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线的手绘表现在当前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7380
金 鑫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一、前言

据了解,在当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对线的手绘表现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导致艺术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此外,21世纪随着计算机在人们学习、生活当中的广泛运用,各个设计领域的设计手绘图已经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取代,在艺术设计实践运用中出现高效率、雷同率高等特点,然而在艺术教学当中,此类现象也广泛存在,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操作极端重视、过度依赖,而轻视和欠缺发散思维、设计审美、形式感、构成感和手绘表现技能等。当前出现的此类问题,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艺术表现技能的提升构成阻力,是当今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线的手绘表现是一项重要的艺术设计基础训练手段;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最常使用的表现手段之一;也是艺术造型设计元素中最具效率的造型手段。众多优秀的国内外设计师和艺术家所设计的作品,基本上都需要借助线来表现造型和内涵。例如,在绘画中,有许多用线表现的作品是中外美术界的翘楚,像梵高用线表达出的作品具有表现主观意向的激情,马蒂斯用线表达出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感,毕加索用线表达出的作品抽象和解构,吴冠中用线表达出的作品灵动并富有形式美感等;在艺术设计中,线的手绘表现又是环境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这些主要专业的效果图表现、草图或作品的基本表达技法。掌握这项技能有助于设计思维和灵感的快速表达;有助于设计素材的积累;有助于各个设计环节中设计师的相互横向沟通,以及设计师与客户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要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的比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结构。对于手绘表现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论述。

二、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提升艺术设计创新性思维

艺术设计依赖良好的创新性思维,其主要方法和途径包括多向性思维、有机综合性联系和丰富的想象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出 :“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提出视觉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其表现主要是:具备想象作用的灵活性、直接感知的探究性,并且容易产生诱导和顿悟。知觉与思维活动依靠线的手绘所形成视觉意象建立联系,借助视觉观察的感知,思维活动实现一系列的探索、选择、简化、把握、分析、抽象、整合、比较、改正以及解决问题等活动,并且同设计的对象特性开展多频次的互动,以最终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构绘当中所形成的设计意象,是基于观测所得到的信息,进而将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升华,转化为想象,最终通过构绘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循环往复的操作,可以使得设计思维逐步深入。通过设计的形式所展现出的思维,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直观性。这种直观性主要体现在视觉与知觉之间的融合,手绘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表达设计思维。艺术设计诞生于虚无,但是从出生之日起,便不断成长再到成熟,这其中主要源于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无论是线条的勾勒,还是计算机绘制,二者都是属于艺术设计所依靠的媒介,二者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也有着不同的优势。

  如果单从创新性思维来说,线条所能表现的效果要略胜一筹。在运用线条的时候,双手可以根据灵感来实时传动,依靠线条的方式来转化思维,灵感的迸发推动创新。而在进行计算机绘制的时候,由于计算机自身的特点,主要依靠命令来执行相关的操作,在精确性和处理能力方面都要优于线的绘制。但是,由于数码技术的特性,也会导致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尽管这并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衷。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人自身。而这种复制行为也极大的限制了创新,比如说过多的盗版让更多原创影音作者都不再愿意去创作。因此,处在数码时代中,使用手绘的形式给人更多原创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并不是特别真实,但是这也反应出在数码世界的大环境下,手绘对于艺术创新而言依旧重要。

三、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艺术设计审美观念的培养

通过临摹前人优秀的绘画作品或者去自然当中写生学习,都能够很好的提高自身在艺术方面的雅趣,提高审美水平;并且不仅仅停留在自我感悟的阶段,还需要向他人优秀的方面进行学习,将各个学科的理论都融合到艺术当中,这样便能正确培养艺术鉴赏能力,这样在日后的审美活动中都能有所帮助。

四、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艺术设计形式规律的研究与探索

在审美范畴中,应当也包括设计形式规律的体现,也就是说设计者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无意或者有意遵循的规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内容方面,设计的形式与表现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比如说,在设计的时候,往往都需要遵循概括与取舍、对比与统一等形式规律。在设计初期的基础练习当中,最主要的部分便是线的手绘练习,并且在此基础上遵循相应的设计规律,然后经过几个环节的反馈,便能进一步的掌握规律,更好的用于后续的应用当中。

