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戏曲唱腔中共鸣腔的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245
陈晓霞

  (潮州市潮剧团,广东 潮州 521000)

一、前言

对于人的共鸣器官来说,其主要包括鼻腔、口腔、头腔,除此之外,胸腔也需要包括在其中。目前有研究认为,应把鼻腔的具体含义扩大到头腔,但对于艺术风格较为强烈的戏曲来说,一般还是应将鼻腔与头腔分开。在各类共鸣腔体中,口腔共鸣的难度最低,其是声波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腔体。除此之外,口腔是十分重要的共鸣器官之一,能够对形状进行改变,其不仅仅是一种共鸣体,同时还是人们唱戏过程中咬字的主要器官。戏曲唱腔的共鸣主要是指演唱者在发声时由气息冲击声带震动所产生的具体音波。在发声的过程中,戏曲演唱者需要对人体的共鸣器官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提升声音的穿透力。

二、戏曲唱腔中的低音、中音与高音

分析戏曲唱腔中的低音、中音与高音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的说,共鸣腔的发声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具备一定的难度,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够对其进行掌握。从胸腔到喉部的发声为低音区,从喉部到硬口盖的发声为中音区,从共鸣点进入头腔的发声为高音区,当共鸣形成一个点,就会出现声音,共鸣形成的点越小,发出的声音就会越尖。戏曲演唱者与学习者必须要掌握戏曲中共鸣腔的原理,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运用。

  在戏曲唱腔中对低音进行表现,演唱者必须要保证胸腔内的收缩自如,如果在出声时出现了胸腔塌陷的情况,就会影响演唱的过程,在表现低音时,演唱者需要尽量将喉部开的大一些,口腔也需要保持熟练的状态,只有如此才能够用胸腔的气息对喉部的大小空间进行控制。演唱者在表现低音时应该注意声音的扩张问题,在对声音进行扩张时,演唱者需要尽量放大气口,更好的诠释戏曲作品。在进行低音演唱的过程中,无论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如何,其胸腔、喉部都会出现较大消耗,因此在演唱后戏曲表演者往往会较为疲劳,如果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注意,就很可能导致演唱者的喉部出现损伤。

  所以,在演唱时应注意尽量将咽喉的头朝下,除此之外,演唱难免涉及到吐气,在进行吐气时,只有保证喉部的稳定性,才能够更好的发出声音,进一步的进行演绎,在出现这种状态后,就可应该打开口腔进行吸气、呼气。在这一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注意一点,呼气时应保持嘴型,但不能够发出声音,而是应该去对变化的过程进行体会,产生良好的低音表现效果。

  除了低音之外,在戏曲中高音的作品较多,难度较大,想要对其进行表现,演唱者不能够直接发出高音,而是应该试探性的发出较小的声音,感受声音所在具体的问题,之后再以这种方式为主,以演唱者的个人习惯为辅,逐渐的加强声音。当声音得到了提高,应停止试探,如果在进入到高音区后,演唱者仍然使用较弱的气息,那么就很可能会破音,导致演唱失败。在对高音进行演绎的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要注意,不能够使用声带对气息进行带动,而是必须要采取低音的状态,在稳定住声音之后逐渐加强。声音越高,演唱者越需要稳住声音,从而对声音的平衡状态进行感受,另外,在音调变高时,演唱者必须要加强声带震动的幅度,如果音调变低,那么声带的幅度也会越低。这种呼吸频率能够随着音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演唱者需要注意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协调。

  对轻声唱腔进行演绎的基础在于保证平静、均匀的气息,这也恰恰是对高音进行表现的基础方法。在戏曲作品中,其音频频率较为复杂,而音频的频率也会直接影响声音的高低,因此,在对低音进行表现时,演唱者的声带需要保持在整体震动的情况中;对中音进行表现,声带则会出现部分震动的情况。在对戏曲唱腔中的低音、中音、高音原理进行明确之后,演唱者就能够合理运用共鸣腔。

三、戏曲唱腔中共鸣腔的运用

想要在戏曲唱腔中对共鸣腔进行合理的运用,演唱者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如此就能够演绎出咽、喉、鼻、口、胸腔等共鸣体。但对于戏曲演唱的过程来说,其涉及到高音、中音与低音,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戏曲来说,其实际表现具备抽象的过程与特点,想要完全对其进行掌握,只靠专业训练是不够的,演唱者必须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艺术思维,依靠自身去对戏曲进行感受。而当演唱者声音越高的时候,其基本的共鸣体之间也就会出现细小的管道,需要戏曲演唱者以训练结合自我体会,对低、中、高音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为戏曲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戏曲唱腔中,共鸣腔是指戏曲表演者在出现声音震动的情况后产生的音波,通过声带的周边机制结构,可以将其完全的转移到多种不同的共鸣腔体中,这一工作现象体现出了戏曲唱腔中共鸣腔的运用过程。演唱者在进行表演时必须要对体内的共鸣器官进行运用,间接提升戏曲作品的表现力。在所有的共鸣体中,口腔是最容易得到共鸣的,其具备一定的重要性,同时拥有着能够在发声的过程中对声音形状进行改变的特点。以豫剧的唱腔为例,在演唱豫剧时,戏曲演员往往会对鼻腔与口腔进行结合,从而对上部共鸣进行演绎。而对于头腔共鸣来说,其主要要求戏曲演唱者在演唱发声时将舌根放低,扩大自身口、喉、鼻的空间范围。

  在共鸣腔中,胸腔也是十分重要的共鸣体之一,其能够提升声音的穿透力,进而保持戏曲的流畅性,此外,演唱者应追求在戏曲表演过程中让戏曲更加连贯、自然,这也需要演唱者合理运用胸腔。胸腔共鸣在戏曲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有研究认为,胸腔共鸣也被称为“堂音”,经胸腔发出的声音具备一定的特色,由于其声音较为沉重,所以基本会被用作低音区。对于一些侧重于情绪表达的戏曲题材来说,要对艺术性进行表现,就应由胸腔发音。共鸣腔的运用与高低音的发生存在着密切联系,虽然在戏曲中并不包括声部的概念,但其实际内容与声部别无二致。人体内的共鸣体存在着各自的作用,只有合理对其进行控制,形成体系,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提升戏曲表演效果。

  共鸣腔直接决定着戏曲演唱的表现力,例如,胸腔共鸣可以对宽厚的声音进行演绎,口腔共鸣可以对清脆的声音进行演绎,所以,演唱者在开展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应注意共鸣腔与声音的联系问题,不能够分开对其进行使用,而是需要注意曲目的情节与情感,根据情感需求合理调整共鸣体,将表演的多种因素完全融合在一起,展现戏曲的艺术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戏曲演唱者来说,其需要注意唱腔的问题。想要在戏曲唱腔中对共鸣腔进行合理的运用,演唱者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如此就能够演绎出咽、喉、鼻、口、胸腔等共鸣体。如果能够在戏曲唱腔中合理运用共鸣腔,就可以更好的对戏曲进行诠释。

  除此之外,在对戏曲唱腔中的低音、中音、高音原理进行了明确之后,演唱者也能合理的运用共鸣腔,进而开展高质量的戏曲表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