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旅游开发中“非遗”文化的创意性和真实性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596
彭 爽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 广州 510075)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土地上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相关部门大多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统一规划与旅游开发。2018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正式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广东地区也成立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具有必要性与持久性。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时,文化重视它的“本真”传承与认知,而旅游注重创新发展与传播。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文化创意性与文化真实性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那么,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性和真实性的关系成为了本文研究的课题。

二、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的创意性分析

在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发挥、提高和改善民族文化的利用水平与效率,往往会借助技术经济与活动的力量促使非遗文化产生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国务院对于文化创意有过明确指示,鼓励文化创意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鼓励文化创意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与民风民俗的旅游表演和旅游商品。这标志着在国家战略上把准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律。

(一)非遗文化创意性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新时期背景下,非遗文化的创意性开发是优质旅游时代不可回避的发展难题,更关系到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保护非遗文化,就是将民族传统文化延续下去。非遗文化的创新以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导向,将文化创意融入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去,使地方旅游走向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文化创意性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非遗文化创意性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非遗文化创意性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文化商品化,成为游客和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交换内容,创意性的民族文化与文化商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能够激发游客“购买”的欲望,促进交易的达成。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商品化是促进经济转型的一种手段。非遗文化的创意性开发,不仅给当地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创产业的兴旺,还帮助当地解决了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所以用民族文化创意性获得经济利益是很有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在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文化作为核心,才能保证非遗文化成为经济的载体,才能保证外界经济利益的不断输入。

三、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的真实性分析

旅游者到外地旅游就是为了观赏异地风景、感知异质文化,为了追寻其他民族真实东西的存在,学者往往将旅游者这种异地真实性的心理称之为文化的真实性。在当下,“真实性”成为了治愈心灵的一剂良药,“真实性体验”非遗文化让游客有了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文旅“真实性”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追捧。

(一)旅游业的发展对非遗文化是种冲击

文化旅游地区凭借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民间技艺、民歌民谣、特色饮食等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不远万里前去感受古朴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些非遗文化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所在。

  随着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的深入,真实性的需求逐渐凸显,文化被当做一种商品用来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文化的需求。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地方居民与旅游部门会违背非遗文化原有的生活轨迹,比如,大肆生产手工艺品出售给游客,使手工艺品不在“手工”;少数民族地区只会在特定的节日进行民俗表演,然而为了将文化当成商品出售,反而会每天都会向旅客表演节日特定节目,完全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旅游业的发展对非遗文化是种保护

旅游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非遗文化,尤其是即将濒临的文化。比如,在广东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缺少文字信息,基本上都是通过传统的方式来传承。比如师父带徒弟,进行口授与行为教学来传承。然而,在文化旅游发展火热的当下,也让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如,连山壮族瑶族人民整理出版了《连山民歌集》《瑶族歌堂曲》《连山民族民间器乐曲集》等。连南近些年举办了“尝新节”、“开唱节”、“千人长鼓舞”等丰富的民俗活动,打响了当地的知名度,将连南瑶族文化品牌从本地推广出去,带动了连南经济水平的提升。所以说,我们需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文化真实性,有的时候我们会把文化产品创新看作是破坏文化真实性的行为,将社会变迁看作是破坏文化真实性的推手,其实当地居民并没有一味的迎合游客的需求,他们也是在旅游发展中积极探索创新与真实的平衡点。

四、旅游开发中非遗文化创意性和真实性的关系研究

(一)非物质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是对立统一的

虽然非遗文化的创意性和真实性存在对立的关系,但是他们在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最终的目标都是促进非遗文化真实性的保护与传承。在创意性开发的过程中,有很多已经消亡或是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复原与挽救,对非遗文化起到了保护作用。通过文化创意使非遗文化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在吸收先进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的精髓,拓宽文化内涵,衍生出新文化,使非遗文化传播的更远。此外,为了提高旅客真实性的体验,往往需要进行文化创意,一种“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文化创意,目的为了让游客增强体会到尽量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弘扬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旅游开发推动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共生发展

文化旅游开发是地方政府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塑造进而推向市场的过程,是非遗文化创意性和真实性一同努力的结果,文化旅游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共生发展。旅游开发是以真实性的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发展的好坏与地方人文资源息息相关,所以说旅游开发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提供者对于文化保护的意识,尽量保存最为真实的传统文化,真实性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为了突出地方文化的特色,给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旅游开发者又会增加旅游创新部分。因此,文化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共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旅游开发中的人文素养是二者关系发展的核心

旅游开发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商品化的问题,要想处理好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要看旅游开发参与者,即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服务者、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对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的理解。文化旅游的开发是为了让游客可以感受文化深层的内涵,对旅游服务提供者的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以最大程度的提升游客的文化感受。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经营者都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与市场化观念。地方居民要适当参与,游客要对旅游地给予尊重,旅游地正确处理好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的关系,就可以对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创新,实现创意性与真实性完美融合。

五、旅游开发中协调好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关系的对策

(一)辩证认识创意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在旅游开时要提高参与者的人文素养,要提高文化意识,辩证的认识非遗文化创意性与真实性的关系。文化商品化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不少偏远地区打破了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势,要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状态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商品化观念。文化真实性与创意性是辩证统一的,要认清二者间的关系,若是盲目的追求真实或是创意,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遭到破坏。

(二)把握好开发的“度”

对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一定要注重对“度”的把握,不能破坏文化资源提供者与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关系,对于文化旅游开发的真实性,可以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适当的商品化和舞台化,但是不能过度夸张或捏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这种文化创意性、商品化、舞台化等必须是以文化真实性为基础的,而非脱离了真实的“伪”文化。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文化创新不是很重要,只要这种创意在游客眼里是“真实”的而又不破坏民族传统,就是可以认同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适合开发与利用,比如一些有着宗教内涵的文化,我们应当谨慎对待。

(三)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真实性与创意性的融合

很多现代博物馆会利用虚拟技术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他们对文物历史、文化等的认识,对于非遗文化的开发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在民间的节目表演中,加入全息投影、VR、AR等技术,可以增强舞台的表现效果;在手工艺品的生产设计中合理利用现代的工艺技术与流程,提高了制作效率。结合现在的工艺技术,原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形式走进大家的视野,也提高了游客的真实感受。

六、结语

文化真实性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而文化创意性确实旅游开发的动因,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与本真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