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日本“照片新娘”问题探微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242
蔺英君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前言

日本海外移民史中,女性是经常被忽略的群体,受种族、性别角色影响,女性在不同阶段也经常呈现出不同特征,但所有相关研究中,对于一世女性的主要群体“照片新娘”的研究却显得尤为不足。作为日本海外移民曾经出现过的重要群体,“照片新娘”已经引起国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和探讨。然而国内现阶段对于照片新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日裔美籍作家内田淑子创作的小说《照片新娘》,以及同名电影的传播效应。本文借用国际社会学研究的相关视角,意图厘清“照片新娘”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她们移民美国的过程和在美生活的状况,探讨照片新娘隐含的文化意义,分析照片新娘的历史影响。正文将从几方面入手对照片新娘问题进行分析叙述,以期进一步开拓深化日裔女性的相关研究。

二、“照片新娘”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20世纪初的赴美日裔移民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照片新娘”。20世纪早期,在美国的日裔男性移民通过照片相亲从日本挑选妻子,确定婚姻关系,而后女方以投奔丈夫的名义赴美生活。这种通过照片相亲确定婚姻关系的形式被称之为“照片婚姻”,而以这种形式进入美国的女性被称为“照片新娘”。“照片新娘”并非仅限于这一时期的日本移民,亚洲朝鲜半岛等地以及欧洲的土耳其、亚美尼亚等地区都存在过这种现象,但为何日本的“照片新娘”如此引人瞩目,并引起轩然大波呢?

  本文将通过对“照片新娘”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解读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群。首先本文所使用的“照片新娘”概念单指1907至1924年①,即日美“君子协定”达成至美国“排日法案”通过之后,这一时期美国日侨为进一步延续扩大美国的日本社群,通过照片相亲等婚配方式,从日本国内大量引入的女性移民。她们远渡重洋,来到夏威夷,以及美国本土西海岸加利福尼亚、西雅图、旧金山等地建立了家园。可以说,“照片新娘”群体是第一代移民女性中的主要部分。

  而关于这一群体出现的历史背景需要追溯到日本赴美移民运动早期的19世纪80,90年代,其时的日侨主要由男性组成,赴美也主要出于经济原因。然而至20世纪初日侨陆续从旅居向定居形式转变,以小农或小营生形式在美定居,男性劳工希望寻找配偶,以此来增强永久居留共同生活的经济基础。

  但这一诉求面临很多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直到20世纪早期,也很少有日裔女性移民美国,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00年在美国只有985名日裔女性,而日裔男性多达两万多人,②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这对日裔永久定居以及建立家庭非常不利;

  第二,20世纪初期美国种族主义情绪甚嚣尘上,兼之日侨仍然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从而只能考虑从母国选择合适的婚配对象;

  第三,1907年美日订立君子协定限制日侨劳工进入美国,但允许劳工的家属,即妻子、孩子以及父母随同来美生活,这就为日侨女性进入美国提供契机。当然也有部分日裔劳工来美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家庭,这部分劳工也在考虑将妻子带至美国一起生活。

  这一行为也与日本政府的考量一致,即尽量扩张壮大海外日侨社群,增强日本在海外的影响力。部分日侨在美国建立日裔团体,并开始着手规劝自己同胞在美国社会树立新目标。

  最早倡导永久定居的是我孫子久太郎(Abiko Kyutaro)③,他出生于日本新泻县,是一位基督徒,他于1898年创办了面向在美国日本人的报纸《旧金山日美新闻》④,报纸在报道日裔移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在构建日侨间,以及日侨与美国社会的联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我孫子久太郎认为稳定、繁荣的日侨社群的建立需要在美日侨的共同努力,家庭生活有助于改善日裔社会的形象,同时也能阻止日本移民群体中色情业与博彩业的泛滥。他倡导鼓励劳工长期定居,从事农场活动,并身体力行,将自己的妻子接到美国生活。

三、跨国婚姻中的“照片新娘”

日本移民主要以三种方式将自己的妻子接来美国:

  第一种,日侨劳工在日本结婚后将自己的妻子留在日本,只身前往美国,在决定定居之后考虑将自己的妻子接来美国一同生活。

  第二种,部分未婚男性回国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成婚后和自己的伴侣一同返回美国。

  第三种,部分单身男性虽渴望返回日本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但由于难以负担昂贵的旅费,以及结婚所要承担的高昂开支,遂选择放弃归国,以照片相亲的形式寻找伴侣。此种做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日侨返回日本超过一个月有被征召服兵役的可能,通常返回日本找到合适伴侣,并按日本婚姻习俗举行婚礼花费的时间很可能会超过一个月,在这种背景下“照片新娘”应运而生。

