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现代,色彩自身应有的面貌在经过西方色彩艺术家的全力揭示后,渐渐清晰的展示出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显现出个性的全面色彩本质。当中西各民族都有一批走在时代前沿的大批色彩艺术家时,过去色彩艺术所展示出的各民族的色彩区域性,便渐渐退居次要的位置,这恰好证明了时代特征的色彩主流逐步让渡给了个性色彩本质的全面显现。
关键词:色彩本质;色彩个性;融合;超越
一、色彩本质的全面实现
20世纪,被艺术理论家称之为“色彩的时代”。以民族区域性为主流的色彩观念,已经被更能代表时代色彩特征的个性色彩本质所替代。现代色彩所反映的是人类发展至今的全部色彩本质的丰富性。当代的色彩本质丰富性包容了过去时代的民族色彩区域性。当西方近现代色彩艺术家们通过研究证明了色彩本质的普遍性时,人类对于过去几千年来色彩神秘性的认识,就从只关注色彩的外在表现,发展到开始认识自身的色彩本质。归根结底,西方人对现代色彩的认知不外乎以下两种主要因素,其一是光,这一外在因素对色彩的影响,其二则是内在因素即人自身对色彩的本质性反应。当现代人的传统色彩观念被完全解放的时候,那么潜藏于每个人自身的色彩本质,便会以独特的色彩形式闪现出当代色彩本质的光辉。
近现代对色彩的使用,往往在色彩理性上更符合于人的内在本质需要。比如在我国,喜庆节日披红挂绿等,现代色彩象征变成了某种反应色彩本质需要的特殊符号。这种符号性使色彩成为当今世界共通的以视觉为主要影响力的交流纽带。比如,西方基督教不再仅仅认为黄色是背叛的颜色,这是因为黄色单纯作为一种颜色并不具备背叛的特性,背叛禁忌是区域性的社会观念给它的。而在当代中国,我们在认识了黄色的特性之后,仅用明度不同的黄色,即可能创造出自性的色彩形式。
从约翰内斯·伊顿研究我们得出:在我们过去时代的纪念碑上,可以找到已消失的民族感情倾向。比如:古埃及人和希腊人喜欢不同色彩的图案;而欧洲北部的民族比南部的民族更喜爱光的表现。这些仅是区域性的色彩倾向,而近现代中西色彩融合反映的则是中西方人跨越区域、种族、文化的共同本质需要。凡·高在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地区之后,在日记里说他的感觉就如日本人的感觉那样。他其实是从东方人的视角,发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色彩风格。当一批又一批西方近现代油画大师作品在北京展出之后,随之在中国出现的近似西方画家色彩感知的绘画色彩形式充分证明中西色彩融合的速度之快。
几百年来,人类社会或集体之间的各种冲突从未间断过。但是每次冲突之后总会出现不同种族之间更进一步的互相了解,即冲突促进了融合。汉唐时期,中国传统色彩主动吸收了西来的紫色、蓝色和白色,由此渐渐形成了自己宏伟的古代色彩成就。至近现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导致我们失去了发展现代性色彩认知的先机。但是,这种区域性的落后的色彩认知在西方列强的强势扩张下终于被打破。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融合了西方人对现代色彩发现的全面认识,逐步缩短了与西方色彩科学和色彩艺术的差距。色彩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见证者,它不断地在冲突事例中趋向更新的境界。20世纪开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东西方人可以进行更加直接的、快速的交流。“色彩艺术也会随着中西各民族色彩艺术家的普遍自觉,以色彩个性显示全面色彩本质,将用时代色彩的普遍性降低过去时代那种低度自觉的种族之间的色彩差异和由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但主流是进一步更全面更深入的融合。“而在全面的融合中,被色彩个性显示的色彩本质共通性会逐渐替代民族和地区色彩之间的差异。
在当代,中西色彩的融合使世界各民族的色彩本质趋向全面丰富。这就必然会导致民族色彩的区域性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然而在各民族色彩趋向融合之后,会不会使色彩变得过于一致而变得没有特色,对于未来的色彩发展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一方面,色彩仍然会因为环境因素的基本需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另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色彩本质解放,必然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更加具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色彩形式。所以色彩本质的发展趋势是色彩形式多样性,因此,中西色彩不会因当代色彩融合而变得单调乏味,而应当是在相互吸收借鉴中呈现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二、中西方色彩艺术之超越
