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020
郭晓宇

  摘要:“清徐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山西的民间表演艺术,于2007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徐背铁棍的发展传承受到严重的冲击。文章立足于当代语境,力求通过对山西非遗——徐沟背铁棍的个案分析,创新其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方式,探究非遗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背铁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6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148-01

  一、徐沟背铁棍概述

  “清徐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清徐的民间表演艺术,是指一个人背后竖一根铁棍,铁棍上面站着一个演员,随着下面背铁棍演员的的步伐,铁棍上的化妆演员也会有节奏地飘起来。近年来,徐沟镇经过不断挖掘和整理,对背铁棍艺术进行创新发展,使得这项古老的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二、徐沟背铁棍的传承发展现状

  (一)后继无人

  过去经济不发达,人们的娱乐方式很少,背铁棍帮助人们打发闲暇时间。然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传统文化难以融入到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文化“活态性”传承空间衰落,再加上传承艺人逐渐呈现老龄化的趋势,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只能自食其力,非遗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二)演出形式单一

  背铁棍表演内容是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等,演出形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单一的表演形式会影响它在新时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依靠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绝对不能靠背铁棍单打独斗,要形成一条链,”传承人王小玲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十分有信心。

  (三)地方政府的不重视

  谈论到清徐背铁棍为什么会逐渐衰落,传承人王小玲认为,县政府的领导人尚认识不到传统文化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三、创新保护传承

  (一)引进课堂,拓宽传承渠道

  众多非遗的传承应该与时俱进,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如理论上利用多媒体展示传统文化精髓,实践中带领学生参与和体验非遗活动。如此理论与实践并举,强化学生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有了学校和社会方面的重视,很多非遗项目也就不会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了。

  (二)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支持与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间艺术形式传承与发展的程度,能够引导民间艺术做到更多的创新与更好的发展,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首先要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经费来源;其次尽可能开展一些文化展览活动,提高公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度。

  (三)用新传媒方式包装推广山西非遗项目

  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基本框架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新的传播形式,这样与当代生活贴得更近,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产生共鸣。

  如专业人士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软件普及非遗知识,制作有关非遗的宣传片与纪录片,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非遗,增加保护非遗的使命感,形成一种全社会心系非遗的浓厚氛围。

  (四)创新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已经成为大部分人们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将旅游与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融合,利用旅游景点不断地吸纳、充实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让旅游者从中体验、考察、认识和了解山西的自然知识、人文蕴涵。

  如山西独具特色的大院文化可以与背铁棍、高跷等非遗项目融为一体,原汁原味地还原山西明清时期真实的生活面貌,非遗旅游就显得极为重要。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以人为载体,以口传身授、约定成俗的方式传承。但是隨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非遗的传承土壤迅速流失,它的根基在发生着动摇。论文旨在多方位深层次创新其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模式,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