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教学中的歌唱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歌唱者能将声乐技巧、表演情感、文化素养及心理素养集为一体,虽然在歌唱过程中声音技巧的正常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歌唱者的心理素养如果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声音技巧的发挥,所以说在声乐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用“心”来歌唱,才能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心理;调控;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240-01
一、前言
声乐作为艺术性学科,要求表演者通过自身的技能与技巧充分表达歌唱的情感,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即要求歌唱者的歌唱技巧,对于其心理素养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众多实践证明,当歌唱家的心理素养越高时,其演唱技巧的发挥也越好,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真实的歌唱水准。所以只有在声乐教学中做好对于歌唱心理调控与培养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演唱者的真实水平,进而实现对于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现。
二、声乐歌唱心理把握不好的原因分析
(一)演唱者自信心严重缺失
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在歌唱过程中,自信心不仅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绎,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声乐作品的演唱质量。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很多声乐学习者来说,很多学生尽管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声乐歌唱的技巧,但是在展现自己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样一来,就很难真正地实现歌唱舞台表演。导致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受传统美德以及历史文化的影响较大、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等。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调控训练以及歌唱心理素质力度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更好的进行舞台表演。
(二)在歌唱过程中过于重视技巧表现
对于有些学习声乐的同学而言,尽管对于声乐学习非常热爱,并对相关的声乐理论以及声乐技巧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但是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效果并不是特别好。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演唱者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过于重视歌唱技巧表现,一旦歌唱,就会陷入“技巧”选择的困境,进而导致歌唱过程中无论是声音还是效果方面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也是歌唱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歌唱心理,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对声乐作品进行展现。
(三)对于歌唱得失感重视程度过高
歌唱者过于重视演唱的得失感也是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里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重视歌唱的得失感,使得学生在实际的歌唱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杂念,进而导致演唱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等诸多不良心理,这样就很难将歌曲中丰富的情感真正表达出来。不仅如此,很多学生在其技巧、认知以及心理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好高骛远,演唱一个难度较大的歌曲,这样就极易给自己带来严重的负担,进而导致不良心理状态出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唱曲目,并将歌唱技巧等对学生进行传授,不仅如此,在培养过程中,还应做好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工作。
三、如何加强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的培养
(一)丰富舞台经验
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歌唱者,在声乐作品的诠释过程中,相比于没有舞台经验或者舞台经验相对欠缺的歌唱者而言,心理调控能力更强。在实际的声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学生舞台实践的能力,例如定期举办舞台艺术实践活动、举办小型声乐艺术汇报会或者音乐会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舞台演出中,并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对整个舞台进行深刻地体会以及认知,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歌唱者驾驭舞台的实际能力。歌唱者只有通过长期的舞台经验积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对于歌唱心理的调控,并在此基础上将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真正地展现给观众。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对于那些气质以及性格符合声乐歌唱专业特点和要求的歌唱者,教师应对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保护和鼓励发扬,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良好且稳定的歌唱心理;其次,对于一些先天条件较差,自身气质以及性格与声乐歌唱专业特點和要求相差较大的歌唱者,教师则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计划,对歌唱者自身心理素质在平时进行锻炼和培养,并以此为基础使学生的歌唱心理逐渐稳定、成熟。
(三)要放松自然的咬字吐字
歌唱时歌唱者应该做到吐字清晰,听众要能听清楚歌唱者唱了什么。在歌唱中咬字与吐字是否清晰是受到紧张和放松影响的。紧张会导致咬字与吐字模糊,严重的甚至会使声音僵硬、干涩难听,歌唱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观众不愿意听,就无法感受歌曲的情感。所以,歌唱时要放松自然,管理好自己的唇、齿和舌,发音是调整好它们的协调关系,使歌唱洪亮而又清晰,这样观众就能清楚昕到所唱的歌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