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美术类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丰富课程资源、提供招考指导和探索激励机制来引导、鼓励学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学生从教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从而为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的美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美术类专业;师范教育;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b57.38;6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225-02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加强,中小学艺术类师资尤其是美术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美术类本科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考。然而,从调研的结果来看,乡村中小学校的美术师资仍有较大缺口,“教师必须接受一定的师范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如何引导、鼓励艺术生扎根基础教育、扎根乡村教育,成为新时代地方高校师范教育的一个命题。
二、美术类专业本科生参加教师资格证的现状分析
美术类专业在本科阶段包括了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等等诸多专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除了美术学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对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也有很大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愿意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来获取这一证书。“《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与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我国的教师培养开始从学历教育向资格证书教育进行转变。旧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其今后是否能够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意味着增加了一个就业的可能选项,而且教师资格证在私立学校或培训机构中业可以给学生增加就业的筹码。但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在2017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对音乐、体育、美术三个学科的《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综合素质》两门课程实行了单列,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美术类考生比例仍然要低于平均通过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美术类学生长期疏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这样的考试往往不得要领;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有意识到中小学校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校对美术师资的需求,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
因此,本科院校要适当增加美术理论和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以便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并进行修读,从而有更大的机会去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这同时也是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地方基础教育美术师资紧缺的一种正面回应。此外,对于通过笔试的学生,也应及时对其面试进行集中的训练。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要求此类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等方式,切实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换言之,地方高校要丰富师范教育的对象,为非师范专业学生也提供部分教师教育类的选修课程,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也保障学生在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同时,也能在教育教学能力上获得相应的培养和提升,保证其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师资储备。
三、美术类专业本科生参加教师招考情况分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只是学生有从教意愿的第一步,顺利通过教师招考,进入公立中小学校任教,才是大部分学生真正的从教愿望。虽然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在私立学校或者培训机构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但进入公立学校才是其从教的目标。但由于教师招考更多的属于个人的就业选择,地方高校往往不重视这方面的就业指导。相反的,地方高校对学生考研升学的指导力度要大的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方高校对于基础教育的支撑力度和就业导向是偏弱的。近年来,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招考通过率逐年下降,需要引起地方高校重视。
当然,由于参加教师招考的美术类学生毕竟占比不多,通过单独开设课程等方式进行指导势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是,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来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以便提高学生应对教师招考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将有意愿参加教师招考的非师范类学生集合起来,进行短期的课程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开放师范类专业的教育资源,吸纳相应学科报考学生学习。“在更大范围内为学生提供接受较为系统的教育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机会。”此外,地方高校还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就业指导工作,吸引优秀的学生参与到师范教育中,培养他们的从教意愿和从教理想。
总之,“地方高校应当统合、扩充全校范围内的师范生教育资源,打破专业壁垒,围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等师范生教育课程。嗵过提高学生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的数量和比例,从而为中小学校补充优质的师资。
四、美术类专业本科生从教稳定性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的稳定性要远远低于其他科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以美术为例,其一,虽然国家重视中小学美育工作,但是相对于语数英等文化类课程,美术仍然属于副科,在中小学校处在边缘地位,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美术教师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其二,美术类专业学生在其长期的学习考试过程中付出了较大的经济成本,而中小学校特别的乡村中小学校的收入相对不高,导致美术类学生在从教之后发现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差距太大,产生落差心理,影响了从教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导致的后果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流失率和兼职率都普遍较高,中小学校美术课程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对美育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当然,这一现象不仅有教育因素,也有更多的社会因素,或者说地方本科高校并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来源。但是针对这一现象,地方高校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其亦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稳定性。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地方高校不仅要对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进行教育和训练,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师德教育,而师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乐于从教的信念和理想,培养学生扎根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和理想。
其次,就是在公費师范生以外另辟蹊径,对于那些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的学生,可以尝试与学生、用人单位(教育局)签订三方合同,在学生承诺完成一定年限的服务的前提下,对学生在学期间对学费、住宿费等费用适当减免,从而提高美术类学生的从教意愿,毕业后愿意回到农村工作,有利于保持乡村师资的稳定性,有助于形成“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格局。
随着地方高校美术类师范教育专业和学生人数的不断缩减,以及国家对中小学美育工作的日益重视,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美术师资的供需矛盾需要地方高校给予正视和重视,并通过丰富课程资源、提供招考指导和探索激励机制来引导、鼓励学生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学生从教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从而为中小学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的美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