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画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对叙事手法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具体地分析影片研究的叙事手法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爱尔兰导演汤姆·摩尔的动画作品《海洋之歌》不仅在画面的视觉语言上具有独到的风格,其影片的叙事手法也相当成熟。本文从该片情节设定中的多重叙事、剧本改编以及视听语言三部分分析探索叙事手法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关键词:即兴;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创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5-5312(2019)11-0103-02
一、前言
在动画电影技术日益成熟化的当下,《海洋之歌》作为一部具有明显民族艺术风格特征的动画电影,有别于快节奏的商业性动画作品,不仅在画面上突出手绘风格、多用具有隐喻性的几何构图,还将传统故事融入了亲情的主线,其叙事手法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一探究竟。除了在故事的设计上除具有浓郁的宗教特征外,导演还着力塑造了爱尔兰民族天性中与自然紧密相关的种种特征,通过多重叙事、文本改编、等手段展开故事的架构,在叙事手法上既具有典范意义,又不失其特点。
二、多重叙事的运用
该片中,导演设计了多条叙事脉络,从人物关系设计、情节设计和构图上都可窥见明显的情境与强烈的戏剧矛盾。
首先,人物设定和情节中的矛盾贯穿始终,比如把海豹精灵的神话传说融入主线。北欧神话中,海豹精灵仅仅能和人类相恋极短的时间,然后必须返回海洋,除非精灵的海豹皮被人类藏起来或者烧掉,而海豹皮也作为贯穿全片的主线索在电影中出现——这一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隐喻的悲剧特点奠定了该影片的矛盾基础。
第一条叙事线是围绕雪儿家庭矛盾的走向展开的。哥哥本因母亲的离去而讨厌自己,父亲因妻子而日益消沉,奶奶则一心想带自己和哥哥到城里适应新生活。人物关系的安排紧紧相扣,使整个故事的初期就具有张力,随着故事的发展彼此之间的隔阂慢慢消弭,这一过程更能吸引观众。
第二条叙事线则围绕着精灵世界的故事,记录者和潜藏在城市和山中的精灵,他们都翘首以盼能送自己回家的歌声的到来。这一条叙事线索从开头处母亲为本讲述故事时的装饰画中就已经埋下种子,直到兄妹二人进入城市,真正遇上精灵三人组后才明确地揭开面纱,而这条叙事的线索以最终母亲与家人见面、进行了彻底的告别而结束。
除了这两条明确的叙事线索外,还有一些表现次要矛盾的线索。比如从一开始就出现在本口中的邪恶的玛查,虽然以吸取他人情绪来石化他人的巫婆的形象出现,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她逐渐展露出真正的内心,使观众了解到她是因为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消除痛苦,才将这种方式视作获得内心平静的最好方式。而最终玛查也找回了原来的自己,并借助歌声的力量唤醒了儿子,使这条隐线也有了完满的结局。
除此之外,在人物关系的设定上,导演也隐含着叙事间的对应关系。譬如兄妹两人的奶奶与玛查——在本被逼迫跟随奶奶离开灯塔时,渔夫气愤的称其奶奶为“巫婆”给了一定暗示的线索,而从情感的对应关系上来看,玛查的“恶行”是因为想要拯救自己因失去所爱之人而悲痛欲绝的儿子,玛查选择帮助他的方式是抽离他的情绪,但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一个被冻结的石像;而兄妹俩的奶奶也目睹了儿子因失去妻子变得颓唐不已,她虽心疼儿子,但是更想通过改善兄妹俩的生活来帮助儿子更好的面对生活。最终,雪儿吹响了海螺,使玛查恢复如初,也令其儿子重获活力,而母亲的短暂回归也使兄妹俩的父亲有所变化,感叹自己昏昏沉沉的生活,隐示着失去感情的生活与石化的状态相似,“石头成为‘无灵魂无感情的象征”暗喻着感情于人、于精灵的不可或缺。
纵观角色的故事线,导演也让每个角色几乎都在这一場冒险中得到了成长和收获,譬如本从一开始对妹妹的不理解、对父亲逼迫自己进城默默忍受,到最后逐渐关怀妹妹、对父亲发起抗争,勇敢地跳进水中帮妹妹找回外衣,突破了自己之前从不敢主动入水的恐惧。可以看出,该片对于多重叙事的运用使剧情的节奏充满波澜,不论是前期的以家庭矛盾为主还是到后期对抗玛查,都充满戏剧矛盾感,能够随时抓住观众,令影片的剧情并未被其具有丰富变化的画面效果所掩盖。
三、文本的改编
该片虽然融杂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可只挑选了其中靠近亲情的那部分,使叙事主线更为明晰,这也使得一些角色仅仅作为一个元素出现、而没有过多深入介绍——适当省略了一些角色的来龙去脉,强化那些容易引起共鸣的部分情节,虚构出新的情节来使电影本身更具有时代感和可接受性。
