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歌曲呈现出艺术特性,为更好的传承彝族文化,需要加强对彝族历史文化及生活习俗的了解,从艺术角度掌握彝族歌曲的演唱特点及风格特征。彝族歌曲是彝族历史文化的缩影,记录着彝族古老的历史和生活,成为地区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传承彝族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彝族民歌;说唱结合;艺术特点;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053-01
一、前言
歌曲是地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地区发展过程中,歌曲的傳唱即是对文化内容的认同和感悟,通过了解民歌形式,掌握地区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客观条件。从了解民歌的发展现状入手,加强对彝族民歌风格的了解,便于领悟彝族歌曲所展现的民族特色。说唱结合、吐字清晰、接近现实,这是彝族民歌的一大特征,为掌握民歌说唱元素,及时掌握民歌演唱技巧。
二、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
1.内在表现。民歌在于对思想感情的抒发,娱乐活动中多以演唱民歌的形式表达个人的心情。彝族地区人文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特殊,人们以口头传唱形式演唱民歌,通过将地区语言与音乐相结合,达到了语言、音乐融合的最佳效果。常常以即兴编唱的方法进行情绪表达,吐字清晰、曲律协调,不仅可以带给观众不同形式的民歌,还可以采用不同旋律进行演唱,使得彝族民歌具有了美感和艺术性,这使得民族艺术的表现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外在表现。民歌可以在休闲、野外劳作任何场合进行演唱,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演唱起来很自由,多以独唱、对唱、多人合唱等的形式进行。首先起调,然后到高音部分,戛然而止,然后就结束,无规律,主要表达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触,有表演天赋的人可即兴编词,如:清早起来去赶集了,现在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去热闹了,下午提前回家了。”想到哪里就唱到哪里,歌曲形式不限,老年人编词“真没想到老了,好日子终于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才知这是好幸福啊。”长音较多,可一气呵成,重音多在最后几个字。节奏有长有短,音域较广,混合拍子不规整,无规律可循,音调变化幅度较大,比如一高一低式,开始高,结尾音调落下,有种顺流而下的感觉。
三、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
彝族的民歌接近现实生活,主要突出对生活内容的表达,采用不规整的歌曲形式展示生活内容,从而娱乐了生活。不同民族歌曲之间具有差异性,产生朦胧之美,比如在野外演唱彝族民歌,从远处可昕到民族的高亢,隐约可见。当前部分人员对彝族民歌的掌握还不够,需要从其自身特征出发,了解不同地区文化下的音乐形式及艺术风格,以高亢的调为主要部分,采用自然、流畅的调将地区生活内容演唱出来,以记叙形式表现当地生活。多种歌调入迎客调、娶亲调、进门调、爬山调等,通常都没有固定的词,体现的是即兴编词,具有代表性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采用迎客调形式,表现地区人们热情好客,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将客人留下来,希望客人能够多在这里玩一阵,尽情享受来自远方友人的盛情款待。
四、民歌的传唱技巧
掌握说唱结合的民歌表现形式,着重体现地区语言与音乐的结合运用,以特殊形式表现艺术特性,以便达到最佳的演唱状态。练习彝族歌曲时要注意:吐字一定要清晰,咬字准确,把握音准,从而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更好的展示出说唱艺术的音乐元素。重视说唱技巧的培养,加强民歌练习,在闲暇之余加强演唱训练,这样不仅可深刻体会民歌的特殊情感,还可以更多了解彝族地区民俗习惯。比如在练习《在一起》、《要走的阿老表》等歌曲时,首先了解其中包含思想感情,分别是:渴望、难舍之情,把握歌曲情感之后可以进行歌词熟悉,要走的阿老表呀要走的阿表妹走了一步望两眼……采用多元化形式,将一首充满爱情格调的民歌献给大众,体现出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领悟,将舞曲风结合摇滚乐,使其具有了流行音乐的特点,自由、流畅。对于初学者,先欣赏歌曲旋律,大致了解其艺术风格,然后进行重点赏析,熟悉歌词大意,依据歌词来判断其中的感情变化,增强对彝族民歌的热情程度,便于全面掌握民歌感情内涵。依据歌曲形式,模仿编歌词,根据自己对彝族文化的认知,大胆的进行即兴创作,进一步了解彝族民歌。
通过介绍彝族民歌的内在、外在等表现形式,加深对彝族文化的深刻理解,然后通过介绍彝族民歌的艺术特性,及时掌握其说唱技巧和演唱方法,认真做到吐字清晰,大胆编词,采用自然、流畅的调将地区生活内容演唱出来,同时还对《在一起》、《要走的阿老表》等歌曲进行了案例解析,以此增强对民歌的了解及地区文化内涵的掌握。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