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民间奇葩谈如何以点带面促进曲艺创作的繁荣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807
李伟东

  摘要:梅州市作為一个客家人集居地,近年来,在梅州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群文作者的努力下,曲艺创作在广东省群众文艺创作评选中全面开花、大发异彩,除了传统的客家曲艺五句板、山歌表演唱、客家山歌(弹唱类)以其深厚的客家文化韵味而深受瞩目之外,小品、相声、快板等也佳作迭出,成绩斐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曲艺创作为例,探讨文化部门如何以点带面促进曲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客家集居地;曲艺创作;繁荣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137-02

  一、前言

  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的曲艺是一门用口语说唱叙事的表演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到今,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始终传递着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曲艺作品以其短小精干、丰富多彩、表演形式简单、反映社会现实内容直接、迅捷、艺术效果“立竿见影”等鲜明特征而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就如何以点带面促进曲艺创作的繁荣发展谈几点想法。

  二、梅州市曲艺创作的状况与成效

  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受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其中五句板、山歌(弹唱类)就是客家优秀的传统民间曲艺。由于这种独特风格的汉族说唱艺术,从古到今都是以民间艺人随编随唱为主要流传方式,虽然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陈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得到了新生和发展,那些文字记载的唱本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修改、补充,同时,民间艺人还不断创作出内容健康的唱本,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种思潮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传统曲艺中来,使传统客家曲艺创作受到冲击,以致出现滞后的状况。而另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封闭、语言沟通的障碍等客观原因,北方曲艺例如相声、快板等,几乎无法在梅州立足流传。文化部门重视度不够、扶持力度不足、曲艺类型的单一、创作队伍的萎缩等原因,导致梅州市曲艺创作整体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后。

  在这种内外交患的情况下,梅州文化部门大胆创新,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在发掘、培育等方面真抓实干、贯彻落实,经过十来年的用心经营,渐渐形成了客家曲艺品牌,本土群文作者创作的相声《抢车位》、《比爸爸》等在中国曲艺牡丹奖中折桂,小戏《特殊的日子》、小品《新官上任》等众多优秀作品在央视相声大赛、中华颂等全国性曲艺大赛中屡获金奖等,《不能砍的树》等小品多次亮相央视,相声《山姑学艺》更是开创客家相声品牌,成为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极具代表性的节目。群文创作队伍渐渐状大,员,主要从事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培训等工作。并形成了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梯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七县两区共有群文作者一百三十余人,融合了南北曲艺风格的曲艺作品,成了梅州市大小晚会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亮点。优秀曲艺作品与创作人才的有机结合,使梅州市的群文作品在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保持着优势,至今为止,已经连续多年总分名列前茅,甚至多次荣登榜首。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地级市,能获得如此成绩实属难得。

  三、梅州市曲艺繁荣局面的探究

  硕果累累的成绩离不开由上级到基层文化部门支持,还有创作辅导干部到普通群文作者的齐心协力。饮水思源,笔者认为梅州曲艺繁荣的关键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树立一个标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出类拔萃的素养、卓越的领导才能,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取得巨大成就,享有较高行业美誉度的领军人物是激励创作热情,推动曲艺繁荣发展的关键动力。

  梅州市虽然位居偏远,但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历来文风鼎盛,崇文重教,英才辈出。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出极具客家特色的“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童谣”、“客家谚语”等,是曲艺的沃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例如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的山歌大师汤明哲,国家一级编剧罗锐曾、廖武、林文祥,国家一级作曲陈勋华等等,他们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独树一帜,就曲艺而言,梅州市曲艺家协会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的作用。

  过硬的业务素养、持续不断的好作品和创新能力成就了梅州市曲艺家协会的领军地位。梅州市曲艺家协会的创作骨干擅长以老百姓身边的凡人小事作为切入点,在喜剧、小品、相声及客家山歌、汉剧等表演形式中找到契合点,融合贯通南北曲艺的特色,取长补短,丰富曲艺作品内容,打造极具客家特色的语言类作品,以“远航曲艺社”为载体,集编、导、演为一体,在传播曲艺魅力的同时,引领了梅州市曲艺的健康、蓬勃地发展。

  (二)培养一批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拥有了优秀人才队伍,打造精品力作就有了充足底气,筑就文艺高峰就积蓄了‘洪荒之力。离开了优秀人才队伍,精品创作只能是纸上谈兵,文艺高峰终究是空中楼阁”。任何一项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都离不开大批杰出人才的倾心投入与经营支撑,梅州曲艺的繁荣与发展也不例外。

  梅州市作为一个客家人聚居地,地域偏远与独特方言文化,严重地局限了曲艺的繁荣与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因为语言不通,本地曲艺无法向外推广流传,而北派曲艺也不被梅州群众所接受。针对这种现象,梅州市文化部门大胆改革创新,以梅州市曲艺家协会以立足点,群众文艺表演、创作为抓手,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人才培养。