例如,影片中本告诉妹妹的关于巨人蒙特利尔的故事,原型是爱尔兰神话中的海神,只是提到了他因为失去所爱之人而哭泣,但在更完整的口头神话中,他是因为一个女神嫉妒他的幸福生活,而将其家人变为天鹅,他却以为家人都己不在人世,因此悲痛不己。作者曾解释该现象的原因是体量有限,故事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外延,只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他与本的父亲康纳一样,是因为失去了爱人而肝肠寸断。因此剧中的巨人虽然一直贯穿故事,但这个角色身上并没有明显的故事线,仅作为渲染悲伤气氛的角色出现。反之,不同于原型神话故事的是,在动画中,女神玛查被设定为巨人的母亲——她是取材于爱尔兰神话中的同名角色,主要掌管天气,这一点也被巧妙地运用在道具上——将被困住的情绪具象化为各类天气,如此改编也更符合大部分受众——孩子们的审美需求。
片中对神话故事改编的处理是较为隐晦的。笔者认为,角色、故事设定的方式必然是因作品的创作形式而异。而存在原型的互文改编和纯粹创作在处理角色的问题上也有所不同——单纯的创作可以较自由地虚构一个形象、一部分内容,也更容易将其清晰展现;而互文改编的角色设定则需考虑其原型,即如何处理角色的原始素材,在处理的过程中又怎样扬弃。所以对于作品的整体性而言,将一个被改编角色的原始信息面面俱到很明显是不利的,这也是很多原型人物的身份交代不清,因而具有模糊性的原因。同时,神话本身由人们集体口头创作而来,每一次的继承都可能因当下环境或者其他因素而产生内容增减,而电影本身是一部完整的作品,需要具体的故事主线,也需要强烈的叙事逻辑,因此该影片不拘泥于重现神话中的故事,而是将这些神话糅杂在一起,进行梳理和摘取,再将这些从神话中提取的各部分有意识地强化、弱化,这种做法不仅对作品本身是有利的,而且对于我们改编自己民族文化作品的借鉴也是做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四、视听语言的运用
该片中大部分情节节奏较为缓慢,再配上极具形式感的构图,一种拙朴却又饱含隐喻的气质油然而生。在颜色上,该片多运用饱和度低的颜色来组成具有古典感的画面,在戏剧冲突产生时调动颜色来带动故事发展,并由此对观众产生暗喻的心理感受。如在开头时两兄妹在灯塔居住时,场景色彩整体明快,在画面中时常出现红色、绿色和白色来活泼画面元素,但从奶奶面色阴郁、开着整体呈现灰暗色调的汽车直面驶向观众时,颜色带给了观众心理上较强烈的压迫感,观众会意识到会有不妙的事情发生。
而在视昕语言的运用上,该片中第73分39秒至74分55秒处父子间强烈的矛盾被激化,也是整个故事发展中的高潮部分,可以窥出导演在视听语言上的娴熟运用。该片段中在剧情上是一次紧张的突变,哥哥本拯救了妹妹,从而使兄妹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也使剧情走向了圆满;而在人物的成长和故事主旨上,该段主要表现了本突破了长期以来的内在、外在双重矛盾的过程——一方面是克服外在对于水的恐惧,一方面是对父亲一直以来隐含的压迫所进行的反抗,尤其是在该片段中对父亲的手的多种强调——如父亲拍打船板的强硬手势,父亲伸出的手,都可以视作父亲对儿子的命令,而这些与本被迫离开灯塔时,他求救般地抓住了父亲伸出的无奈、抚慰之意的手形成了呼应,此时的本已有所成长,内心笃定,因此在该片段最后,本回头仅看了父亲一眼,就坚定地跳下了船,本在这里才是真正的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在镜头的使用上,该片多使用固定镜头,几乎极少使用移、推镜头,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平稳感,也能够更好地展现画面中具有特色、极为突出的形式感构图和时常用以调节画面节奏的全景镜头。该片段中最主要的核心是表现本内心的剧烈挣扎,因此在这段片段中多使用主觀镜头穿插,通过本的视角来注视妹妹,使镜头饱含同情和爱。除此之外,该片大量使用色彩暗示,来铺垫、推动叙事故事的发展,比如整个片段中强烈的蓝绿色调,透露出神秘的气氛,一方面与冒险的主题相吻合,另一方面这种颜色也给予了情节的暗示,晦涩的体现本情感的剧烈涌动,为情节的转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该片段结尾处,观众通过本的视角,看到了海中透出来的星星点点的光,一方面这些光点与精灵的光点相呼应,暗示着海豹精灵的外衣就在此处,另一方面也是对本的鼓舞,光点喻示着希望和光明,也使观众对本的举动更加充满期待。
在构图上,父亲的形象自始至终都具有压迫性,如父亲摇桨,但通过本的视角,这是一个充满压迫性的画面,父亲和船身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定构图,目光集聚点在父亲脸上,色彩上的昏暗使这个画面透出沉重的感觉,更衬托本的内心感受。
五、结语
总的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离不开优秀的艺术形式,对于一部动画作品而言,电影、戏剧、美术等艺术的形式和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而叙事作为影片的核心,更应当加以多方面的思量。《海洋之歌》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动人细腻而又具有形式感的视觉画面,其经得起推敲的叙事逻辑和取舍观念也值得我们去学习、深思。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