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阿热吾斯塘镇文化站,新疆 伊犁 835000)
一、“特色村寨”文化的基础
“特色村寨”是依据部分少数民族基层群众对居住文化要求所呈现出的特定载体,新疆近几年来,随着中央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向农村、向基层倾斜,“特色村寨”作为一种文化在基层群众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度。以伊犁地区伊宁县阿热吾斯塘镇古库热提曼村为例,民宗部门计划投入五年(2015-2019年)“特色村寨”文化建设,涉及11条巷道,现今实际完成情况显示:自2015-2018年,这四年当中,共推进“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四年,就此一项建设投入总资金375万元,已实际完成8条巷道的“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其中:2015年50万元,2016年100万元,2017年100万元,2018年125万元,通过实施“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存、生活环境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路面、高效节能的太阳能路灯、整齐划一的防渗渠连接着家家户户,晚上12点前,村民们办事也和白天一样方便,不仅增加了安全系数,而且提高了村民的居住质量;(二)提升基层群众对优美生活的向往,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的底蕴
自从“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实施后,村民自发的将自家破败的房屋和棚圈修缮一新,把院内的路面砌成特色彩砖,在实施过的八条特色村寨巷道中,约95%的村民均自发对自家的房屋修缮,究其原因,村民艾拜代表大家说的一句话很朴实,他说在这样的巷道里生活,自己就感觉要把房子修的漂亮些,否则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国家对家乡的建设。(三)“特色村寨”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干实事、办好事的典型实例
“特色村寨”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爱护少数民族,不仅把少数民族的事放在心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中,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回馈,只有把“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好,把实事办进老百姓的心里,百姓就会诚心跟党走,正所谓“特色村寨”文化建设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四)为其他地区建设“特色村寨”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经验
“特色村寨”文化建设是我们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依靠党和政府,但后期的特色村寨房屋修缮则必须依靠群众,这是资金整合的需要,也是“特色村寨”向其它地区继续推广的条件。(五)“特色村寨”反作用文化
“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根据自身的风俗与习惯建成的,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个性化的元素,比如:新的装饰材料、新的彩绘元素、新的便利布局等,这同时也形成新的文化。二、“特色村寨”文化的提升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往往伴随的是新的要求和新的提升,“特色村寨”文化也是如此,通过这几年伊犁地区伊宁县的实例发现,“特色村寨”文化必须实现提升才能不断推广,那么怎样做才能提升“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呢?经过四年的实践表明:(一)特色村寨建成后需要有特色产业的支撑
比如:生态旅游、农家乐、渔家乐、民族特色手工加工、民族特色糕点、特色瓜果植被等,这些本来就存在于群众中的小家小户作坊,必须要实现规范的管理和建设,使之形成规模,而要让其形成规模还必须靠政府的政策和经济倾斜。(二)管理协调要实现责任化
群众是“特色村寨”的主人,“特色村寨”文化建成后,必须调动村民自觉积极参与管理和保护已有文化、文明的建设成果,不仅管理形成风格,形成规范、制度,还要拓展村民的思维,提高村民看待问题的水平。(三)文化宣传必须要跟上
现代化的宣传方式百家齐放、五花八门,有电子商务平台、新闻媒体平台、报刊、杂志等,不同的宣传方式,受众不同,找对宣传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是“特色村寨”文化收获成果的必经途径。“特色村寨”是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开展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这些布局 奇巧、建筑独特、民俗浓厚的村寨虽规模不一、类型多样、但都承载着一个民族历史的记忆,集中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有着不可复制的美丽,因此,做好“特色村寨”文化在实际建设中的基础与提升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