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与技术难点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693
王序

  摘要:正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生涯与钢琴更新换代的时代叠合在一起,因此,他的钢琴音乐创作既继承了其前辈作曲家的写作手法,又在音乐语汇和曲式结构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莫扎特的作品中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任何乐章在他的创作下都是一个高度完美、结构紧密的整体。有评论家说,莫扎特的音乐没有繁杂的配器,也没有唐突的展开,一切都恰如其分、无可挑剔。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技术难点

  一、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钢琴奏鸣曲代表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莫扎特。在这些作品中,他很少追求激情表现或炫技因素,而是忠实于更为亲切和家庭式的奏鸣曲。欣赏这些奏鸣曲,必须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莫扎特创作奏鸣曲的最早尝试是七岁时写的一组作品,此后,1774年到1775年莫扎特写了六首奏鸣曲,它们虽还不能完全代表成熟和讲究的莫扎特,但巳经显露出走向后期作品的一些雏形。莫扎特在1777年于奥斯伯格的一场音乐会中即兴演奏了《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三乐章,中间是另外一个慢乐章。莫扎特在数日后的一封书信中写道:”我演奏了一首极其漂亮动人的奏鸣曲,是突然在头脑中涌现的,最后的回旋曲充满喧闹和声音。u通過巴黎的游历,莫扎特发现了许多新的钢琴语言的表达方法,他创作了具有很明显古典味道的《F大调钢琴奏鸣曲》。其华丽的终曲有着戏剧性和抒情性的鲜明对比,仿佛在宣告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C小调奏鸣曲》或许是莫扎特在钢琴奏鸣曲作品中最宏大的一首,这首奏鸣曲呈现出主题的对比和不停止的挣扎,在它华丽的外表后面,有着莫扎特其他奏鸣曲中找不到的严肃场面。整首乐曲充满着深刻的痛苦,在音乐语言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

  由于沃尔夫冈最初声名鹊起是由于弹奏拨弦古钢琴,因而,这一时期的键盘奏鸣曲没有保存下来就尤为遗憾了。然而,《伦敦曲集》确实使我们对沃尔夫冈的键盘演奏技艺有了很好的认识,而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本集子里似乎没有一首完整的作品或是草稿在后来得到运用。

  两套为独奏键盘乐器而作的《荷兰主题变奏曲》(K.24和K.25,大约于1766年3月7日之前在荷兰写成)对演奏者的要求不如对同时期的带伴奏的奏鸣曲那样高。然而,它们也有某些有趣之处,一方面,莫扎特像他经常在后来的变奏曲中所作的那样,用一个柔板变奏作为每一组的结束;但在另一方面,这两组变奏曲都从头到尾保留了相同的节拍一一这是莫扎特在其后的实践中所避免的。

  两首为钢琴二重奏而作的奏鸣曲K.19d(1765)和K.123a(1772)更为有趣。我们知道克里斯蒂安·巴赫和沃尔夫冈做过即兴的二重奏表演,当时小孩子坐在大人的膝上;我们还知道莱奥波德曾夸耀说,沃尔夫冈在伦敦写下了第一首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并且他还补充道:“此前没有人写过一首四手联弹的作品。”K.19d确实像我们预料的那样,开始时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联弹的形式,他们一个演奏,另一个模仿,但是这很快就变为一个主旋律和伴奏的状态了。后一首奏鸣曲令人吃惊地进展甚微,尽管稍后正是莫扎特本人确立了这一室内乐体裁的特质。

  他最初出版的作品是两首带可自由选择小提琴声部(0p—tional violin)的拨弦古钢琴奏鸣曲(K.6和K.7),在1764年从早年的作品中整理而成,题献给法国的维克多丽公主。这两首作品最初是为独奏键盘乐器而作的,可供选择的小提琴声部是为了适合当时流行的巴黎趣味而增添的。在这些“集腋式“(thro wing together)的奏鸣曲中,K.6由四个乐章组成,即“快乐章/慢乐章/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快乐章”而K.7则采用当时通行的快乐章/慢乐章/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的维也纳模式。K.7的慢乐章是后来被提到的“如梦的行板“中的第一个范例。这个乐章的织体中间是一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筏三连音进行,下方是低音伴奏,上方是二连音的歌唱性主题组成。从分层式的形态上看,它让人想起朔贝尔特惯用的某种作曲技巧并显示出后者的影响。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朔贝尔特在巴黎以成对的形式出版这些作品,而不是像别处通行的那样以三首或六首为单位。

  还有两首奏鸣曲(K.8和K.9)紧随其后,题献给一位特塞伯爵夫人。在这第二首中似乎可以看出某种相对于之前奏鸣曲的风格进展,这不仅体现在其第一乐章的结构上对类似于假再现手法的有效运用,或是其绵密而流动的低音线条,而尤为突出的是其织体的多变性。

  这两部在巴黎出版的集子以Op.1和Op.2的名义印行。接踵而至的是op.3,这是一套带小提琴和大提琴伴奏的六首奏鸣曲,出版于伦敦,题献给夏洛特王后。从其中三首都是两乐章的情形或许得以窥见克里斯蒂安,巴赫的影响。伴奏的小提琴声部按照典型的手法填充在乐句的结尾处,成为联结键盘声部不同旋律素材的桥梁;而大提琴声部忠实执行着通奏低音的职能:有时重复键盘的低音线条,有时对之进行简化。

  在莫扎特一家访问荷兰期间,沃尔夫冈创作了另一套带伴奏的奏鸣曲(K.26-31),其中只有K.26是三乐章,其余都是两乐章的形式。较之于更早的作品,它们显示出更为发展的旋律感以及在小提琴和键盘乐器之间更好的平衡性。

  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技术难点

  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天资最聪颖的作曲家之一。艺术上的迅速成熟使他在短短的35年生涯中创作出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作品。他所涉及的音乐领域也十分广泛。莫扎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以创作的速度快著称。莫扎特总共创作了钢琴奏鸣曲有19首,这些钢琴奏鸣曲属于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在他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莫扎特的音乐柔和和细腻、优雅,他的奏鸣曲主题大都赋予歌唱性,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并深切寄托着作者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感受。如何掌握莫扎特奏鸣曲的纯正风格是每一位专业演奏者面临的问题。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是他的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从技术上讲,演奏它们并不难,但是要真正表现莫扎特的音乐就必须从更深的层析去挖掘它的内在含义,不仅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绪,通过对速度、节奏、力度的掌控以及踏板的运用,同时正确地发音和触键更是体现莫扎特音乐风格的重要部分。要演奏好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先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尤为重要。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对“钢琴奏鸣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贡献。其中在莫扎特的奏鸣曲中,最初以完整形态留下的作品群,是莫扎特受到意大利、维也纳与法国的影响,在钢琴奏鸣曲中尝试多种多样表现法的新曲种。从钢琴的发展历史来看,莫扎特所使用的键盘数量还比较少,然而就在这有限的范围内,他也能够将音色调配得如此精彩,并十分难得地透出少有的纯真之美。莫扎特不仅具有非凡的音乐平衡能力,还把声乐艺术的抒情性注入器乐演奏形式中。

  关于这一点,有人说,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是教会了乐器如何歌唱。莫扎特是音乐奇葩,他身上所蕴藏的灵感仿佛是上帝的礼物,天籁声响借着这位永远的音乐家,为后世谱下了动人乐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