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一、引言
关于美术的起源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就这个“10多秒钟”的绘画给一个明确的定论,存在很多的变数。但是,就目前所看到的资料,绘画中的“实用功能”似乎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国画这个独特画种也是如此,但在早期的纯实用性功能之后,中国画就开始向民众审美迈进。二、中国画的背景简述
每一种艺术形态的发展均离不开背景文化的支撑,这种文化的支撑实际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对于中国绘画的形成而言,主要集中于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其中,对于后世中国画的走向有着最终影响力的理论主要集中于老庄哲学,这种多个理论体系的合力引导着中国画有序发展。在西方绘画的发展中,基本延续的就是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的这样一条线索。这种发展的模式和中国画的发展极为类似。在这种发展脉络中,所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怎么看?”和“看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中西方解决的方式各有不同。就中国画而言,早期的中国画(中国画的名称源于19世纪)讲究“应物象形”,讲究“孔雀升墩”、“日中月季”之类的“穷尽物理”。稍后,伴随着文人画思想的不断增强,以王维为代表的文人画逐渐以老庄和禅宗思想作为创作指导方针,艺术创作主流逐渐趋向了“写胸中逸气”为主,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在解放以后,延续民国时期的“革王画的命”的思潮,中国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苏联的契斯恰科夫为代表的苏派造型体系引入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文人画体系在中国开始解体,在具体绘画创作上,笔墨趣味等开始为造型服务。虽然伴随文革的结束,中国画领域开始反思,并且付诸行动,但是这种思想和趣味一直延续到了当代。
三、中国画的造型特点
就中国画创作而言,除了气韵、笔墨、格调等问题之外,一直就存在“形式”和“神似”的问题,这个问题所围绕的就是对于所描绘对象特征的把握问题。好的作品,应当是“形神兼备”,也就是谢赫“六法”中所谓既要“气韵生动”,又能“应物象形”。这种艺术的追求,既同本民族审美特性有关,也和进行艺术创作时所采用的材料有关。以纸本、绢本、麻布等作为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的绘画门类,不能回避作品依托的问题。中国画所采用的材料天然不适合进行西方绘画式的创作。结合老庄等背景文化的影响,中国画逐渐采用了一种以“画外之意”为主的诗意的创作模式,这种诗意的创作方式决定了中国画在创作中应严格控制所谓“再现”的成分。在中国画论及品评文章或者画跋中,这种体现十分强烈。谢赫在品评第一品卫协时就说:“虽不该备形似,颇得壮气,凌跨群雄,旷代绝笔。”这段话中,对于造型和意境之间的关系和取舍十分清晰——“得壮气”的重要性要超过“形似”。四、“似”与“不似”
就字面而言,所谓“似”,基本上指“形似”,所谓“不似”指形神俱有欠缺。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对于外形的控制经历了一个从“模拟”到“随心”的过程。从“写生赵昌”到“恽南田”,从“周舫”到“唐伯虎”,从“院体画”到“文人画”,大多经历了这么一个历程。从顾恺之《论画》中将形貌、神气的重要地位,到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谈“六法”,将气韵生动置于第一位,及至明代董其昌的崇南抑北,提倡士大夫画,也可以看到对描绘对象有意识加以控制的这么一个过程。但这个“似”的追求在中国整个绘画史而言,作用是巨大的,原因在于从“物质王国”进入“精神王国”是人类每一个领域的必经过程。所谓“不似”,从字面上理解,应当是批判的,加以反对的。但是如果从“不似之似”而言,实际上应当是“意象造型”的高级产物。中国画的创作,从物象转换成艺术作品,要附加个人的情思,附加材料和技法,从画面上而言,就是用笔、用墨、用色、构图等,并不是简单地再现物象。物象在经过创作的时候,必须要适应材料与技法,于是要有所取舍,这种取舍有向抽象化笔墨语言发展的趋向。因此,对于物象的调整必然要有所牺牲,最终达到符合书写意味上的抽象审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作中,对于物象的处理方式,关乎艺术家的审美趣味,不能简单以“似”或者“不似”来区分。总的来看,形象的再现必须经过艺术家本人的调整,从而使之成为艺术形象,这样的画面,才具有审美的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