  “照片新娘”这种结婚方式并没有与日本婚姻习俗发生严重冲突,日本传统婚姻属于家族事务,男女结婚双方都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协商。通常一家之主首先委托可信的中间人(媒人)为家庭适婚成员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接着媒人会根据双方的要求和意愿来召集会面,并进一步讨论和协商结婚的相关具体事宜。双方的择偶标准会考虑对方宗族血统、财富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健康状况,互换照片是其中一种有效避免尴尬的手段,如果一方被拒婚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解决,并且不会感到丢脸和羞耻。如果双方对于婚姻问题达成一致,那么在确定相关结婚事宜后,就会举行结婚典礼。新郎的父亲会亲自见证这场婚礼,并且将新娘的名字登记到新郎家中,这就意味着新娘完全属于新郞家族。

  而美国的单身日本男性委托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为自己挑选合适的结婚对象,他们将自己的照片以及在美国的相关信息寄回国内,由父母与媒人协商挑选合格的新娘。这种结婚方式与传统婚姻习俗最重要的不同点是,举行结婚典礼时新郎并不在现场,但此种新郎不在场的婚礼依然被日本社会认可,受日本法律保护。只要满足新郎将新娘名字登记到家族之中的这个要求,即使新郎和新娘从未谋面,新郎不在结婚典礼上出现,身在美国的日本男性与在日本的新娘也是合法夫妻。通过“照片”这一结婚方式,单身男性可以不用返回日本,也不需要为自己的婚礼投入高额费用,为他们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应征入伍的危险,这种婚姻方式对于在美国的单身日本男性来说极具吸引力。

  日本女性愿意作为照片新娘来到美国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从日本社会而言,日本仍然保留着传统父权制度,整个日本家庭组织中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选举权。⑤同时日本女性需要服从家庭义务,遵从父母的意愿。女性未出嫁前在家庭中首先要服从自己父亲的意志,婚后则要遵从自己丈夫的意愿。

  第二,从女性个人角度考虑,“照片新娘”人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部分女性由于自身条件不符合传统社会中的婚嫁和审美标准,如体格健壮、宽阔的肩膀、异常巨大的脚,这些使得其在传统婚恋环境中失去竞争力,从而选择远嫁海外。

  2.部分女性迫于经济压力而远嫁海外,这样做可以帮助家人改善生活,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去美国和夏威夷工作,她们可以向家中寄钱,缓解家庭压力。对于受到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的部分女性而言,与海外男性成婚移居海外成为她们逃避和解决压力的途径。

  3.部分人想要在美国开始新生活,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享受,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成为照片新娘。

  照片新娘kame Iwatani回忆到:“都说夏威夷可以挣到钱,每个人在挣到足够的钱之后,就会返回日本……,当我看到这些人,我认为夏威夷有用不完的钱。”她也知道在夏威夷有很多工作机会,但是她同样意识到:“作为一名女性,除非结婚,否则几乎没有机会去夏威夷。”因此,她决定和很多生活贫困的女性一样远嫁海外,这么做只是希望能够在将来过上条件较为优越的生活。⑥当然,也有一部分女性仅仅是因为缺乏食物、衣服、住所这些基本的生活所需才考虑成为照片新娘的。

四、“照片新娘”的跨国旅程

为了防止女性入境从事色情行业,各国都对单身女性的入境采取特定措施。美国政府对外来女性的入境进行着严格管控,同样日本政府在给日本单身女性颁发护照时,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查措施。

  1900年美国旧金山爆发排日运动后,日本政府宣布停止向前往美国大陆的日本男性以及女性劳工发放护照,这一政策两年之后有所放松,日本政府开始向在美的劳工家属,如妻子、孩子以及父母颁发护照。在1905年之后,美国反日运动进一步加剧,日本政府开始采取主动措施继续限制日本劳工赴美。1907—1908年日本与美国秘密达成“君子协定”,即日本政府停止向新赴美的劳工发放护照,而已经在美的日侨以及日侨家属,如妻子、孩子、父母依旧有资格取得护照。为了平抚美国国内的反日情绪,日本政府严格控制赴美的人员范围,日本领事馆为此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而其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经济条件,男性只有提供足以支撑整个家庭生活的证明,才有资格申请将自己的妻子接到美国生活。但除非比较成功的商人或农场主,几乎所有的劳工都达不到日本政府规定的1000美元存款的标准,这种状况直到1915年才有所改观。1915年日本政府重新出台规定,修改了申请护照的经济要求,将所有包括劳工在内的,在美居住的日侨,有资格将自己的配偶带到美国生活的标准降低到了800美元存款证明。为了保证资料的真实性,日本领事馆还要求提交档案的申请人必须提交相关银行资料作为证据证明自己可以供养妻子,而且按照规定,提交的银行流水不能少于5个月。⑦

