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051430)
美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加强美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服装设计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同时能够浸润心灵,修养道德。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传统手工技艺。固安柳编艺术是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河北地区的各类艺术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以美育人”的同时,有需要将河北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将柳编文化引进校园,柳编工艺加入服装设计教学中,在促进教学的同时不仅有助于拓展柳编工艺艺术的延伸空间,更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固安柳编工艺的历史
河北固安的柳编工艺有很悠久的历史,品种琳琅满目。在明朝时期就开始编柳器,至今已有近500 年的历史。河北固安的柳编工艺种类非常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无论从经验上还是技术上都有质的飞跃。 目前来说,河北固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编工艺传承人越来越少,规模都是以小作坊和个体户为主,主要是一些生活类的时尚器具为主,例如:花篮、水果篮、凳椅等等。除了生活上的器具,还有一些欣赏类装饰性浓厚的物品,例如:屏风、博古架、各种动物造型的篮。柳编工艺的基本技法包括绞编、勒编、缠编、花编、砌编、平编,常见的编织技术主要是平编、花编为主。这些器具跟棉麻布料的结合更加精致耐用;在款式上通过不同编织的手法达到不同的效果;颜色上主要是天然色为主,通过侵染可以出现很多不同的色彩。二、服装设计教学引进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服装设计越来越看重,促使着服装设计者不断学习先进高科技的知识;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为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学校培养出全面优秀的人才,这样促使着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变化,为此,学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增添了一些非富多彩的内容。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民间手工艺对服装设计教学中有很好的借鉴学习作用。服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柳编工艺可以行的通,一方面服装设计专业包含了很多课程可以融入柳编工艺教育,另一方面在服装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柳编也是很好的创新点。柳编的原材料种植广泛,全国柳条生产基本很多,柳条的出售价格很合理。这为教学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也有能力购买。在服装设计中一些硬挺性的面料更适合和柳编工艺相结合,可以对柳编进行处理后进行面料再造,在面料再造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服装基础教学中提到的形式美法则及形态构成课程中的设计构成原理。除此之外将柳编编织工艺运用在服装配饰及零部件的制作上,不仅要注重材质、色彩、款式的搭配,还要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相搭配。
三、服装设计教学本身离不开实践
服装设计教学的课程很多属于实践类课程,例如面料再造、综合设计、专题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程等等。学生在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及项目进行验证,这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项目中去,才能促使服装行业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以致用。服装设计教学工作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的操作。在服装设计实践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很多难点,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而且对理论知识的更进一层的吸收学习,在实践经验中将理论知识得到升华。柳编工艺作为实践操作的项目融入到服装设计教学中是很好的选择。四、固安柳编工艺进入服装设计教学”的美育价值
学生在学校的基本课程外,还需要去参加一些服装设计大赛,课程与大赛、课程与项目相结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引进柳编工艺,不仅能让学习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在服饰搭配上进行手工制作,设计出个性新颖具有市场和文化价值的作品,从深层次来说也丰富了服装设计语言,符合人们对时尚追求的要求。柳编工艺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不错选择,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艺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加入柳编工艺教学是很重要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学校弘扬河北本地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为提高人们审美与人文素养教育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在当高校中不断强调创新创业,河北固安柳编工艺进入服装设计教学不仅传承了优秀的河北本地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而且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也是以美育人的不错选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