥西里斯服务。在来世每个埃及人都必须工作,上层统治者也不例外。所以为应付这一“不可避免的劳动”,免除由墓主亲自从事卑贱劳动,同时也为其在来世继续保持特权地位,古埃及的上层统治者利用萨布提在来世为自身服务。
三、古代中国陶俑与古代埃及萨布提的相同之处
1.来世追求。古埃及萨布提和中国古代陶俑都是墓主为延续其在另一个世界的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对策。古代中国的王室贵族为在冥世生活幸福并享受生前所拥有的待遇和权力,所以制作各种陶俑以供其在冥世享乐。古埃及人在来世都要为冥神奥西里斯服务,上层统治者为避免在来世的各种义务劳动,便制作萨布提代替其在来世完成各种劳动,并为其服务,使其能够完全自由活动,充分享受来世的幸福生活。2.等级身份。无论是在古中国拥有陶俑还是在古埃及拥有萨布提都是墓主等级和身份的体现,反映了墓主生前的官职和地位,体现了古埃及和古中国的等级制度。中国陶俑展示了墓主生前的武功和荣耀。根据不同的身份、官职或地位,规定了墓内存放陶俑的数量及种类。
在古埃及拥有萨布提是上层统治者的特权、是高级官员身份的标志,萨布提的材质和数量体现了墓主在世时的等级地位和财力。墓主现世的地位和财力与为墓主创造的萨布提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地位越高或财力越大,其萨布提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或没有。
四、结语
无论是古代中国陶俑还是古代埃及萨布提都是两国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两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密切联系,见证了两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对我们研究两国古代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