  同样女性取得护照也必须满足政府严格的规程,“照片新娘”们护照申请的前提是户籍必须已转入新郎家庭,且时间不能短于六个月,日本政府的这一要求主要出于防止跨国色情中介将女性包装成照片新娘来来拓展业务。1915年之后,日本政府对照片新娘的年龄也作出规定,照片新娘和自己配偶的年龄差距不能超过13岁。政府出台年龄限制的初衷是防止年龄差异太大,不利于婚后家庭和睦。然而后来发现这条年龄限制也未达到制定的初衷。

  所有女性移民在到达港口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美国移民局出台法规,禁止有传染性疾病的移民进入美国,他们对在日本患有颗粒性结膜炎和十二指肠病的移民十分警惕,对于美国移民局的严格要求,日本政府对即将要去美国的照片新娘身体状况进行严格筛查,以确保这些准移民的身体健康。

  正式踏上赴美旅途之后,对于照片新娘来说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以及来自移民局的繁琐要求。如三等客舱女性的检查会被更为小心和仔细的对待;护照会被反复检查确认;每一位照片新娘都必须有丈夫家中身份的相关证明;会被询问是否经过身体检查;丈夫是否会在移民站等候等问题。

  女性到达美国之后,必须与前来移民站迎接的新郎一起离开,美国移民局同时要求新郎提供相关文件以确认新娘身份。首先,必须有由日本领事馆所证实的相关职业和身份证明;其次,他们还需要提供额外的工作证明,农场主必须提供相关地契或者是租赁合同,商人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其他雇工需要有雇主的书面证明;最后,他们必须提供银行的存款证明来证明供养妻子的能力。⑧在上述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美国移民局会让丈夫带走自己的妻子。但直到1917年,美国政府都不承认“照片结婚”这一形式,为了保证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照片新娘”来到美国之后,美国政府还会要求“照片新娘”与自己的配偶再举行婚礼。婚礼一开始由移民局以集体形式举办,后改为在移民局安排下在饭店大堂或者是教会举行。1917年在日本领事馆的介入下,美国政府才勉强承认了照片新娘的合法性,但即使这样,照片新娘与配偶的“二次婚姻”仪式仍然在延续。

五、“照片新娘”的美国社会生活

作为“照片新娘”的日本女性来到美国社会后,通常需要面对两大问题。第一是与配偶新郎的相处;第二则是适应美国这一异文化社会。

  移民当局规定日本新郎必须亲自去接自己的新娘。而这次迎接则成为了新郎新娘的第一次会面。很多照片新娘在初次看见新郎的时候非常震惊,新郎的真实年龄远远大于照片中显示的年龄。原因在于部分男性会将自己修饰后的照片寄回国内相亲,主要目的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年龄。此外,照片与真实形象差距很大,照片中的他们温文尔雅,英俊帅气,有绅士气度,但实际却是头发光秃,满面瑕疵,一幅原原本本的乡下人形象。还有虽然日本政府规定妻子和丈夫之间的年龄差距不能大于13岁,但部分却存在隐瞒年龄之嫌。另一方面,新娘的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差距甚远的情形也存在。

  除照片隐瞒真实年龄之外,新郎还会夸大自身,提高吸引力,如开小旅馆的将自己描述为酒店老板,同样小佃农在信中把自己说成是农场主,小店主说自己是大商人,服务生说自己是工程师。照片新娘没有办法亲自查验关于新郎传递的信息,只能相信媒人介绍,有的照片新娘在来到美国以后发现自己的丈夫并不是拥有土地的果农而是投机赌徒。很少有人因传递错误信息而受惩罚,所以信息欺诈逐渐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景象。

  照片新娘第一次见到丈夫,心情通常比较复杂。部分新娘感到失望,而拒绝与新郎一起生活,更有甚者则要求立刻将她们送回日本。而大部分女性虽然感到十分失望,但是她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种安排。Inokuchi回忆道:“来到夏威夷的一些照片新娘在看到自己丈夫的时候,她们想要返回日本,因为她们不喜欢自己的丈夫,也无法适应夏威夷生活。”移民站的检察员告诉想要返回日本的这部分女性,“看看,现在你们已经在夏威夷了,为什么不在这住一段时间呢?在这儿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夏威夷的生活,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里,那么你再返回日本也不迟,或者你可以嫁给在夏威夷的其他男人,在这尝试住上几个星期,看看你是否喜欢夏威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也有类似情况发生,大部分的照片新娘还是留在了美国,选择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生活。由于“照片新娘”不熟悉美国语言,这些使她们感到异常焦虑。照片新娘们在日本的时候一般身着和服和凉鞋,当她们到达美国后会改穿西方服饰。服饰的适应也让她们煞费心思,紧身衣让她们感觉非常不适,整套衣服在身上感觉没有办法呼吸,脚全部被包裹在鞋里面,尤其是比较时尚的高筒蕾丝靴子,对于从孩童时期就穿着平坦拖鞋的女性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穿鞋感觉十分疼痛,起初并没有办法在路上行走。

