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出发,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对象,结合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在新时代之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和遵循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中,提升课程主题任务的探究性,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最终通过实际的教学反馈来检验教学效果,为更好地促进服装设计课程的“教与学”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230-01
一、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老师所布置的一个共同任务,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之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地整合,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地学习,从而加强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教师设置的“任务”的目标定位要明确。这种教学方法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及研究能力。
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我国服装设计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对于服装设计及相关行业的人才培养也己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服装类教育这个大的体系中,对应行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专业的设置,为社会输送相应的专业人才。服装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直作为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动力,也是服装企业的立足之本。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定和课程设置都需要紧密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顺应时代的变化而调整。人才培养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本质职能。
服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学之下,该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时装研究,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備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类别主要分为服装设计类课程、结构及工艺类课程、史论课程、服装材料课程、服装营销类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学生通过各类课程的学习,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具备对服装的审美能力,并能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与服装制作。
三、服装设计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实践
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相应国家“双一流”本科教育的号召,培养高水平人才。在不断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进课堂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服装设计类课程的教学除了教会学生遵循设计规律、掌握设计方法,还需要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除了知识点的讲授,老师们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入到课程当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许多,例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服装设计课程在前期服装设计方法课程基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服装设计三要素将整个课程核心知识点设置成三个单元,每一单元布置一个任务,根据主题进行思考、方案设计、细节推敲。例如电影人物元素、经典绘画艺术、自然元素,结合每个单元练习的重点,学生在主题任务之下调研收集、设计方案、反复调整,最终完成单元作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体验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更易于对学生进行检验和教学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合理意义和优势性。
四、课程教学的反馈情况
通过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操作性强,对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老师在单元教学中将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学案例中加入练习中布置的任务主题,例如在服装款式设计单元,会有一些中外经典电影中的服装造型,分析其款式结构特点、廓形和细节局部,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到款式造型如何能够体现出设计风格,反映出时代特征;在服装色彩搭配单元,会加入一些绘画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分析,让学生通过解析更清晰地认识到服装色彩搭配技巧和流行色的应用;在服装面料设计单元,加入对自然元素、自然肌理的感受,学生们从身边最熟悉却又容易被忽视的自然界中寻找面料肌理再造的灵感,创作源泉不断地涌现出来,他们也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整个课堂教学和练习环节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每个环节的练习都能够体现出学生们关注的兴趣所在,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明显。“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能够展现出服装设计课程学生思考方向和研究深度,又能够根据自身喜好发挥他们一定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整个过程中老师也将如何进行完整的服装设计创意及表现教会给学生,他们能够在运用设计方法及流程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
五、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运用具有可操作、积极有效的现实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统一教学任务前提之下,拓宽学生思维,加深学习研究的深度。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它也要与其它教学形式一并运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探索性地去完成相应任务,通过新的知识与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