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文艺家协会是继承、发扬和传播文化的主要职能部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物质和人才保障,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的主力军。本文阐述了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发所挥的作用,并提出了民间文艺家协会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作用的途径,希望为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帮助。
关键词: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用
一、前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第2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必须尽可能地发挥作用。
二、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类,不管其拥有怎样的外部与内在如何,它们的本质始终为文化。所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文艺家协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然而,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民间宣传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然少不了全体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而民间文艺家协会可以利用自身的职能,在群众中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民间文艺家协会能够以本地的艺术节、文化节、民俗活动等为契机,推出并展示那些拥有地方特色且保护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让更多的群众领略其魅力,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宣传教育作用。
(二)辅导培训作用
民间文艺家协会可以利用自身的辅导功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到辅导培训中,并且邀请相关专家对内容进行讲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人员及会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好基础。
(三)研究作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其一,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其二,动态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技能等。只有实现上述两个方面的保存才能算作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直接参与者,它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工作性质也便于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史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可更好的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变化规律,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保护。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方面均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启示着当今的科技发展。
三、民间文艺家协会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作用
(一)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意识
民间文艺家协会若想将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应该深刻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对此,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计划,制定重点保护目录。其次,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虽然近年来我国用于文化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依然无法满足文化发展的需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乃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新增项目,其开展必然少不了资金的支持。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二)积极协调好政府部门同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关系
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一方面要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维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益。在这过程中,民间文艺家协会扮演者一手托两家的角色,一家为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家为政府部门。为此,民间文艺家协会要注意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确保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益不被损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有序进行。
(三)全面提高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必然离不开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文化工作队伍。虽然当前绝大部分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逐渐打造了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队伍,但是由于该项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再加上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还远远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要求。对此,民间文艺家协会还应该组织工作人员参与系统培训,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选派工作人员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会议,加强各级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工作联动,对尚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做到不仅要主动发现,还要重视并加以保护,全面提高民间文艺家协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充分借助新技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地民间文艺家协会硬件设施也得到了一定完善,这为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播多样性、零散性、模糊性等特点,民间文艺家协会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存档、录音、摄像等现代化新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手工工艺等),很难以语言的形式保存来下,此时便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夯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形式为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而申报过程所需的文本附件、数字化资料、录音录像等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民间文艺家协会应该做好这些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发挥好网络平台作用,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具有数字化、及时化、互动化的特征,快速有效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让非遗资源第一时间近距离地走进公众。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以及QQ空间等媒介开展一些视频展演、有奖竞猜、激发公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如果只是单方面由民间文艺家协会发布关于非遗的相关信息,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者,仅仅是知道了一条新闻而已,公众如果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新媒介与民间文艺家协会互动,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还能提供新发现的“非遗”资源。这种互动既让民间文艺家协会及时掌握遗漏的非遗资源,也能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非遗保护的最新动态,做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
(六)深入校园,让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
学校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化的得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在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传承人现场手工技艺演示,“非遗”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专家与青少年学生面对面交流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热情,进一步增添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特质和气象。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面临消失。民间文艺家协会是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