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 军事文化学院,北京100000)
《江姐》剧本中蓝洪顺的人物塑造生动鲜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蓝洪顺是游击队的支队长,人物性格直率、讲朋友、讲义气,说话声如洪钟,直来直去,为朋友为战友的情义深厚,对敌人嫉恨如仇,打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猛善战,有智慧,粗中有细,是个中国大男子汉的形象。剧中的蓝洪顺的民族风格很浓,是剧中的主要的男性正面角色。他在剧中有三场戏,主要是第三、四、五场,下面就剧中蓝洪顺的各场中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元素逐一分析探讨:
一、《江姐》第三场《男儿有泪不轻流》的音乐创作和演唱分析
第三场的开始,就是蓝洪顺的一大段的近似西方歌剧咏叹调写法的唱段《男儿有泪不轻流》,这部音乐作品从词的写作手法上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戏曲唱词的整齐句式,对偶的“七字句”、“十字句”,是“由求”辙为主,而这部作品的音乐结构借鉴了中国戏曲的板腔式结构的戏曲元素,音乐的旋律在多处借鉴了戏曲的甩腔来表现情绪变化,音乐结构主要借鉴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手法,是两段体结构。咏叹调的写作手法融合中国戏曲的板式结构变化的方式,很好的体现了蓝洪顺这个人物的不同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很好的塑造了人物的鲜明形象。结构:A(散板结构)+B(原板+散板)
A 段借鉴中国戏曲的梆子腔散板的写作手法,开始的一句“华蓥山上松涛吼,声声呼唤老战友”,以景色的描写抒发蓝洪顺的内心情绪的激昂,后一句“千条山泉淌热泪,万重云雾压山头”则以拟人化写法表现蓝洪顺对失去自己的亲人战友后的悲痛万分的情绪,其中“华蓥山”的“山”字,“松涛吼”的“涛”“吼”,“老战友”的“友”,“淌热泪”的“淌”,“压山头”的“山”都有与戏曲甩腔、拖腔相似成分。比如“友”“山”字的甩腔等。这段散板的运用使蓝洪顺的音乐流动富于很强的动感,以表达他失去战友的激昂悲愤之情。甩腔的运用使演唱跳动较大,很好的体现了蓝洪顺的激昂情绪,把角色刚健的人物性格生动的进行了刻画。
B 段以原板的形式进行音乐的变速处理,使得人物的情绪变化更加突出,为革命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英雄形象更加突出。开始是原板“松林内还有你的歌声响,山路上还把你的足迹留;到如今不见你的身影在”表现失去战友的悲切情绪。紧接着进入小快板“这敌人未灭,山河未变,旧恨未消,又添新仇!新仇旧恨心头绕”表现战友未完成的革命理想需要在世的战友们继续完成。“男儿有泪不轻流”这首作品的主题句则采用类似散板的形式加以强调,紧接着进入快板的“垛板”,“举钢刀,挥铁手,革命人一代一代前仆后继,拼热血头颅”以表达为继承战友的遗愿而奋勇杀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豪情。最后一句“求解放,争自由”再次进入散板形式,这一内涵则是歌剧的创作中心思想,也是蓝洪顺和游击队员要完成的最高理想。整部作品的音乐与人物的情绪变化情景交融,深刻地体现了人物为战友不惜一切,为革命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其中B 段中的不同板式速度变化借鉴了中国戏曲的音乐表现手段,而其中有的句子如“心头绕”的“绕”,“不轻流”的“轻”,“求解放”的“放”,“争自由”的“由”都与中国戏曲元素甩腔、拖腔有类似的地方。
这部作品除了在唱腔上的中国戏曲元素外,在伴奏形式上,虽然没有明显的中国戏曲的“板”,但在B 段的原板有小军鼓的伴奏以增加心如刀绞,杀敌怒火压不住,内心昂扬斗志,突出节奏的鲜明程度。这部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蓝洪顺这个人物性格直率,勇猛干将的人物性格。
二、《江姐》第三场对唱《仇不报心不甘》的音乐创作和演唱分析
第三场还有一段蓝洪顺、双枪老太婆和游击队员们的对唱。《仇不报心不甘》,也是采用了两段体的写法。A 段是由蓝洪顺的领唱(类似中国戏曲的散板)来展示游击队员们的激昂的报仇情绪,而在“不可卷”后半拍马上进入B 段的原板速度,改为领唱和伴唱,对唱(与双枪老太婆)的形式,一问一答,旋律流畅而激昂,表现了游击队员们为战友报仇的激昂的情绪。这段唱段的把握应该注意从散板到原板切入时的速度变化,其中“蓝洪顺一马当先”的“马”字的装饰音有戏曲甩腔的风格,甩腔更能体现蓝洪顺的“冲”字当头的勇猛性格,后面对唱、合唱《踏者烈士的足迹向前走》中蓝洪顺的唱段也是原板速度,表现蓝洪顺积极请战的激昂情绪。这两部重要唱段除了在蓝洪顺的唱腔设计上加入了中国戏曲元素的音乐及用腔风格外,在伴奏形式上虽然没有明显的中国戏曲的“板”,但在原板的行进中都有小军鼓的加入,使节奏非常鲜明突出,而小军鼓的声音正象表现蓝洪顺和他的战友们的心跳一样的激昂跳动情绪,表现了战士们失去自己的亲爱战友后的内心活动如刀绞,怒火心中烧,斗志昂扬不惜一切为战友报仇的激昂情绪,充分地展现了蓝洪顺和战友们的勇猛的一面。
