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运用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5209
赵文硕

  (宁夏大学 音乐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小提琴艺术与我国音乐艺术之间有很长的历史,在一百多年前,小提琴作为西方音乐艺术传入中国,并且在中国的音乐土地上开始蓬勃发展。小提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它进入中国虽然为我国音乐世界带来了新色彩,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也就是民族化问题。只有让其民族化,才能够更符合中华人民的需求,才更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所以无论是有关教育学家在开展关于小提琴艺术教育活动时需要让其民族化,还是音乐作家在发展小提琴艺术时也要让其民族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音乐世界中大放异彩,才能够在走出成功的民族化之路上变得更闪耀。可以说,现如今小提琴在民族化道路上的前进步伐并没有停止。笔者作为一名小提琴教师,在深入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运用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小提琴民族化的重要性探析

之所以强调小提琴艺术必须民族化,是因为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用。

(一)能够推动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小提琴作为西方审美的艺术载体,作为西洋乐器,虽然早在一百年前就进入我国,但却没有普及到大众生活中,更是与我国的民族音乐相脱离。许多作曲家为了打破小提琴与我国民族音乐之间的隔阂,不断的努力,通过利用小提琴来寻找符合中国大众本土审美的表现形式,开始让小提琴走入了我们的大众社会之中。如李四光的《行路难》、洗星海的《D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是小提琴民族化的开端,更让小提琴真正的打破了与我国音乐的隔阂,开始接触到大众生活之中。

(二)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音乐传统美学,是文化的交流与突破

小提琴的民族化让世界人民看到小提琴与中国的音乐艺术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型艺术,它能够让世界利用该契机来正视中国的音乐传统美学,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音乐模式的发展。走上民族化的小提琴,不仅融入了中国民族的特殊音乐神韵,更保留了西方艺术中的音乐音律,二者巧妙的结合,缩影成文化的交流与突破,更显现了我国音乐的创造力与发展力。

(三)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丰富了中国音乐艺术世界

可以说小提琴走入我国,对我国音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契机。它的出现不仅仅丰富了我国的音乐艺术,让音乐世界中有了一个“新朋友”,更成为了我国音乐改革的有力武器,让其与传统古典音乐相结合下让音乐换发新的生命力,增添了新色彩,从而促进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小提琴民族化的可行性分析

之所以提出让小提琴民族化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上述的重要作用,更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就近年来我国音乐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量的音乐歌曲和活动表明,小提琴民族化是切实可行的。因为艺术作品的基础材料就是题材本身,也是民族化的前提,所以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在我发展中并不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反而会存在许多的助力。

  同时,在研究中许多音乐家发现,我国的民族音乐之中有许多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和小提琴西洋音乐能够相融合,其对音乐的陈述虽然形式不同但出发点相同、最终的结果与目的也想通。音乐之中的发展逻辑、规律等等都有所相似,甚至在融合的过程中能够让其变得更加有逻辑性和严谨性。所以小提琴民族化的发展是我国音乐发展所需,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助力,也终将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顺利民族化发展下去。

三、当下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小提琴艺术已经与我国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融合与发展,许多作词家、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音乐工作者都尽可能的将音乐的民族性特点具体到小提琴艺术发展上,而小提琴艺术也不负所望积极的吸收着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一些音调、节奏、新式演奏手法等等。但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步伐虽然在前进,却不够迅速,与意大利、德国等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小提琴学派相比,我国的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路还很长,并没有形成独具中国特色、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小提琴艺术。笔者经过分析认为,目前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没有正视小提琴艺术与我国民族文化存在的矛盾

小提琴艺术毕竟是一门西洋音乐艺术,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也具有独特性,所以在让二者相契合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激烈的碰撞与矛盾。一些音乐工作者为了弱化其矛盾,片面的忽视小提琴艺术的本身独特性,广泛的从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中选取素材,甚至直接的以中国的民族乐器乐曲来融合小提琴艺术进行创作,导致其小提琴艺术本身黯然失色,并没有很好地将其矛盾调和,所以其民族化的实效性并不高。