  “照片新娘”分布在美国的各个州,并逐渐参与到美国社会的工作中。多数照片新娘都生活在农村地区,部分“照片新娘”与丈夫一起工作。怀俄明州的日本劳工主要从事铁路修建和挖煤运矿,犹他州的日本劳工主要从事甜菜种植,阿拉斯加三文鱼罐头工厂也有大量日本劳动力工作。部分女性与自己丈夫一道去农田耕作,城市的女性大多数是在洗衣店、澡堂、

  酒吧、超市、饭店或者是提供食物的公寓以及台球厅工作,有的成为家政工人、女裁缝和罐头食品厂的工人。由于经济窘迫,对于大多数日裔女性来说需要努力工作,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这对日裔女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照片新娘来到美国之后,她们的居住环境相对简陋,在农村地区的女性需要从井里取水来做饭、洗碗、沐浴,有时候要为一大群工人做饭,这些都是比较繁重的工作。她们住在农场木制的棚屋中,城市生活的女性往往住在比较狭窄的出租屋中。她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少有时间进行社交活动,更不用说有空闲时间了解美国文化以及其他劳工的生活。她们的经济状况迫使她们必须努力工作,在美国社会生存下去。

六、结语

据统计1900年的美国日裔儿童只有269名,而到了1910年,人数增长至4500多名,1920年的日裔儿童人数又增加到了1910年的6倍以上。⑨该数据反映出由于“照片新娘”进入美国社会,促使日本移民由旅居转向定居。日本侨民家庭逐渐稳定,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有效地缓解了日本侨民中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状况,为日裔社团的稳定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日裔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引发了美国民众和政府的关注,排日团体将矛头对准了“照片新娘”,认为“照片结婚”是一种野蛮未开化的亚洲习俗,女性在整个婚姻过程中缺失道德和爱情,同时他们宣称“照片新娘”违背了1907—1908年达成的君子协定,日本政府并没有按照规定限制劳工进入美国,只是将女性劳工伪装成照片新娘,将她们送到美国,他们认为日本政府的这一做法严重破坏了君子协定的内容。

  或许排日团体是出于对日裔人口迅速增长的恐惧才发表此番言论的,但是“照片新娘”这种婚姻形式确实存在不合情理之处,其中之一是,并非一定是婚姻双方出于本身意愿而组建的家庭,男性提供虚假信息希望获得延续后代、操持家庭的配偶,而日本女性同时也并非出于爱情,只是将婚姻作为移民海外的手段,想利用移民海外的机会在美国寻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照片婚姻”和“照片新娘”也就注定了婚姻的悲剧,发生了很多遗弃孩子、抛弃家庭的情形。

  但是不论怎样,从日本国内引入的“照片新娘”,对在美日本男性建立家庭以及日裔群体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到作用,单就这一点而言,“照片新娘”的存在意义极为重要。

  从这一层面而言,“照片新娘”研究不但可以从微观上反映日裔群体在美国的生活状况,且可以兼顾对美日关系的变化、日裔群体的发展的宏观认识,“照片新娘”出现的日本社会背景等都可以成为进一步探讨的主题,相关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注释:

  ①1907-08年美日达成君子协定,日本停止向赴美劳工发放护照的同时,允许在美劳工家属申请,这就为“照片新娘”提供了赴美途径,而1924年美国通过“排日法案”禁止日本向美移民。从而本文将1907-1924年设定为探讨“照片新娘”现象的时间。

  ②Brian Niiya,Japanese American History:An—to—z Reference from 1868 to the the presentF[M].acts on File Press,1993:36.

  ③我孫子久太郎(1865-1936年)Abiko Kyutaro,1885年移民美国,他从事商业和报纸编辑,在抗议1907年君子协定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日裔在美国社会永久定居,1899年建立《日美新闻》the nichibei shimbun,主要从事对日裔的道德教育。

  ④1899年由我孫子久太郎Abiko Kyutaro在美国建立,由San Franciscuo Japanese News和North American Daily组成,主要作用是通过发表言论来支持日裔在美国的发展,1942年由于美国拘禁日裔,被迫关闭。

  ⑤(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9.

  ⑥Ichioka,Yuji.The Issei:The world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Japanese Immigrant,1885-1924[M].The Free Press,1988:45.

  ⑦Records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1787-2004:33.

  ⑧Barbara F.Kawakami,Japanese Immigrant Clothing in Hawai'i:1885—1941[M].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56.

  ⑨Records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1787-2004:3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