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范生具有“学生”与“准老师”双重身份,校园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师范生加强自身素养,地方戏曲作为元素之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地方戏曲,传承传统文化。本文以湘剧在湖南某师范院校“进校园”的途径为例,为地方戏曲与师范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戏曲;师范;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b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1-0150-01
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地方戏曲在校园文化中传播,可以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学生对地方戏曲的学习亦有利于戏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这一要求提示我们:爱国主义情怀需要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文化自信。师范院校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枢纽”,校园文化则是促进高师学生全面发展的沃土。
一、师范院校民俗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意义
当今社会上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快餐主义的消费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地方戏曲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继承、发展与创新,其中不仅蕴含了民族生命力,还富含传统伦理道德的优良品质,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湖南湘剧为例,该剧咬字行腔以长沙方言为基础,有着浓郁的方言特征。湘剧人物是湖湘人民形象的缩影,折射了地方传统文化,透过湘剧也影响着当地的意识形态,可引导人们正能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追求。
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国家对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高校师范学生有着较为特殊的属性——在读为学生,毕业即教师。师范校园文化中地方戏曲的传承既有利于培养戏曲爱好者培养,又有利于培养未来的基础教育戏曲传播者。
二、师范院校民俗戏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为响应“戏曲进校园”的号召,长沙某师范院校在以湘剧为主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上进行以下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邀请戏曲名家进行讲座。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对地方戏曲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不一定是地方戏曲不得大学生的喜爱,而可能是戏曲的表现手法、欣赏角度不被大学生认知。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戏曲审美,可以邀请戏曲名家开展讲座,介绍戏曲其中的“美”。如:湖南省湘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永光先生,同时也是某电视剧演员。当电视里的“明星”出现在讲台上,亲身示范湘剧唱段时,学生们因为对王老师的喜爱,对湘剧的热情也高涨起来。湘剧名家講唱结合、深入浅出的解说湘剧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为学生了解湘剧搭起了一座艺术的桥梁,建立了学生喜欢湘剧的基础。
2.组织开展戏曲学习课程。名家讲座、距离表演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便可进入戏曲学习阶段。将戏曲曲目学习形成兴趣班、大师课等课程,是快速扩大戏曲学习受众的方式之一。如某师范院校在戏曲课程建立之初,先对学生进行选拔,从形象、表演、歌唱能力、音乐素质考虑选拔具备戏曲表演潜力的学生,通过选拔的学生根据不同角色、剧目,可按自己的喜好决定进入相应专家的班级开展学习,一旦确定班级,则中途不可退出。健全考查制度,建立标准,而未被选上的学生可以跟班听课训练,不参与汇报演出。
3.实地观摩与学习。地方戏的本源和发展,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学生参与地方传统戏曲的体验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戏曲采风、观摩剧团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把课堂带进剧团,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地方高校可以联合地方剧团,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主动走近戏曲的台前幕后,真实的观察戏曲服装,道具,音响效果,专业老师的表演等,体会戏曲表演的独特之美。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学生拥有对戏曲的直观感受,展现了戏曲的亲切之美、典雅之美和底蕴之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4.积极举办展示活动。引进优秀地方戏曲剧目进校园展演,同时组织在校内学习的学生积极展开汇报演出、成果展示,建立学生自信,同时对观看的学生也起到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戏曲社团,并指导开展社团活动,在“帮带”过程中,扩大地方戏曲在高师校园内的影响。
5.开展公益宣传。在学校戏曲活动之外,可立足于公益,开展系列公益展演,例如:福利院爱心义演、重症患儿爱心捐赠义演、送戏下乡等。运用现代技术,以直播或录播展演的方式在全校开展宣传,让更多学生体会到地方戏曲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营造出浓郁的戏曲学习氛围,增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地方戏曲融入校园文化,是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以校园建设为途径,弘扬地方戏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又以地方戏曲为媒介,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指导老师:刘佳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