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培养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5770
张 玲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发展与推广,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培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对扩大乡村文化振兴理论内容与研究范围有很大帮助,为推广和普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角度对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可在大的理论体系下渗透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问题,系统的整理和归纳音乐保护与资源研发工作。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相较于国内发展史而言,在判断我国乡村社会的“兴”与“衰”时,可从此背景入手——“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渐渐向黄金时代发展,乡村农民依靠自己的双手来维持生计,从而让自己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乡绅治理结构主要依附的是血缘纽带,其结构框也越来越完整;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渐渐渗透到社会思想中。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入手详细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如何成为盛世时期的。截止到元明清时代,中国乡土社会开始走下坡路。元朝统治者采用游牧军事统治手段来制服耕地不协调问题,使得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遭遇巨大改变;明朝专制集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发展历程;由于受到清朝统治者的压迫,中国乡土社会日渐衰败。在鸦片战争时期,各国侵略者强行入侵,面对这种压迫形式,再次将中国乡土社会推向风口浪尖。

  在1990年,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特别是西部区域,使乡村衰败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落后的现象,同时对中国社会结构与自然风貌有了重新认识。很多农村人到城市打工,增加了城乡人口流动人数,青年劳动力逐渐向城市建设道路迈进,使中国社会框架发生变化,很多老人村、贫困村和空巢村随之出现,留给人们的不是乡愁而是乡衰。

三、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人的现状

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中民族音乐占据了一些比重,并且比重相对较高,凸显了民族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心的工作人员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活态,而静态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活态保护的成分是传承人。”然而依照文化部门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名单来看,国内民族音乐传承人在数量和年龄上受到限制,平均年龄超过标准范围,所以当务之急是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怎样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民族音乐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本质特点指的是人的行为轨迹和传承方式,若没有传承,那么民族音乐就变得毫无价值。由于人体行为表现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为此指向性发生变化,导致民族音乐传承链相对亏虚,如果出现裂痕就很难加以维系。实际上针对民族音乐传承而言,培养传承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要保护好上一辈传承人的工作,还要大力培养新的传承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理念,为了将民族音乐活态性充分展现出来,需着力对新传承人加以培养,提高民族音乐的生命力。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培养方法探讨

1.站在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对民间音乐传承予以筹备。当地政府部门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融入民间音乐传承内容,以乡村文化振兴为背景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民间音乐传承发展。详细规划民间音乐保护方案,大力推广和举办民间音乐申遗活动。

  2.大力宣扬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民间音乐保护的重视度。借助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和文化互动等手段传播民间音乐,提高公众对新密超化吹歌、河工号子、船工号子等民间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3.完善和调整民间音乐传承人制度,进一步加强民间音乐传承投入力度。应当建立民间音乐申报及筛选机制,将本地民间音乐目补充完整;完善民间音乐传承人机制,为传承人提供必要的经费补贴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应当完善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机制,不仅要完善“师傅+徒弟”的传统培养机制,还应当推动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进学校、进课堂,在培养民间音乐传承人方面运用现代教育制度。

  4.加快民间音乐网络化与商业化的发展进程,增加民间音乐传承人的培养数量。一方面,应当推动民间音乐数字化建设,以视频、音频、文字等为载体传承民间音乐,增加公众对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市场化开发,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商业会展等方式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民间音乐传承人。

  5.明确民族音乐传承人培养目标。

  首先,对民族音乐传承人予以详细了解。通常情况下民族音乐的资源极为丰富,是各个民族在长时间的生存环境下所带来的精神财富。民族音乐涉及面广,如民族发展史、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民俗习性、道德品质等,另外还包括民族精神文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库中收集了大量经典曲目。在2001年期间,爱乐交响乐团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演出,备受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充分表明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国人只有充分展现民族音乐的自身价值,才能在中外音乐交流会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加大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培养力度,让他们继承民族音乐的魅力,从根本上推动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重点培养和深入了解民族音乐传承人的价值。除了掌握民族音乐传承人的自身优势,还要加大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培养力度。这些传承人的知识非常渊博,可以全面分析和概括民族音乐的共同点和规律性,能偶独立自主的分析民族音乐所带来的魅力。民族音乐类型偏多,例如戏曲音乐、小调音乐、山歌、出嫁歌等,因此要求有能力的人才来加以传承,他们非常喜欢和热爱民族音乐,在探索阶段可以深层次的剖析民族音乐的内涵,知道如何去总结和维护,由此让民族音乐变得越发完整。将民族音乐渗透到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针对探讨民族音乐传承人而言,可对民族音乐不断提炼和加工,让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变得更强。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也是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此外,民间音乐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域色彩。然而,在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许多民间音乐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外,于是民间音乐保护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是保护民间音乐的重要方式,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音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期望能为河南省的民间音乐传承人培养问题提供新思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