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析审美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7411
王爱丽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闸北中心学校,安徽 亳州 233658)

一、前言

艺术的范畴包括完善一个人的音乐能力与水平。让学生领略到了真正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理性和感性中平衡发展。另外音乐具有意向的模糊性的特点,可以促进审美能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对中小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对学生情感具有影响以产生审美效果,进一步而言,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与对音乐创作的了解与认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深深感受到音乐中的美与表达的情感,音乐具有陶冶情操与提升内涵的作用;其二,音乐作为人类共同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提高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不断培养与发展审美能力,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审美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的表现及提高措施

1.加强审美感知能力。音乐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是对情感与精神的表达与阐释,音乐教育是一个对美进行感知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感情被带入到音乐中,可在思想上产生相同的想法。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中应带领同学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鼓励同学们对音乐进行感知。由此以来,可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甚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为了加强中小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各个中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不同的音乐风格会对学生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节奏与旋律的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节奏较慢或塑造人物形象的音乐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为了使音乐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音乐教师应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可采取音乐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音乐是较抽象的,然而音乐活动往往可以呈现出一个较为具体化的形式,便于学生的感知,活动有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以实现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2.提高审美表现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给广大的中小学生接触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平台,学生可以对自我的情感进行充分表达。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善,学校越来越重视开展音乐课程,同时,注重音乐课程的质量与效果。音乐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包括情感表达与语言表达,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发展。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给学生提供利用音乐表达自己想法以及情感的机会。另外,教师要有开导与指引的意识,打开、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其表现能力。对于学生的自我情感与想法,教师应持尊重的态度,并给予相应的鼓励,一旦出现不正确或不恰当地想法与表达,教师应避免指责,应及时的纠正,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表现能力。通过音乐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也是对审美表现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唱歌、乐器演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的方式来深入的了解音乐。学生积极而主动的参与有助于审美表现能力的提高。

  3.培养审美鉴赏能力。音乐是一种较为抽象而特殊的艺术。其抽象性表现为,它不同于美术,没有具体的形象与图形,需要学生通过倾听与体会,这就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认识与理解的难度;其特殊性表现为,在情感方面具有深刻性与细腻性,音乐的创作过程是复杂的,包括曲调、韵味以及词意等多方面进行鉴赏,以实现真正领会与欣赏音乐为目的,进而可以从中获得精神力量。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各类音乐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选好教学材料,避免选取质量较差的音乐作品,同时,指导学生欣赏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内涵与情感的整体分辨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优秀的作品,从各方面对音乐进行认识与了解,使学生在歌词、节奏、旋律、力度上产生美的享受;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这对分辨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的价值观形成具有影响作用。

  总而言之,审美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应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