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据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将推动教育模式产生巨大的变革,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为此,本文在阐述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对服装设计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促进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服装设计;要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231-02
一、引言
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大数据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形态以及社会形态,对教育领域服装设计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必须从教学改革入手,与时俱进,丰富和完善教学模式,以适应与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本文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二、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现状
第一,大学专业的增设与扩招让我们的教育变成规模化的“批量教育”。大部分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只求完成任务地遵循教学大纲来上课,学生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设计即可获得学分,而忽视了设计作品是否有创新性。一些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是新开设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或只是相近专业的教师来授课,所以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只能在摸索中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我院目前处于转型发展期,向着创新创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从当下的条件与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专业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设计与动手能力。所以,从大二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运用各种面料设计不同风格的服装,充分地认识面料的性能以及面料与人体的关系。只有自己动手做了大量的服装后,加上大四实习期对公司流程的掌握,才能实现毕业后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学院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第二,部分服装设计专业的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服装设计专业本是时尚与流行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果教材与教育理念没能及时更新,就很难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也很容易脱离企业的发展需求。况且大众审美理念不断提升,服装市场的流行日益更迭,大数据媒体时代的技术与观念也不断更新,旧的教材只能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止步不前,无法掌握最新的技术,也限制了学生的技能提升与创新思维,使其作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服装设计专业的教材应紧跟当下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要与企业的成长同步,并清楚市场和企业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及时更新教材,换旧用新、紧跟潮流,保证本专业讲授理论与市场、企业成长密切相关,构建当代服装公司所需的先进教育系统。
第三,教学理念和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无法传授实用的经验给学生。因此,专业教师要不断提升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机会到企业公司挂职学习,尽最大努力地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大数据背景下对服装设计的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的服装设计要注重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倾向,要全面解读消费者对服装的喜好程度、购买行为与能力,按照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与消费习惯确定服装面料、款式和价钱,力求以人为本;要汲取国内外优秀品牌服装精髓,紧跟时尚流行趋势,在面料造型、花纹细节、色调装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服装兼备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优点,以获得购买者的普遍认可与喜爱,并牢牢抓住消费者。
服装设计要遵循品牌经营模式,并体现品牌价值和情感认可。当代服装设计在植入品牌文化成长理念的同时,更应让消费者获取品牌的认可和热爱,提升品牌的额外价值。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实体店的销售形式已经发生改变,营销理念更看重消费者的体验和品牌形象影响力,更注重凭借包装吸引购买者目光,凭借网页设计风格和清晰明了的服装展示取得购买者的喜爱,凭借发达快捷、服务良好的物流吸引购买者。大数据背景下的服装设计还应提倡环保性,在服装设计的每个设计环节采用最新技术手段和高新科技原料,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服饰的舒适度和健康度,指引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提升服装的附加值。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第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今服装设计专业办学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深度融合与实践基地建设,侧重行业用人需求,培养方案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和管理,既增强了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又紧贴了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准职业人教育”的实施,完善了学生实训学习的管理制度,提升了高素质技术创新型人才教育的质量。
2018年起,我院服装设计专业将会与企业合作,将服装传统教学形式和服装设计工作室形式相结合办学,采取“1+2”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前一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后两年在服装工作室完成专业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学习主要是以赛带学和工作室模式相结合的创新观念教育模式,由工作室的教师带领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各类专业比赛。这种参赛形式带动了学生对专业的渴望与热情,这一模式将为专业建设积累了更多的优质教学成果,也将提高了学生的设计热情和自身综合能力,同时将为企业和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要拥有大数据理念,在认真观察当下的服装市场、企业价值链和商业生态形式后,将大数据理念具体化,使服装设计形成不断成长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服装设计人才还要掌握大数据硬件、软件、应用等技能,如款式试衣CAD系统、款式CAD系统、面料CAD系统、衣片CAD系统、放码排料CAD系统、衣片裁剪CAM系统、缝纫吊挂CAM系统等,又如运用3D打印手法来满足服装设计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满足互联网技术下定制服装的批量生产。大数据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大数据思维,使他们掌握扎实的大数据技能,有能力改变服装行业的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促进传统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多数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从教而缺乏企业的实践经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这也是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支持教师轮流不定期到公司、企业进行短期实践与产学研的深入探索,打造出专业领域的创新复合型教师。高等职业院校还应聘请本行业的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将专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结合起来,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使其知晓本专业前沿的动态和本专业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实力。
五、结语
总之,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抓住机遇,适时改革,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的具备相应创新设计能力与市场意识的技能型高级人才。大数据背景下,服装设计应该注重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倾向,遵循品牌经营模式,提倡环保性。为此,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必须要从服装设计的实际出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才能得到有效地成长和壮大,培养出高素质的服装设计人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