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张仃、傅抱石的山水画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961
潘甜宇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考察文学艺术现象的理论结晶。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无论是艺术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精神因素的参与;都要和一定的物质材料打交道,都要经历一个内心形象的物化阶段;都具有社会性。本文通过介绍20世纪的俩位大师,张仃和傅抱石的作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影响;代表性画家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174-01

  文艺学作为最最基础的人文学科,它必然要受到各种重要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理论的影响是必然的。下面就浅谈艺术的领域的俩位画家,站在马克思主义无论的角度赏析他们的作品。

  张仃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生于1917年,辽宁省黑山人。从事艺术活动七十多年,以中国画艺术活动为主要的艺术领域,在其从事中国画中近二十余年的从事的焦墨山水画创作,被众人称之“独步当今”。浓墨之极为焦,焦墨是水分占极少的墨色。走过的痕迹深厚刚燥,在视觉上看上去显得迟涩、干枯。这种笔墨技法常用于我国的书法和写意画中,称之为枯笔、渴笔。用焦墨作画是用纯墨借助极少的水分,在作品中也只有极少的部分呈现出墨渗化的特征。张仃的焦墨山水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章法。画中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处理,使画面的组织井然有序,画面布局开合有度,意境深远,特别是所用的艺术语言——“焦墨”,更展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与理念。从古至今,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焦墨”只是其中的一种墨法,在墨的五个层次中最为浓黑的一层墨。

  张仃在他的写意山水画中焦墨的运用,不仅作为中国绘画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符号,而且,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运用焦墨干枯、迟涩的特性来表现苍老的古树和雄伟山石,其代表作《房山十渡焦墨写生》等一系列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来表达自身的感受,这是张仃的山水画与古代山水画的不同体现。张仃的焦墨山水画技法推进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创立了新的审美样式,使作品既能体现中国画的韵味,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

  张仃的山水从根本上客服了以往艺术实践脱离艺术理论的问题,克服了主要从静止的观点和从创作作品去看问题的缺点,而是更把艺术当做一个感性的生活过程里进行考察。不论是艺术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精神因素的参与;都要和一定的物质材料打交道,都要经历一个内心形象的物化阶段;都具有社会性,从张仃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心境,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傅抱石,江西省新余县人,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一生画了很多幅作品。他的山水画笔墨淋漓,精力密满,大气磅礴,意气清旷,豪情横溢,其才气,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傅抱石是一位对作画用品、工具都非常讲究的画家,他的山水画创作多用皮纸,对作画所用的墨则更为重视。他收集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名墨,不为收藏,却是为他创作之用。他一生习惯用油烟、漆烟旧墨作画,用砚台研磨之后再用,并不为图方便就直接用墨汁作画。在其山水画中,墨的五色并存,焦、浓、重、淡、清皆有之。其实在傅抱石的山水画中清墨的运用并不多,但是每幅作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画中远山近水的处理都有所显现。画家使用水墨想做到清的墨彩并不容易,要达到清而有神才是根本。

  拿傅抱石的《溪山行吟图》来说,画中山石树木风格特异,魅力无穷,令人流连忘返。画中群峰缭绕,烟云四起,墨色从下到上,由浓入淡,最后面的远山用清墨将其神韵发挥到极致,当真是远山如黛,令人神往。

  每位大家的绘画作品我们都能感受到在作画时有着不同的心境,特定的环境,历史背景都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在作画的时候抒发情感所创作的作品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符合当下的状态的,对人的情感和性格的塑造,对人产生影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美感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表现人本质力量的、超越实际功利的全面的、丰富的、自由的感觉,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感性思考的过程。

  就像马克思说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政府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們可以看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依靠于情感,以情感为表现内容和创作目的,其核心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目的,其作品所具有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在方方面面影响、感染和提升着我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