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承千年的文化和传统艺术,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应该予以保护和发扬,让其在当代社会也能继续散发璀璨的光芒。这就需要追求艺术的意境,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追求,中国舞蹈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代社会,要发展传统中国舞,必须注重对意境的营造,本文以此为着力点,对如何营造中国舞的意境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中国舞;意境;营造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83-01
一、引言
中国舞,特别是传统的舞蹈除了关注肢体动作,音乐的配合,也十分注重对于意境的营造,这是因为独特的意境能够让观众置身于艺术的空间,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当今社会,中国舞要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须加大艺术的表现力,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营造独特的意境。在本文中,笔者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将首先对已经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从表达形式、艺术学习等方面分析如何营造中国舞的意境。笔者希望能够为中国舞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注重中国舞形式的导引
要在中国舞蹈中营造独特的能够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意境首先就必须将形式的问题充分解决。舞蹈是一个集合性的词汇,它可以被分为多种多样的形式,而舞蹈的形式则可以被分为两大部分,即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所谓内在形式,指的是舞蹈的结构,舞蹈的结构对于舞蹈意境的表达效果至关重要,结构必须要设计合理,从开端到高潮在到结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安排得非常合理,与中国观众的大众审美相契合才能让舞蹈能够真正发挥意境的效能。笔者在此以当代舞蹈《中国妈妈》为例。在舞蹈开始时,一群穷凶极恶的日本兵正在进行掠夺和杀戮,妈妈眼含仇恨得怒视着他们,这是一副能够揪动我们心脏的画面。而后舞蹈简单地交代了一下故事的背景。之后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出现以后,舞蹈的中心放在了妈妈们内心活动和心理的刻画和反映上,她们展示着不同的情绪,有愤怒、有唾弃,妈妈们最后收留了这个孤苦的小女孩,从这个时间点,故事真正地来开了大幕,这一段大概占据了整个作品的20%。随后进入作品的发展阶段,舞蹈此时的中心在于刻画小女孩和妈妈们的生活,小女孩逐渐地长大,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为观众们展现出了一副非常温馨的画卷。随后进入作品的高潮部分,在小女孩长大以后,妈妈们将小女孩的真正身世告诉了她,并希望小女孩能够去寻找她真正的家人。小女孩心情沉重,必须离开去寻找她的亲人,但是女孩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爆发了出来,她深深地爱恋着中国的母亲们,她飞奔了回来,跪地大哭,和妈妈们相拥,故事的剧情到了最高潮,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在此刻完全地爆发,观众的情绪在此时也到达了顶点。在作品的结尾,小女孩离开了中国母亲们,她带着深深的怀念和依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天气依旧十分寒冷,雪花飘飘而下,妈妈们遥望远方,带着深深的思念和祝福,觀众在此时也只能发出一声叹息。这一作品的结构十分的清晰,高潮部分铿锵有力,铺垫部分层层有序,结尾则让人回味无穷,它营造出了意境,要表达的思想也充分地传达给了观众。
而外在形式则指的是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音乐、道具、舞美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舞蹈意境的营造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此以作品《罗敷行》为例,罗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汉代有一名美丽的女子名叫罗敷,她到城南去采桑,她的身影和姿态让每一个人都留恋。在这一作品中,要表现罗敷的形象,除了选择合适的舞蹈演员之外,罗敷的装扮、服装、道具等都必须细致地考量。通过这些道具,导演再进行动作的设计,才能充分地刻画出罗敷动人的形象。
三、分析中国舞的作品情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景指的是舞蹈作品所创造的特定的时空,要想充分地将舞蹈作品的感情表达给观众,就必须要让情感与景交合汇融,虚实相生。而要做到情境的交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设置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够较为容易抒发感情的景,由于是在舞台上进行呈现,这些景当然很多都是虚拟的,要让观众融入舞蹈的情景当中必须要舞蹈演员从动作、音乐、场景等方面加大表现力。
笔者在此以舞蹈《碧雨幽兰》为例,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编导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舞台的灯光效果维持得比较清冷,营造出了典雅的氛围,演员也进行配合,服装的颜色大多为水蓝色,打的伞也是水蓝色的,可以说在舞台颜色的基调就是蓝色。这场表演本身综合了许多因素,刻意地营造清冷的意境和氛围。在悠悠的细雨中,白兰花静静地绽放,它是那么的与世无争,那么的遗世独立。演员在表达这种清雅的意境时运用了许多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
四、把握中国舞的内心活动
优秀的舞蹈作品毫无疑问都能给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观众从精神上认同这一作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效能是其他手法难以取代的。景是外在的,而情则是在内的将景与情完美的结合对于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的情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舞蹈演员内心的塑造、肢体动作上的呈现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沟通观众思想的桥梁。一般来讲,古典舞蹈要表达意念都会经常性地使用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眼睛和肢体都是能够最直接地表达人的情感的工具,所以,要想表达好“情”,演员就要多下功夫,首先研究舞蹈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然后利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和眼神将其放大,并传达给观众,这样也就营造出了舞蹈的意境。
五、向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学习
我国的国画大师潘天涛就将其一生的创作经验总结为:艺术的极致就是境界之美。绘画最讲究的就是画中所蕴含的意味。国画对于意境的营造比较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意如果通过眼睛就能看到就显得浅薄了,必须是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这种观念对于舞蹈意境的营造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舞蹈营造的意境可以从书法、绘画等中华的传统艺术汲取充足的营养。例如舞蹈《水墨游》中,首先舞蹈的取材就与书法和绘画相关。在这一作品中,舞蹈演员就像两只毛笔一样,整个舞台就犹如一副巨大的画卷,演员在这一幅画卷上纵情地挥洒,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充分地表达着书法艺术的刚柔相济。中国的传统艺术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互相之间都能够汲取到丰富的养分。这就需要舞蹈的从业者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能够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发现能够被运用到舞蹈中的要素,并将其与舞蹈意境的营造充分的结合,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六、热爱大自然、贴近生活、整合生命
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艺术保护,其中蕴含着最美丽动人和画卷、诗篇。大自然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们必须贴近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的一切都能够成为我们创作的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进行舞蹈意境的营造最终还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情,而我们的感情大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要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人间的众生百态,体味生活带给我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创作出蕴含意境,既能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的舞蹈作品。
七、结语
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历史甚至能够追溯到上古时代。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一直关注营造舞蹈的意境,从而增强其艺术的表现力,真正地塑造舞蹈的灵魂。如何营造舞蹈已经也一直是学者专家关注的重点,实践证明,只有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贴近生活,从其他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意境的中国舞蹈。在本文中,笔者对此课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中国舞能够不断发展,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呈现优秀的作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