(二)民族文化精华与小提琴演奏艺术融合不恰当

之所以强调让小提琴艺术能够走民族化道路,是因为为了满足中国人民大众的需要,更是希望能够通过小提琴艺术的独特性来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采。但是我国在推进小提琴民族化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真正的民族文化精华体现在小提琴演奏技术上,从而导致小提琴民族化的进程并没有顺利推进。

四、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趋势的探求路径

虽然目前我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运用与发展并没有达到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最终目的,但只有音乐工作者包括作曲、作词、演奏、教师等等各个职位能够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并且积极的解决小提琴艺术在民族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够让小提琴在于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独居风格的音乐艺术。笔者认为,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五、从创作题材入手,融入民族文化精神

题材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小提琴进行民族化发展的一大载体。可以说,我国多民族、多文化的现状为小提琴音乐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源泉,包括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故事、歌剧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小提琴音乐艺术中的精华。在进行加工和再创造的基础上,小提琴艺术的创作题材便会非常丰富。有了一定的出发点和着手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就有了确切的方向。除了现有的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之外,我国悠久的各民族文化精神都可以作为小提琴创作的一大题材。这就要求小提琴艺术音乐工作者在开展活动时,必须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各民族文化,在了解与掌握、切身体验与实践下,从心灵感受民族文化,用小提琴音乐艺术来宣泄心灵,从而促进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发展。

(一)将小提琴演奏技法与民族乐器特点相结合

可以说中国的民族乐器和西方的小提琴音乐艺术有着明显的一个不通电,那就是在演奏技巧与编配方面。所以为了让小提琴艺术能够民族化发展,音乐工作者就必须在遵循小提琴艺术内部结构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小提琴音乐艺术的改编于创作,尽可能的融入一些与民族音乐相关的自由变奏,在音型上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创新,如加入一些“颤音”、“滑音”等等。这些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的一些旋律,可以在小提琴音乐艺术的基础上丰富小提琴,更让小提琴音乐与我国民族音乐所接轨。

(二)我国有着种类十分繁多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有自身的特色,在演奏技巧上也大有不同

并不是每一种民族音乐乐器在演奏技法上都能够和西方的小提琴音乐艺术相匹配,关键在于音乐工作者能否及时的结合自己的民族化需要找到最契合小提琴艺术音乐的民族音乐乐器。这就要求音乐工作者要不断的去模仿、模拟、演练和吸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器音乐演奏技法,在摸索之中去寻找民族乐器和西方小提琴音乐艺术的契合点,让其在高度结合下能够展现出“合一”的生命力,从而促进小提琴音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

(三)从风格民族化角度入手,让小提琴艺术能够展现民族特色

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这种鲜明的、具有民族化的艺术风格,是根据民族的地理特征、文化发展、社会状况等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而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审美与艺术需求。所以要想促使小琴艺术民族化的发展,在进行小提琴艺术民族化发展工作时,就必须从民族化的风格入手,让小提琴艺术染上具有民族化的风格特色,以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让小提琴艺术民族化能够做出成功的尝试与突破。

(四)不断地创新与展望,促使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在当下的我国,小提琴工作者必须要秉持着锐意创新和敢于实践的本心,才能够让小提琴音乐艺术在创新的过程中民族化色彩更浓厚。如马思聪在进行小提琴艺术创作时,在音乐演奏中加入了其他伴奏乐器和合声,这包括钢琴、合唱等。这种独奏与伴奏融为一体的音乐表现模式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一大新出发点。所以为了让小提琴艺术能够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就必须坚定地以创新为出发点,才能够让音乐艺术绽放新色彩。

六、结语

纵观我国音乐发展史以及中国小提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十分明确小提琴民族化是音乐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艺术不分国籍”,但小提琴要想与我国音乐文化深入结合,就必须结合我国民族特点,这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不论是教师、音乐艺术工作者,都应该正确认识小提琴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在正确掌握其发现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探究,以找到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运用与发展新途径,更好地让小提琴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