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托福口语测试模式在我校口语测试体系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8859
陈彦如 张 杰 赵元元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前言

当今全球化时代下,人际交流的特点是具有横向信息的快捷需求与纵向交往人群的多样化,换句话说,人们对信息的快速传输有了更加直接获取的愿望,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流因其具有便捷性而开始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相对缓慢的文字传输,比如过去我们需要写信或发文件才能与对方取得联系交流,但目前的线上网络音视频交流就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实现交流愿望,掌控对方所要与我们分享的信息,传递彼此交流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我们的交流对象也日趋国际化,与外国友人洽谈合作共建友谊的需求比比皆是,英语的口语工具性在其中也越加凸显。

  在2007年教高厅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不难看出目标中对通过口语交流发展交际能力有着显而易见的着力强调。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对此进行有效测试便成为本文的着力点。

  然而,现实中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并非成为臆想中测试的普遍焦点,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不难发现,直到目前考试仍未有效深入到口语测试板块,尽管相关听读写译等能力的笔试部分已轮番改革了多次,但口语技能部分,由于测试者受众的广泛性以及测试条件的局限性等,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至今仍未取得全国性的有效体系模式的固定,但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这同时也给了各大高校教师一个关于有效测试英语口语技能方面的科研突破口和思考着陆点,因此借鉴现有成果,通过对比国外口语测试体系,即新托福考试,进而优化我校体系建构不妨成为笔者对此课题的一个新的尝试。

二、新托福考试的发展与口语测试部分的特点

托福考试是由美国教育测试服务机构(ETS)针对母语为非英语国家人士,为确定其入学英语语言水平所进行的一项英语水平测试。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即将出国留学于北美的应考者,但伴随全球化及中国社会对英语作为语言工具认知度的提高,如今的应考者范围已大大超过有留学意向的人员,托福考试如今更是作为一种权威,被英语学习者所高度认可的标准化测试。

  自2006年起在中国实施新托福考试(iBT),新旧考试除了有形式上和评分体系的区别外,前后测试也具有理念上的不同。新托福首先是实现了网考的概念,替代了过去传统的纸笔考试(pBT)和以计算机为依托的CBT,在解决应考者因地理劣势而汇聚有限的几个考点的同时,ETS也扩大了应考者的可容量,并针对测试内容以及分值做了相应对调整。新托福考试由四个语言技能部分组成,依次为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每一部分依次进行,独立技能满分均为30分,总分120分。此次内容革新的亮眼在口语部分,新托福考试中的口语测试共有6道题,持续时间为20分钟。前两道题为传统的熟悉话题作答,后面四道题分别为读听说和听说的有机结合。材料内容一三五题针对校园日常生活,二四六题涵盖学术性讲座题材。

  因此,即时快速反应性,各种单项语言能力的有机结合,以及真实的口语话题和多样的题目类型构成了新托福考试口语测试部分的鲜明特点。

三、新托福考试的理念体现

不同于前期老托福考试的结构主义测试体系,即对语言测试部分分解为语言部分和技能部分,新托福考试测试体系更新了驻守理念,采取了更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交际语言测试体系,正如同《(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目标中对交际能力的强调,新托福的口语测试中,通过提供类似北美大学课堂与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语料,尽现课上课下的真实交际场景,测试应考者到达北美校园后,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相关学习生活,同时也帮助更多的学习者解决了参加考试后仍然不能在英语国家真实语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等问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利用场景相结合,正是社会语言学家Hymes在1972年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时的初衷,这不仅扩展了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知,还联系实际场景强调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其后Bachman对此概念进行了完善,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为更精确更细致地对交际能力作出层次上的要求,《(200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低至高将交际能力划分为:一般要求,即为“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较高要求解释为,“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理由和描述事件,表达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更高要求即为,“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联系新托福考试口语部分的6道试题,不难看出具有口语难度逐渐提高的阶梯式发展,6道题难度递增,先是着重于描述能力,然后是讨论能力,接着还有更进一步的复述和概括能力,最后是有限制地自由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能力。新托福考试口语部分采取整体评分原则,顾名思义即为以总体质量打分,不再量化计较于语法词汇等细小错误,主要聚焦在语用方面,判断作答者是否有效地传达了所要表达的信息并完成了要求的任务,而词汇和语法只是锦上添花的一种展示加分项。这种评分标准,即对任务完成的整体性评价,也是源于对交际能力的考察与对交际语言测试体系理念的体现。

四、交际口语测试体系中我校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目前我校的口语考核通常在学期课程结束后与笔试开始前进行,采用面试的形式,共设有20个考场,每个考场由一位教师依次面对50名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由教师从备选的50道题当中随机选取2个题目给学生要求相应作答,50道题均属于本学期视听说课程中的相关话题问题。

  但根据笔者的体验与学生感受总结如下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话题作答的不够熟悉或体验不深而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或话题偏离,尽管教师不停地用目标语指引解说或制造情景力图帮助学生进入题目,但因测试节奏的紧凑性不得不放弃过多的语言信息输入;

  其次是学生在测试中发挥的不稳定性,比如有些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内向易紧张,不容易把控自己的表现,因此发挥失常,有别于平日的口语表现,但口语成绩的体现仅存在于只此一次的口语测试中,难能客观评价;

  另外,教师的评价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在测试前已清晰传达评分标准,但因标准过于细化,教师无法在前后学生进场之间的几秒钟内分别填写各个标准下的分值,因此评分容易疏于客观。

  借鉴新托福口语考试模式,遵循交际口语测试体系的理念,对比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关于口语测试体系有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是关于题目材料的熟悉性,教师可以在测试中选择材料相近的两道题目,并设置简短的能够让学生回忆到课堂所学相关内容的场景输入,结合所知以及教师给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一个话题进行真实深入与延展;

  接下来针对学生的不稳定发挥,口语测试虽然是一个以产出性目标为导向的过程,但不应局限在唯一的一次考试中,为降低学生主观负面情绪,可以将测试评估分摊在期末以及平日课堂教学中,以终结性成绩和形成性评估来结算,正如新托福考试口语测试题目的逐级增加,终结性测试中的题目可以略比形成性中的课堂活动问答深入,但话题应保持一致;

  最后是教师在口语测试中的过于主观的评价,我们可以参照新托福考试口语部分的整体性评价,根据任务的完成程度划分有完成与失败,在完成的框架中根据表现程度的不同,如词汇和语法的使用等,给予ABC三个级别的整体评估。

五、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对课堂教学与口语赛事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Bailey,1999),Hughes(1993)指出反拨作用不仅要考虑到参与者,更要覆盖到过程以及结果,简称为3P模式(participants,process,products),他认为反拨作用的最终还是要促进学习,形成积极循环状态。实施交际口语测试体系,通过其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可采取多样丰富的语言活动任务,由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评估形式组成,这不经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能够通过学生互评发现共有问题引起学习关注度,最终由师评解析固化任务表现中的优点补全其缺点,完善了课堂教学过程,并通过补全的方式检验了课堂效果。

  相对于日新月异的各种校内外应用口语赛事,我们可以通过将其认定为完善性口语评估环节,紧随课堂教学的形成性和期末的终结性测试评估,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将其视为更多一次的练习,通过完善提高自信心,将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推向更大的一个舞台。在口语赛事的过程中,教师作为间接参与者,也可以有所收获和提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