  一是打造梅州曲艺品牌。“打铁还需自身硬”,品牌文化打造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梅州市文化部门深谙其中道理。近十来年,梅州市文化馆全力支持南北曲艺创演的融合贯通,致力于打造有梅州特色的曲艺品牌。《山姑学艺》、《抢车位》、《比爸爸》、《特殊的日子》、《新官上任》……“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个又一个叫得响、留得住、传得下的优秀曲艺作品先后在全国、全省曲艺大赛中折桂,充分证明了梅州曲艺的实力,成功地打造出梅州特色的曲艺品牌。

  二是对曲艺表演、创作人才“传、帮、带”。梅州市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级市,文艺人才不在少数,如果积极的发掘、有效地组织、合理的培养是梅州市文化馆工作的要点。梅州市文化馆每年都会组织曲艺专家骨干在全市各县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讲座、培训班,在培养曲艺作者的同时也发掘曲艺表演人才,以“传、帮、带”的形式,有效将热心、执着于曲艺创作、表演的人才团结在以梅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为核心的群文作者队伍当中。经过长久的经营,现在梅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有208人,其中35岁以上有86人,35岁以下的有122人,50多人曾在省、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取得不错的成绩,20多人常年活跃在曲艺表演前线,是當之无愧的梅州曲艺的生力军。

  三是对曲艺作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改稿,打造精品力作。有文学艺术创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好作品是改出来的,作为肩负着培养群众创作人才的梅州市文化馆,充分体现了研讨、改稿的重要性,每年,各基层文化馆积极配合发动、组稿工作,由梅州市文化馆组织专家、辅导干部对基层曲艺作者的作品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讨、改稿,哪怕只是一个好点子,都会不厌其烦地进行多轮修改、提高,最终定稿。严谨认真的态度,艰难纠结的修改,是梅州曲艺作品的质量的保证,也是梅州曲艺作品在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名列前茅的保障。

  (三)搭建一个平台

  2007年,民间文艺团体——远航曲艺社的成立,标志着梅州市曲艺文艺工作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孵化和展示平台。据了解,远航曲艺社成员有23人,涵盖歌舞、戏剧、声乐、器乐、曲艺、相声、等多种样式,通过政府购买、以奖代补等方式,承担了梅州市原创曲艺作品的排演、“送戏下乡”等大量工作,一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相继问世,活跃在梅州市的品牌文化活动、各文艺赛事中。事实证明,远航曲艺社成为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主力军,在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继承发扬优秀曲艺等传统文化、促进基层文化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培养一批观众

  “文艺创作能够持续繁荣的最大原因是老百姓需要”,而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更是如此。梅州市作为客家人集居地,语言、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自成一派,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语言不通有意无意影响了本土曲艺的向外推广,也使得外来曲艺受到一定的排斥,如何在梅州传统曲艺中融入新东西,跟随时代而动,让观众看着亲切,产生共鸣,是梅州市文化馆创作干部历来重视的问题。

  一是南北曲艺融合贯通,打造本土曲艺新形式。梅州市文化馆创作干部大胆创新,多次下乡采风、与民间文艺工作者座谈,汲取民间文艺的养分,寻找客家语言规律,与北派曲艺——相声、表演唱、快板等相结合,实行北派曲艺本土化,在曲艺演出现场注重与观众互动,在相声中,融入非常多的本土元素、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让观众产生共鸣。创作出一批梅州人民听得懂、看得明的优秀作品。客家话相声《山姑学艺》系列开创客家相声品牌,成为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极具代表性的节目。其中《山姑学艺1》还参加“八省区优秀客家山歌大赛”并囊括了优秀新作奖、新秀奖、扮演金奖等三个最高奖项,而被成功移植的曲艺渐渐成为梅州人们所接受并喜爱。

  二是捆绑推广北派本土曲艺。要想一个客家集居地的群众真正接受更多优秀曲艺作品,北派曲艺本土化是第一步,固步自封就没有出路,鉴此,梅州市文化馆创作干部抵住重重压力,对北派曲艺与本土曲艺实行捆绑推广,一台晚会能上一个北派曲艺作品一个本土曲艺作品是最理想的,如果只能选其一,就上优秀的北派曲艺作品。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城乡一体化的加快,优秀北派曲艺作品魅力绽放,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梅州群众的观赏习惯。

  四、结语

  曲艺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最具民族特点和民间意味的表演艺术形式集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曾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并且要结合我国当前的艺术发展形势,传承、发展、创新曲艺艺术,使得曲艺艺术更加切合我国民众的文化需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