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意境营造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5582
施鹏向

  (江苏省扬州国画院,江苏 扬州 225100)

一、前言

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起初的时候书画是没有区别的,因此相关人员就提出了书画同源之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国画逐渐拥有自己的特色,与文字分离开来,不同的朝代对于国画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同样的每个朝代盛行的国画类型也有着不同之处,从唐宋以来,画家在传承国画的基础之上又在不断创新,而明代的“吴门画派”则表示出我国国画的最高水平,在吴派的后期,文人山水画盛行于世,在已经上也有了更加多样的表现手法。

二、关于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

(一)关于国画艺术的气韵生动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于国画的艺术追求就是气韵,气韵又可以被叫做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即精气神,“形神兼备”是很多人对于优秀画作的称赞,其中的神就是指气韵,曾经东晋的人物画家顾恺之就将气韵成为神,而这里的气韵生动就是指画作所表达内容的活灵活现和生动活泼,同时还需要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国画对于画家本身有着很高的要求,即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花鸟以及山水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精气神。①

(二)关于国画艺术的骨法用笔

很多画家都认为国画必须要有精气神,没有气韵的画是不可以被称为画的,但是除了气韵之外,骨法用笔也是国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在人物画中骨法用笔是指人物的外形和轮廓,在其他类型的画中,就是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是国画艺术中特有的笔墨技法,做到真正的骨法用笔就是画家能够将所描绘的一切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气韵生动是指神,那么骨法用笔就可以看作是形,此两者是国画的基础。②

(三)关于国画艺术的应物象形

在我国国画艺术中,按照绘画技法可以将国画分成工笔和写意两种,其中的写意画就需要画家充分发挥自身的感知力量,从真实地世界中脱离出去,将真实地事物写意画,充分地表达其意韵,但是国画艺术中的应物象形也同样重要,应物象形主要是指画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现实中的对象和事物进行真实地描绘,在对其进行本来面貌顺应的过程中,通过技法等进行造型上的改变和创新,它要求画家一定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和依托,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又是可以进行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这是一种创作的态度。③

(四)关于国画艺术的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顾名思义是指在国画创作中画家对于色彩的应用,画家需要根据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的色彩,与此同时因为外部的环境和条件一直处于变化和发展当中,所以画家还必须要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虽然国画习惯于使用固有色,但是也能够根据具体的状况进行一些细微的变化,但是不宜进行较大的变化,这样就无法体现出国画的特色和意境。④

(五)关于国画艺术的经营位置

国画艺术的经营位置主要是指构图,无论是西方画派还是国画,对于构图都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画家需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全部画面的统筹和布局,将各种形象进行巧妙地安排,这样就可以将作品的整体效果体现出来,构图在国画中十分重要,其中国画构图主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要素。⑤

(六)关于国画艺术的传移摸写

国画艺术的传移摸写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大部分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式,例如对自然的学习和对传统的继承,在我国的众多国画作品中,很少有将所有表现技法都进行使用的,大多画家只是对于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继承和发展,对于国画艺术中的表现技法的研究和分析是,能够让大家对于国画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欣赏的方式。⑥

三、关于国画艺术的意境营造

(一)关于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

意境在我国的国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画家们作画的主要追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我国大多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的标准或者准则,在国画上也是如此,而国画的内涵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手法和技巧,将自身的思想意愿或者对自然风景的看法展示到画作中,从而形成一种高雅的氛围;另一种就是意境营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勾起欣赏着的想象,并与之对话,这样就能够使得画作进一步得到升华。

(二)关于国画艺术中的线条与意境

无论是什么画派,线条都是较为基础的一部分,在国画创作中,如果画家想要营造一种意境,就必须要能够熟练地使用和勾勒线条,这也是国画与西方现代画派的不同之处,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就能够勾勒出不同的意境,线条本身就是美的,国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与艺术要求就是线条勾勒,线条的流畅度、曲直、疏密等都可以为画家营造出一种独有的意境氛围,例如在国画中的人物画创作中,对于线条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三)关于国画艺术中的设色与意境