五、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艺术表现技能的提升

线的手绘表现不仅能反映人们在视知觉中简化、组织的一般规律,也体现出了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线具有形态特征、情态化特征和形式特征,线是意图的痕迹,在视觉艺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线的形态特征

为了更好地了解线、掌握线,需要经过多种线的画法实验,只有在此以后,才能获取新鲜感,寻找到独特感,享受到视觉美感,这也为后续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比如说:缓线、颤线、粗细变线、随意线条、应用各种各样的笔、材料尝试具有各种笔触线条的画法等,此外还可以提供线条的转化来勾勒不同的形象,进而丰富其形象,为其增加个性化的特点。

(二)线的情态化特征

绘画作品和艺术设计产品在用线时,一般线都具备某种表征,观者的情感会受到作品的影响,若要更加深入持久的对观者情感产生影响,就必须对线的性格特点和象征意义进行研究。人们在用线时,将某些性格特征赋予线。

  比如,垂直线一般表现出一定的生命力、伸张感、力度感和竞争感,让人觉得比较崇高、威严和严正,与男性特征比较接近;而水平线也通常表现出一定的稳定、平静、安定、静止、深邃的感觉;斜线也表现出运动感、方向感,也有不稳定、不确实感;折现也有着丰富的方向变化,容易形成空间感,一般给人刻板、焦虑的感觉;几何曲线则具有较强的动力、弹力和紧张度,通常表现出规则美,给人以明确、高贵的感觉;自由曲线则多表现出潇洒自如、优美舒畅、幽雅甜美、随意变化的感觉;粗线一般呈现出敦厚、粗笨的形象;细线则较为锐利、精致、挺拔。

  线的情态化特征是指通过抽象的线条视觉语言对概念的、情感的或心理的内容进行表达。绘画作品也好,艺术设计作品也罢,通常都是以人内心情感的宣泄来表现其感染力和艺术冲动,抽象线条的象征意义和概念,能够让线条更丰富,有人性特征,这是艺术设计所追求的更深层内容,这进一步丰富了抽象线条的内涵,广泛应用于设计产品当中。对线的情态化特征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进行线的设计表达,能够对线的创造与应用进行更好地掌握与驾驭。

(三)线的形式特征

通过线的变化、节奏、疏密、规律、秩序、力度以及构成方式来对构图、画面进行研究设计,就是线的形式特征。对线的形式美进行探索,力求实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是对线的美学的追求。对线的形式美进行把握、设计与展现,对视觉美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往往能够产生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情趣。

  因此,手绘表现中顿挫的线条、独特的画面形式感、象征意义等个性化语言,是计算机绘图软件达不到的艺术效果。线的手绘表现既能表达出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又是一幅呈现艺术张力的原创性画作。

六、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辨清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设计过程的通常情况是:设计者产生灵感,然后进行相关的设计,产生雏形,通过形式的渗透来从局部转变为整体,最终打造出完整的设计产品。尽管不同的设计方式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复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很艰难。

  但是在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二者只有相互协调,才能设计好。因此,这一方面需要经过大量的线稿方案训练,只有这种不断的对设计灵感在图纸上进行线稿的演变,使得流畅性、形式感、构成感等因素恰当的融入到整体形态中,才能分析和演化出较完善的作品。

七、加强线的手绘表现学习有助于设计资料的积累

线的手绘表现记录了设计师和画家的思维运作,通过这些文件可以观察到设计者的设计素养、目标追求和审美情趣,为后人研究其设计思想的珍贵设计资料,它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无法与之媲美的唯一性和历史性。

八、结语

综上所述,线的手绘表现形式在当代的设计和美术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的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上仍需要加以重视和探索。应该增加艺术设计关于线的表现的基础课程,例如线性素描、速写等,以此重视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对线的手绘表现张力等艺术特性体现,对设计手绘线的表现的职业化合理应用做出必要的探索和训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的手绘表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艺术设计者的素养,促进设计者创新性思维与表现技能的进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