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啦啦操属于一种新型的运动健身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舞蹈啦啦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把舞蹈、音乐、娱乐等各种类型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展现学生的青春和活力,也能够有效的展示团队风采,因而吸引着众多学生积极参与。我国在舞蹈啦啦操方面起步晚,和国外的发展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体能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和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特点相互结合,探究舞蹈啦啦操运动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和具体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6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87-01
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运动,主要运用操的方法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其内容包含有健美操、体操、体育舞蹈、流行舞等动作具有独特的特点。啦啦操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动作又分为舞蹈动作和难度动作。难度动作训练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速度和柔韧性,而技巧啦啦操的一些动作和其相近,所以在舞蹈啦啦操的训练中,同时也要对技巧啦啦操进行训练。整体训练中坚持舞蹈啦啦为主,技巧啦啦操为辅有效的进行训练,能够提高舞蹈啦啦操人员的整体体能素质。
一、我国舞蹈啦啦操的发展现状
《2014年版啦啦操竞赛规则》属于一种综合评价方式,裁判必须要兼顾艺术、完成、难度的各方面评判内容,来评判整套动作的完成质量、技术执行能力、编排效果,需要把主、客观相互结合。所以,在新版啦啦操规则的领导下,要想博得裁判员的眼球,运动员就必须深入研究怎样增加成套动作的整体视觉冲击力。
二、体能训练对于舞蹈啦啦操的重要作用
舞蹈啦啦操比赛的竞赛时间定为2分30秒,因此,啦啦操队员在这期间必须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例如队形的移动,空间层次的转换,舞蹈动作的表达,难度动作的展示等。而运动员体力、速度等素质的是在比赛成套动作中队形的移动和空间层次的转换中体现的;运动员力量,平衡柔韧等素质是在难度动作的完成中体现的。因此,必须在舞蹈啦啦操中加入专项化的体能训练。
三、舞蹈啦啦操的体能训练方法
1.速度素质和舞蹈啦啦操。速度素质分为六方面: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启动和加速度、位移速度、一次性集中爆发用力,舞蹈啦啦操进行训练的时候重视动作速度、启动加速度和位移速度。舞蹈啦啦操的操划动作是和音乐相互融合的,这样才是完整的啦啦操运用,在训练的时候需要选取恰当的音乐或者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训练,保证有节奏感。动作开始的时候启动速度要快,最后才能有制动感,进而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变换队形时要进行位移速度,必须快速到位,才能和下一个动作衔接好。
2.力量素质与舞蹈啦啦操。舞蹈啦啦操中对于力量的需求指的是力量耐力和爆发力,爆发力和最大力量有关,决定力量耐力的因素有三种最大力量、肌糖原水平、肌肉抗疲劳能力。其中啦啦操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和动作的启动速度直接受爆发力的影响,力量耐力着影响舞蹈啦啦操的整个过程。
3.体力、耐力素质和舞蹈啦啦操。体力指的是人力活动的时候所需要付出的力量,在啦啦操中体现为保持高强度运动不变,断续重复的一种运动能力。耐力指的是较长时间中小强度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体现的抗疲劳能力。体力的决定因素是心脏最高机能活动水平和高变强度运动的适应力,在球类项目和非周期项目的持续比赛中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决定疲劳后快速回复的一种能力。一般在舞蹈啦啦操运动中,对耐力方面要求不多,基本都要强调体力。运动员体力的大小决定着其在赛场上的表现能力,和运动员的速度、力度、平衡、灵敏度密切相关。
四、舞蹈啦啦操的功能性要求
功能训练作为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来源于康复领域,其有效性得以证实以后逐渐运用到竞技体育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在体育领域和国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功能性训练引入到我国,功能性训练的研究在各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也逐渐丰富起来。功能性训练可以把一般运动素质转换成专项需求的运动素质。在制定体能训练方案的时候应该在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入功能性训练,才能促使传统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相互结合,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舞蹈啦啦操的功能性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训练其平衡和柔韧素质,也能加强和基础素质的融合,进而提升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最终实现对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和保护。如今我国舞蹈啦啦操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逐渐丰富,例如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等。主要训练手段分四方面:(1)徒手简单练习,比如俯卧桥撑等;(2)通过单一器械来战胜自身体重进行不稳定的练习,比如平衡球等;(3)通过指定的器械来进行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的练习,例如平衡软踏等:(4)综合性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身体功能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最新规则对于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每项素质要求都较高,也重视各项素质之间的整体效果,因此,各项素质应该综合进行训练,一起发展,通过力量素质使速度素质相应的提高,体力素质则要衔接好整个表演过程,才能提高视觉冲擊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