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剧院,贵州 贵阳550081)
一、引言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在不停地发展与改进,然而真正地将其录入教学课程仅是近几十年的时间。在现代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培养了大批量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突出贡献。二、民族声乐概述
声乐演唱是将艺术化的语言与嗓音相结合,为人们呈现出生动鲜明、悦耳动听的歌曲,并以此来抒发自身的内心情感,令音乐演唱者与倾听者实现音乐的交流。民族声乐则是将音乐与我国的传统乐曲演奏相结合,在音乐中又体现着我国各地的地方民俗与古典韵味。民族声乐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要求演唱者气息、节奏、喉头具备稳定性,在演唱的过程中要保证字正腔圆,能够通过声音来带入情感,完成音乐的情感表述①。三、共性的把握与个性的引导路径
1.共性把握训练。在音乐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的就是集体的共性基础训练,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教授学生对声音整体进行把控,形成统一的认知观念。在对共性把握的训练过程中,要令学生对所唱歌曲中的每一字句都在整个歌曲的意境中自如转换,以为今后的自主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在民族声乐的共性训练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发声进行训练。在音乐演唱中,鼻咽腔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共鸣发声体,能够帮助演唱者提高音位,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对其进行训练。这一发声部位位于鼻腔之后、小舌的后上方,对其进行训练就是要使其保持良好的肌肉伸缩状态,以便在演唱时能够将声音通道打开,使声音在鼻腔内形成良好的共鸣,以提升音乐的自身感染力。例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原副院长沈健坤教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多会将声音的通道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教授学生们运用生活中的多种动作来对小舌的运动状态进行调整,借助于打哈欠、受惊吓等多种方法来使自身在演唱时找到乐曲的演唱平衡点。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成效,还令学生在课中处于小声呜咽的状态下进行发声,合理地运用不同的男女音节,形如mei、ma、nu 等。在学生发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处于正确的发音状态时就及时地对其进行提示,并令其继续保持正确的发音进行训练,以便能够加深对发音音节的记忆,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达到最佳的发音音节,形成良好的发音能力和声音辨识能力。2.个性引导训练。我国的民族声乐涉及到传统的民乐与曲艺等艺术,其在演唱的过程中涉及到各种传统历史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综合性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统一的训练,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合理地引导,使其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表达出自身的内心情感,更具自身的独特鲜明色彩,令艺术更加具备魅力与风采。为达到对学生民族声乐的个性化引导,就应该对其咬字的准确度进行严格要求,以便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字音的起承转合变换,来完成对乐曲的演绎。在演唱字头的声母时,应该短促、有力,并依据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演唱字腹的韵母时,应该注意其在整句歌词中的支撑位置,做好咬字后的适当放松动作;在进行字尾的收韵时,应该保持适度的清晰、明朗。例如:在演唱《恨似高山愁似海》时,歌曲的开头就将女主角的冤屈与怨恨形象刻画的生动形象,以一句“恨似高山愁似海”将喜儿被逼而死复又化身为鬼重见天日的心情进行明确地表述。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唱这一歌曲时,应该着重对歌曲中的咬字进行把控,引导学生们对这一歌曲产生自身的全新理解。
3.因材施教,高效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不同,且自身发声与咬字的点有所区别,为了达到对全体学生更好的教学成效就应该将共性与个性进行高效结合,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将学生们的发音音色进行系统化地分类,将其依照演唱时真声与假声的占比进行区分,并由此对不同种类的学生进行区分教学,使其能够在自己发声所擅长的领域进行歌曲演唱,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找寻到自身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并在音乐学习方面取得更高的成就。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在历史的积淀下而脱颖而出的音乐教学学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良好的心灵沟通,完成感性的情感交流。为了更好地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就应该合理地对学生开展共性把握与个性引导训练,在将其进行高效结合、因材施教,以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最终目的。注释:
①熊颖. 高校民族声乐的表演教学途径[J]. 大众文艺,2018(15):213-214.
②胡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措施探究[J].四川戏剧,2016(07):129-130+14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