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公共环境艺术人性化设计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9279
陈 倩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城市公共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包含情感和实景两个方面。情感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以公众的体验层次和情感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情感编码设计形成环境语言,实现人—环境之间相互交流的城市公共环境,使公众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在体验中获得情感,并唤起人们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体验就是在公众与城市公共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印象和感觉,既包括公众外在的使用行为,又包括公众内心的活动状态。人的情感内容和体验形式是复杂而多样的,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根据公众多元化的心理需求,有效地进行城市公共环境的情感编码,能够通过恰当的艺术手法表现。“感人之心,莫先乎情”,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只有从公众的情感体验出发,探求环境与人性和谐的情感要素的设计,才能满足公众的内心需求。

  城市公共环境作为刺激物存在三重角色属性的承担者、行为的场所、事件的触发媒介。这三重角色从不同的角度演绎出城市公共环境作为情感刺激物的作用,从而构成环境—环境,人—环境、人—环境—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城市公共环境作为交互的媒介唤起人的情感,促进人的交往,激励人“自我实现”的体验。作为属性的承担者人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公共环境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环境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其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城市公共环境的物质属性是精神属性的基础,物质属性对于精神属性的发挥,对于情感及精神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行为的场所毋庸置疑,城市公共环境作为行为的场所是唤起公众情感的另一要素。人们的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而特定的环境总是与特定的行为相联系,也自然包涵着特定的情感。城市公共环境作为事件的触发媒介对情感的唤起具有激励作用。

  当对人的行为研究应用于公共环境设计时,这些行为对于公共环境的影响,实际就是充当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人通过行为对公共环境产生需要公共环境又通过与人的行为关系对人的活动产生影响。而此时对于行为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人的需要、意愿、欲求、情绪、心理机制等等与公共环境的关系,通过城公共环境的形态设计来使空间更符合人的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对空间的要求,提高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舒适度、满足度和愉悦度。具体到公共环境设计时,往往要遵循人性化原则,人性化设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存在的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保护自然,就是为了使物质世界更适应人的生活和存在。

  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把人的因素放在首要位置,强调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人性化设计应用于公共环境设计时,可以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等赋予公共环境不同的属性,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从而使公共环境能够与人之间产生可以相互交流的共通点,在精神上产生共鸣,而不是简单的功能装置。

  人性化设计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为所有人设计既安全又方便的公共环境。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安全性。安全性是公共环境存在的首要前提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上功能。公共环境的安全性体现在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态既要对一般人不造成伤害,又要对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安全不构成威胁,尽量做到适合不同人的需要,达到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提高安全等级另一方面,公共环境设施在造型、色彩和材料的使用上,都不应该给使用者造成任何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2.识别性。公共环境的存在是为人服务的,这就要求其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这里的识别性,一是指公共环境设施本身容易被识别和发现。

  3.舒适性。公共环境的舒适性体现在设计对人机工程的把握设计尺度是否满足人们舒适操作的需求设计形式是否符合人们的使用心理设计原理是否与人们的操作习惯相一致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公共环境设施效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活动在公共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质量。

  4.关爱性。在设计时,不能只考虑一般人即大多数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儿童、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使用需求,在设计中引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对人性的理解和关爱,尊敬、爱护、理解、关心所有的人,并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帮助。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