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谈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与文化内涵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943
滕斯靓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舞蹈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舞蹈,往往是借助于人的外在形态和神态来进行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如果追溯舞蹈的发展史,我们看到它经历了原始舞蹈、民间舞蹈、宫廷舞蹈、舞台艺术舞蹈和城布群众性舞蹈等形式。

一、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

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时间和空间共存的艺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推进,我国民间舞蹈应把目光投向时代,投向四周,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注重传统的原生态与现代舞蹈艺术的结合

学术界认为,由普通民众负载,且由他们在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中承传的民间舞才称为原生态民间舞蹈。“原生态”民间舞蹈保留了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原本形态,它是民间舞蹈的根,是民间舞蹈发展的源泉。因此,民间舞蹈的发展,要在注重“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艺术的优势,从而实现在“变异态”和“再生态”中去求发展。

  注重传统的原生态与现代舞蹈艺术的结合就是要对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进行加工和技艺上的提高,使之更有诗意、技艺性和音乐感,同时也更有舞蹈性,而不是照搬、机械复制或简单模仿。同时,要能够深刻揭示民间舞蹈的内容和内涵,并使其形式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在技艺上得到提高。

(二)创造以民间舞蹈为基础的新型舞蹈

民间舞蹈依托于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因此,我们在发展民间舞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专注于研究舞蹈,还要以对民间舞蹈的传统为基础,研究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这样才能弄清楚某一舞蹈的产生过程、其中的思想感情、影响其形式和风格的生活生产方式等,然后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舞台上创造出新型的但有原生态民间舞的形象、感情和风格的、新的民间舞。

二、文化视角下的舞蹈与民间舞蹈

人们普遍认为,舞蹈和民间舞蹈都是一种文化现象,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舞蹈和民间舞蹈的认识。

  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文字和人的直接传承进行的。“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并不断地前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类能够记述自己的发展历史,积累文化知识”。

  舞蹈是非语言文字文化的一种,而非语言文字文化多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或是含意广泛的各种文化现象,尤其是保存和体现在不同人物的“人体文化”。可以说,作为人体文化的一种,舞蹈是通过人的身体而表现文化内涵和意义的。

  舞蹈的人体文化特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借助于古文化的遗存来表现,这些遗存呈现了人们的舞蹈动作、姿态和技能;它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表现与舞蹈有关的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它更可以通过舞蹈的服饰、道具和场地布景来表现。所有这些表现形式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和表演才能转化为舞蹈符号,并为人们所理解,从而得到传承。

  因此,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舞蹈是一种时间和空间共存的艺术,具有文化的特质和传播承载的个性特点。

  民间舞蹈起源来看,人们认为来源于原始舞蹈,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以后,原来的原始舞蹈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舞蹈转向专门为奴隶主表演和展现的,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舞蹈转向专门为奴隶们而表现的,专注于祭祀和承担其它的社会功能,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当人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为了民族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统治需要,统治阶级吸取本民族和外族民间舞蹈的优秀之处,在促进宫廷舞蹈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与经济结构虽然改变了,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却不能一下子改变,过去的文化思想、习惯会在头脑与舞蹈中有所遗存,而这些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古文化遗存,就很自然地在民间舞蹈中表现出来。

  因此,就民间舞蹈的产生来看,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来自于民间的舞蹈,是诸多舞蹈形式的来源。从形成要素来看,它的创造主体是劳动人民,它的创造空间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它的创造特点具有鲜明的人文风俗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从社会意义来看,民间舞蹈是一定社会状况的反映,随着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而注入新的成分,是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情感表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