伊顿认为研究色彩有三种不同的著眼点,即结构的、表现的和印象的。他认为:“缺乏视觉的和没有感人的象征主义只会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情感力量的视觉印象效果只能是平凡的、模仿的自然主义;而缺乏结构的象征内容或视觉力量的情感效果也只能局限于表面的感情表现……”伊顿认识的三种色彩着眼点,即色彩感觉、感情和想象在各种色彩形式中的互相联系。对当代色彩艺术家而言,要想用色彩自由地表现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首先必须超越自身色彩感知中的内在矛盾;其次还要超越色彩个性与当代色彩普遍性之间的冲突。即使是那些非常聪明的现代艺术家也难以真正全部掌握人类色彩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大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在于他们不断发现外在色彩因素的同时,更注重不断发现属于自己的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
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当代东西方艺术家面临着在更广阔的未知色彩领域的继续发现。然而,前人的某种色彩发现成果往往会让我们感觉稀松平常。却不知真正让我们探索未知色彩时,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发现未知的色彩感知的不容易。中西色彩在几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性质转化,比如原始人通过涂画自身和染饰物,这种用颜料再现一种外在的物质感觉,即用色彩表现感情形式。
直到现代人用光表现色彩本质上的丰富性,都是在特定时期由那个时代最敏锐的人的感知产生的色彩发现。因此,未来的色彩形式肯定还要发生质的变化,但是现在已存在的色彩本质是未来一切色彩变革的基础。未来的色彩形式归根结底要随着时代反映人的色彩本质的全面丰富性。
如果说现代中西艺术家以色彩个性彰显出人类色彩本质的丰富性,那么未来的中西色彩超越,必然是在现在已存的色彩本质之上的超越。当代艺术家一方面通过绘画展示出人对色彩全面性的充分发现,另一方面,又用光色造型艺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色彩表现力更加自由地展示出来。在通往未来色彩发现的过程中,中西艺术家只有实现对人类发展至今的全面色彩本质真正的占有,才能使个性色彩超越现有的色彩普遍性。然而,由于在中西方某种文化环境下生长起来的那些艺术家,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在幼时经过耳濡目染已经形成某种色彩定势,所以对某些民族艺术家而言,要想超越现有的色彩境界将面临不同的困难。
未来的中国画家,如果停留在过去对水墨画的意象色彩品味中而固步自封,那么,画家的一生仍然会被局限在中国传统色彩感知的狭小圈子里。尽管,有些现代中国画家的确在墨色里体验和品味到极端的审美特性,但他们还是难免在墨色的极端表现中失去现代人应具有的更丰富的色彩本质表现。
当我们打开国门,西方人对色彩的研究传入我国后,许多聪敏的画家很快地便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色彩表现形式,通过模仿一些西方色彩大师的表面风格提高自己的色彩感知。短期之内,他们的作品色彩的确发生近似某一家的风格变化。但是这种短时色彩效应毕竟是表面的、肤浅的,而它带来的致命的副作用会使这样做的人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而不自知,误把别人的色彩感知结果当成了自己的色彩本质,从而导致自己风格个性的缺失。如果此风大增,必然导致中国未来的色彩艺术会始终随着西方色彩语言变化而变化,中国色彩艺术家的个性色彩感觉、色彩感情和色彩想象也不会得到当代性的彻底解放。
三、结语
中西方当代色彩艺术家,面临着更深入更广泛的未来色彩发现。他们需要在传统和现当代色彩发现的基础上,推进对色彩本质更深入的认识和实现更精到的色彩形式。包括西方色彩艺术家在内,实现真正意义的当代色彩感知突破,需要更全面占有东西方人共同创造的色彩本质丰富性。非此,便不会有新的色彩本质发现的活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