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下,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事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推广到了城镇街道,惠及到了千家万户,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普及,健康发展,好似中华百花园中的朵朵小花盛开怒放,争艳斗芳。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精神文明
一、具备了文化领域的网络功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及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号角吹遍了祖国大地,激荡着城镇社区。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经济搞活了,机制灵活了,言论自由了,思想也更解放了,基层文化出现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活力,基层群众看到了许多过去看不到的事物,想到了许多过去不曾想过的东西,干起了许多过去不敢干的事情,新鲜的空气给古老的东方巨人带来的生机,同时苍蝇和蚊子随之也夹杂进来妄想有所作为,蠢蠢欲动。如何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分清黑白,理顺思路,我们的思想领域一时面临着挑战,而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更应充分利用其面广量大的文化网络,以十八大精神为理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艺导向,用科学知识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党的方针、政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健康的思想、信念传达给基层百姓,传送到千家万户。
二、充当着群文战线的尖兵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千头万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更是群文战线上的排头兵、先锋队,充当着尖兵作用。她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思想,相信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自身防御性和抗抵力,使一切不良倾向无任何可乘之机。
眼下,我们的群文工作有着许多困难和不足,财政压缩,机构精简,人员不足,场地缺乏,是“等、靠、要”、“望天收”?还是自加压力,迎难而上?答案是明确的:我们必须选择后者!基层文化中心没有专用办公地点,我们就和其他科室拼挤在一块办公。基层文化中心缺少资金来源,我们就集思广益、自筹款项,办些三产,搞些经营,拉些赞助,集少成多、增收节支。驻区的厂矿、学校、部队成了我们的友邦近邻;公园里、广场上随外可见基层群文队伍的身影。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不断,展现出基层文化人的实力和成绩。虽然在政府的序列中,我们是最不起眼的、甚至是没有纳编的“公务员”,但在基层百姓的心目中,在基层文化工作的舞台上,我们却是最受欢迎的党的政策宣传员,是最质朴、最热心、最接地气的“编外”业余演员。小小基层文化中心取得了某些机关所难以完成的业绩,替代了某些公文所难于达到的功效,填补了某些物质所遗留下来的缺憾。
三、担负起精神文明的前哨重任
如何把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精神文明的前哨阵地,用健康、高尚的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和扭转过去较低层次的“扭秧歌、踩高跷、票友聚聚吹打敲”等“下篱笆人”局面,真正做到“阳春白雪”上档次,多出精品创效益,这也是新时期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首先,应该利用自身优势,狠抓团队建设。在驻区大单位及各社委会的离退休人员中,重点物色、有意培养一些有文艺特长及业余爱好的能人骨干,有计划、有目的地请专业老师常年定期加以辅导、训练,以便做到平时有队伍、日常有服务、随时有节目,一旦有需要即可参加演出活动的“三有”文化站。
其次,可以采用“借鸡下蛋”,促进艺术创作。创作是艺术生产之本,好的作品能起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广大业余的创作队伍,都有大批的爱好写作人才,要充分调动和利用这部分创作力量,结合新鲜事,颂扬新风貌,把群众性、娱乐性、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要努力把基层文化队伍扩充大,把基层文艺人才凝聚齐,把基层文化结构梯次化,把基层文艺档次提升高,从而真正做到唱者有其歌,跳者有其舞,听者有其乐,看者有其趣。
再者,只有大投入,才有大回报。常言说:文化唱戏,经济搭台,艺术生产也是需要经济投入的,这样才能产生好的社会效益,才能取得大的回报和收获。过去那种“层次低,投入少,小打小闹凑热闹”的自发性群众娱乐活动,是不会有大的效应和回报的,也产生不了长久性或震撼力,只会昙花一现、搞完就算,自娱自乐,自生自灭。
新时期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走公共文化發展之路,增强自身的底气和实力,才有可能迎接更大的考验,起到更大的作用,取得更久的发展。
“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每个群文人寄予的厚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