三、《江姐》第四场对唱《大曲酒开坛喷喷香》的音乐创作和演唱分析
第四场中《大曲酒开坛喷喷香》蓝洪顺与乡丁的对唱,这是个无伴奏的唱段。这段唱段的音乐写作形式是借鉴了中国戏曲川剧的云里白的写作手法,即连说带唱,唱中夹白的手法,其中间的韵白有很浓的四川当地的方言,而这种朗朗上口的小调及句中的语言,主要是揭示对“酒”的描写,使乡丁这个嗜酒如命的性格得到了展现。乡丁喝酒后的贪杯,使蓝洪顺机智地套出了乡丁的“口供”。本场戏对蓝洪顺的智谋方面做了很好的展示,很好地表现了蓝洪顺作为一名游击队支队长的智勇双全的一面。四、《江姐》第五场《三重唱《眼前形式多险恶》音乐创作和演唱分析
第五场《眼前形势多险恶》中的江姐、甫志高、蓝洪顺三重唱、女声伴唱。这段唱段中首先运用了帮腔的形式,帮腔源于民间秧歌中的“一领众和”形式,川剧中的帮腔多种多样,而开始以“假意儿梳头呃窗下坐,啊镜子里看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作为整段唱的引子,一下把观众带入一种紧张的氛围中去,而后面的江姐和甫志高的斗智唱段正是借鉴了我国戏曲的“背供”的手法,背供是为了说明人物的内心思想和心态变化,而又不让本场的其它人知道,让听众明白一种旁唱形式。这段唱的“背供”更是表现了“江姐”、“甫志高”、“蓝洪顺”的各自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江姐是为了保全组织稳住特务的心态,甫志高是心怀鬼胎的叛徒心态,蓝洪顺是等待战友,为战友安危处境担心的急切心态。而这种“背供”方法的运用使得戏剧的紧张气氛效果很浓,“背供”这一中国戏曲音乐表现方式的使用使得戏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段三重唱还运用了另一戏剧手法“联弹”,使得戏剧紧张效果很浓。“联弹:就是两人以上的对唱或重唱,是昆剧和苏剧常用的一种手法,它能把几个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不同思绪展现在观众面前,并造成戏剧性高潮,它有三种表现形式:
句接:——你一句(或几句)、我一句(或几句)的唱。
腔接:——你唱上半句,我唱下半句。
字接:——你几个(或一个)字、我几个(或一个)字的唱。
《眼前形势多险恶》这段唱,是在剧本写成前就与剧作者商量好:开始你一段、我一段的慢唱,然后你一句、我一句的唱,再进而你唱上半句、我唱下半句,最后你几个字、我几个字,你一个字、我一个字,越唱越快,把戏推向顶峰。”这些戏剧创作民族化元素的运用使这段作品的表现力非常丰富,使观众的情绪能跟剧中的人物情绪产生联动,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增加了戏剧的渲染效果。
这段唱的开始是借鉴戏曲帮唱的手法,引入江姐和甫志高的像背供唱段,蓝洪顺的唱段是在江姐和甫志高的紧张交锋的情绪中上场的,此时的蓝洪顺有急切的心情、烦躁的等待,处境危机险恶,开始唱“等江姐不见江姐来”是一句散板乐句,后句引入快板从“难道说,难道说竟然出意外?为什么暗号已撤掉?静悄悄叫人费疑猜。江姐走是没有走?江姐出来没出来?进不是,退不是,可把我急坏”,其中在“坏”字上有一个借鉴戏曲的拖腔形式的音调,来表现蓝洪顺的急切心情。进入到散板的叫卖“青菜好喂,青菜鲜呐”进入这段的中止,“青菜好喂,青菜鲜呐”的音乐是来自四川当地的叫卖的方式声音相通的,而这段散板式的叫卖为切入后一段紧拉慢唱的快板作了很好的准备,渲染了戏剧的紧张气氛,其中在“为什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女伴),这才叫人心担忧”又运用了中国戏曲高腔(川剧)的帮唱形式,帮腔形式的运用很好的对戏剧的紧张气氛做了渲染,使观众的情绪与剧中的人物情绪产生联动效果。
歌剧《江姐》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角色借用中国戏曲的正反面人物的设计方式,正面人物的形象机智勇敢、不隈强暴、视死如归,为更好地塑造革命者的高大形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反面人物的阴险狡诈、昏庸无道、凶残恶毒,与革命者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形成强烈的对比。蓝洪顺是剧中的游击队长,是正面人物的代表,其性格刚直不阿、勇猛善战、不畏生死,表演形象像中国戏曲中的“大花脸”,演唱曲目是欧洲咏叹调的写法与中国戏曲风格有机的统一,是戏剧男高音的演唱风格,唱段的音乐风格也是与中国戏曲的“黑头”相融合。其形象塑造很好的衬托出主人公江姐的英雄形象,使得整部歌剧的戏剧性效果很浓。
笔者参加了空政文工团歌剧《江姐》第五次复排和演出工作,有幸扮演剧中的蓝洪顺,经过团里老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角色的成功扮演得到前辈和同行的一致肯定,被阎肃、羊鸣、冷咏铭等团内专家称为五代《江姐》演出中最好的“蓝胡子”。歌剧《江姐》参加了国家大剧院2007 年试运营演出,并多次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一百多场,歌剧《江姐》的第五代演出阵容得到老一辈专家的完美赞誉,歌剧《江姐》的演出更是受到各地观众的一致好评!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