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文章对群众文化的定位与意义进行了简述,进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精神建设;建设内容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213-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需要我们积极转变理念,转变职能,组织与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
一、群众文化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一)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定义
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的一种娱乐方式,这些娱乐方式有可能是个体的,也有可能是小群体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文化的追求,满足自我发展的文化需要,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而这个参与的过程需要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者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对于群众的文化教育提升,希望能够帮助群众获得完美的情操,获得有趣的审美享受,并且能够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之中,提升自己高尚的审美意趣。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是为了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教育基层人民,并且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文化教育范畴内容,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充实业余生活,培养积极心态。群众文化多数为自发性组织和开展的,而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使其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还能缓解人民在工作以及家庭带来的压力,放松身心。与此同时,群众文化的出现,还能帮助大家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朝气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在活动中接触不同的朋友,加深了解,互相鼓励成长,这样能使人民在身体上得到满足,心灵上感受愉悦。
2.传递社会正能量。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人民的自我身心修养,还能传递社会正能量。群体活动中,人们都愿意以健康友好的心态去待人接物,活动带来得良好的氛围也会传递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基層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基层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活动
载体人民群众是基层文化活动的活动载体,也是活动的主体,所有的基层群众文化都是以人民群众为重要的展开基点,在娱乐形式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相对于专业的文化而言,虽然它的服务主体是群众,由群众自己创作之后快乐的参与,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可能没有非常高的专业化程度,但是却可以非常行之有效的表达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并且,人民基层群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了人类劳动和生产的全过程,最能够反映出人们的劳动和经济水平的变化,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对于当地区域的人民群众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紧密联系社会各界资源的支持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来组织,所有的群众文体活动可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比如说运动和文体器材,表演的场地和一些基本的培训经费,而文化部门尤其是一些基本文化部门,由于平时的经济发展态势比较弱势,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活动,因此,各个文体服务中心必须要争取当地的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慈善力量的合作,争取慈善基金的协助,调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加大对于财政投入和慈善投入的吸纳度,从而可以借助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开展有意义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大型的展演,扩大影响力,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能够在更和谐和美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之内生活。
(三)激发普通群众创造活力
文化只有与人民群众密切关联,才会又创造力和生命力。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激发普通群众的创造性活力需注意几点,(1)强化对人民群众的引领,对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弘扬,特别需注意对人民群众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其正确的政治方向;(2)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指导,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以及对民间文化的艺术人才队伍进行不断壮大;(3)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扶持,对群众的原创力表示尊重与保护,以此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热情。
三、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始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关键。因此无论当下新形势是何种的状态,我们都应该在这发展环境下注重群众文化的建设,从而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活动开展的效果,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