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庆松艺术摄影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153
徐欣彤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摄影艺术理论也在日益更新,“决定性瞬间”和“非决定性瞬间”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争论。以观念摄影为代表的现代摄影,打破了“决定性瞬间”理论到客观物质世界中去抓取真实存在的瞬间的摄影理论思想,王庆松认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理论上的摄影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人们对于摄影艺术魅力的追求。所以,他抛弃到真实的现实世界中拍摄的传统摄影方式,取而代之以通过模仿、置景及数字后期影像的创作方式对观念进行解构、再造与重构。王庆松最开始被人所熟悉是因为他用摄影的方式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致敬,他改用摄影的方式表达他作为当代人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之间寻求新的观念。

  在2000年,王庆松创作的《老栗夜宴图》是模仿了南唐画家顾闲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人物画的杰作,全幅画分为五段即听乐、赏舞、体息、演奏、散宴五段场景。顾闳中用自己高超的艺术技艺反映了当时腐朽糜烂的社会生活,同时惟妙惟肖的表现了韩熙载用纵情声色的行为掩盖自己躲避政治危机的形。《老栗夜宴图》同样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画面里的内容让观看者看到当下社会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按摩、歌舞、酒色,无不充斥着当下社会,王庆松以这样独有发表现方式展现了当下中国大众阶级的生存环境,不禁让欣赏者反省当代社会的状况。中国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即使经历高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需要停下脚步,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王庆松的摄影观念给中国的艺术摄影注入了新鲜血液,王庆松的摄影极大改变了摄影必须的从到现实中寻找提高到摄影棚中的创作摄影。

  王庆松的摄影不再像传统的摄影一样,他在大型摄影棚里像电影导演一样刻画自己的摄影作品。从置景到道具,王庆松的摄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程,往往需要动用几百号人才能完成创作。王庆松热衷于对于各种社会议题的创作,充分的表达了个人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观点。王庆松认为:“观念摄影是区别于传统,以创作者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概念作为创作资源的摄影,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思考的再思考。”,王庆松以模仿著名绘画作品而闻名。从与达·芬奇的同名观念作品《最后的晚餐》,到模仿北宋画家李篙的画作《货郎图》而创作的《卖货郎》等等。王庆松这一系的创作借用了经典作品的构图方式,加入中国的物象符号,构成了新视角,“旧形式”的艺术摄影作品。王庆送的模仿并不是简单随意改造经典,他的摄影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看待传统文化的方式。王庆松这样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以经典作品为引导,将当下社会的现象用诙谐幽默的拍摄方式展现出来,在吸引观众注意的时候,引起观众思考当下社会。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了更多的延展性。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都是非常抽象的,传统的摄影只是具有技术性和记录性很难满足当下中国摄影师的创作需要。大量的使用拼贴组合成一幅新图,以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创作摄影作品。无论这种方式是否得到传统摄影的认可,但至少开拓了另一种摄影创作形式。王庆松创作的《千手观音》一经问世变使起了极大的争议,这组作品以人们口中的“观世音菩萨”为创作主题,王庆松以诙谐幽默的创作手法将菩萨的莲花底座换成了可口可乐、大白菜,身体也印上了可口可乐的英文字母,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些手里还拿着大哥大、金元宝、等极具当下社会特征的具象物体。王庆松用这极具视觉挑战性的印象告诉人们当下以金钱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千手观音系列》作品就是对贪得无厌追求金钱及物质的人和当下物欲横流、虚伪浮夸社会的讽刺。

  王庆松观念摄影艺术代表了当下中国摄影也开始了自己真正的独立思考。中国的摄影起步较晚,特别是国内对于观念摄影的研究和探索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大部分的观念摄影研究还是浮于表现形式,很难有具有深刻思考的观念摄影作品问世。王庆松的作品在极具匮乏优秀观念摄影的时期显得尤为突出。王庆松的观念摄影创作关注中国当下复杂的现实问题,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出发,透过他的观看世界的视角运用观念摄影的创作手法让我们看到社会人的内心精神状态,王庆松对物质至上的当下社会进行深刻而有力的讽刺与批判,在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而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该如何自处,王庆松的影像给予我们太多警醒与思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