随着国画的不断发展,其在设色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由单一的水墨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出现了对于多种彩的应用,这给我国的国画带来了很大的创新,设色的出现能够更加清晰地表达画家的意欲,与此同时,还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让更多的人进行理解和体会,其中在国画的设色中,重彩法、淡彩法以及破彩法是主要的创作方法,设色在很多工笔画、写意画以及使用泼墨法进行绘画的画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关于国画写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写意画的特点

国画中的写意画主要是指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写意,是指绘画层面的写意,但是当前的国画在不断发展,相关人员也应该将视野放宽、放广,将这种写意容纳于广阔的文化氛围之中,让其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体现和发扬,这样就可以通过绘画艺术这一形式将画家的情感、体验、胸怀、理想等各种情感凝聚于画作上,表达画家的感性思维。在写意画的创作过程中,将内心中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每一个画家在不断追求的境界,写意画就是画家情感与技艺的汇聚和凝结。

(二)写意画的创作技巧

在画家创作写意画的过程中,大多通过对外部景物、山水的描绘,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能够让欣赏着体会到画家的感情,达到情感渲染和思想表达的效果,写意画也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型,不同的写意国画在表达情感上有着不同,当前其创作技巧和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画家们应该不断推动绘画技巧的创新,最终能够以更加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绘画的技艺价值,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艺术感染力,展现出艺术的审美性质。

(三)写意画的表现情感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人们大多不会直接表达自身的情感,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其他人物或者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大家可以从耳熟能详的唐诗或者宋词中发现这一特点,古往今来,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绘画作品,一般情况下这些作品被人们记住,大多不是因为其炉火纯青的创作技巧,而是因为其能够将自身的情感生动形象 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写意画本身就需要画家给予丰富的寓意,这样才可以达到打动人心的目标。

(四)写意画的实践性

当前,我国应该积极传承国画艺术,从其中的写意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其艺术特色还是文化背景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想要传承国画艺术便要从实践开始,写意画也具有实践性,也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这一重要思想,相关人员在进行国画艺术的创作中,应当注重传统国画艺术的品质和特性,积极继承和发扬,并且需要保证永远立足于实践,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生活,在对写意画的创作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实践的重要性,这样创作完成的画作才能够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

(五)写意画的主观性

写意画本身就是要传达所谓的“意”,因此在创作写意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写意画的已经表达,画家应当在创作之前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才是能够经久不衰的沉淀下来的具有情感张力的绘画作品,一副国画写意作品好坏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其情感张力,无论是任何时代,追求情感都是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事情。

(六)写意画的意境追求

在我国的写意画创作历史过程中,画家极为重视对意境的营造和凝练,一幅画作的完美表达就是创造出极高的意境,意是指画家在世间万事万物情感上的顿悟,而境则是指画家作画的境界,意境是客观事物在画家脑中的主观反映,画家将自身从现实世界中感悟到的情感等转移到作品当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其主观的情感,达到意境追求。

五、结语

文章将国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与意境营造作为叙述的主要内容,首先对国画的基本内涵、类型以及地位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其次针对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展开了详细地分析,其中包括国画艺术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最后将重点转移到国画艺术的意境营造上,指出了意境的内涵,然后对线条与意境、设色与意境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在增加大家对国画艺术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国画艺术的重视程度和领悟力。

  注释:

  ①莫晓捷.浅析国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意境营造[J].艺术评鉴,2017(11):50-52.

  ②田艳平.试论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J].收藏与投资,2017(01).

  ③裴薇.浅谈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

  ④霍燕霞,闫力.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04).

  ⑤高晟.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J].戏剧之家,2017(11):189-189.

  ⑥王雪梅.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评《国画艺术》[J].新闻战线,2017(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