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要立足农村实际,不断整合文化资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具有本地特色文化为目标,逐渐让广大农民成为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的主角,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221-01
一、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文化建设并没有与经济的发展同步,部分农村甚至因为经济欠发展,历史欠账和资金缺乏导致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相对欠缺。
2.文化活动脱离群众。基本没有展现地方特色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活动,广大群众也只是观众,而没有参与其中,文化活动脱离了群众。
3.文化建设动力不足。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在一批一批建成并投入使用,但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文化活动常常为应付检查而准备,没有真正惠及百姓,更没有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一村一品”的文化特色没有形成,文化建设的推动力明显不足。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l_认识不到位。不少乡镇、村居对文化建设仍存在观望态度,以缺资金、缺人才为由,被动、消极等待上级资助或企业赞助,漠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造成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举步维艰。部分乡镇、村居干部对文化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只投入无产出,是一种经济浪费,认为文化活动无非是组织群众说说唱唱、蹦蹦跳跳,重硬件达标、轻软件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以至于出现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
2.特色不凸显。有些乡镇、村居的群众文化设施非常齐全,但文化活动无计划无方案,时有时无,也无法使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再加上一些文化活动缺少地方特色,不具备大众文化的特点,很难让当地群众接受,更无法让他们体会到健康文化生活所带来的乐趣。长此以往,当地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热情逐渐减退,导致农村群众文化生命力非常脆弱。
3.机制不健全。一方面乡镇、村居虽然设有专门负责群众文化工作的干部,但其花在群众文化发展上的精力非常有限,加上乡镇、村居本身缺少文艺工作者,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无法带动农村群众文化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乡镇、村居用于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机制没有形成或落实不到位,存在“有钱就投,没钱就不投,甚至有时还挤占上级政府下拨用于群众文化发展的经费”的现象,群众文化活动正常性开展难以保证。
三、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1.政策执行到位,为群众文化创造营造良好氛围。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制订出台符合实际、能管长远、措施明确的群众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等方面得到新加强;把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县区对乡镇、村居年终考核体系,以百分制的形式,对本年度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的乡镇、村居给予奖励;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村居为重点,以农户为主体,构建乡镇、村居、户三级联动的群众文化服务网络,着力形成符合本村文化特点、群众喜好的文化活动圈,鼓励广大群众创作文化产品;选拔一批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以及“乡贤”充实到农村群众文化管理队伍中来,加强村级文艺队伍的培养,组建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团队。
2.夯实文化阵地,为群众文化创造搭建广阔舞台。坚持把加强村级文化服務中心建设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并与村级基础设施完善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在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完善上,按照体现个性,满足群众不同需求的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在有条件的村居建设集娱乐、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田园式生态公园,通过增设文化知识元素,拓展群众文化活动新阵地,发展文化广场,实现文化惠民,让村民足不出园,就能享受集文化、休闲、旅游、参观、教育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也能在田园风光中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文化创造活动。
3.创新活动载体,为群众文化创造激活不竭动力。立足农村实际,按照“文化活动源于生活、人人都是文化人”的要求,深入挖掘,把农村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群众日常生活劳作提炼出来,举办一些全民参与、气息浓郁的群众文化展示、汇演活动,整合群众文化资源,积极搭建载体,丰富农民文化创造活动;依托道德讲堂,定期邀请当地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老辈人”讲课,给潜藏在农民群众中的通古博今的文化人提供展现的平台;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各个文艺团队引领,逐渐使广大群众从被动吸引到主动参与,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激活群众进行文化创造的热情与动力,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