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艺术类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其个性更加鲜明,受到社会环境、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的影响,对其开展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化解路径,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困难;化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256-01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物质需求在获得满足的同時,其精神需求更加迫切。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人才,其承担着传承民族艺术的重要使命,但是当前,受到社会环境、不良思想以及错误观念的影响,艺术生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存在缺失的情况,而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其开展思政教育,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
1.缺乏理性教育。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不满足现状、自信、勇于创新、不盲从以及爱思考等特点,其个性更加张扬,在生活中情感丰富、性格鲜明,但是对问题缺乏理性思考,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但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没有结合当代艺术生的特点,依然采用说教式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中严重缺乏理性教育,导致艺术生对思政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存在抵触心理。
2.缺乏多元教育。当前,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持续深入,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国,对艺术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思政教育中,教师没有结合时代发展,既然坚持一元化思想教育,导致艺术生在多元文化面前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知,在选择文化内容以及辨别文化行为方面显得茫然无措。
3.缺乏渗透教育。当前思政教育依然以课堂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缺乏创新和改革,没有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艺术生的生活和专业学习中,也没有利用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以及网络教学等形式进行渗透。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困难的化解路径
1.加强价值导向。新时期下,思政教育需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以价值导向为核心,对教育方式、形式、载体以及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开展思政教育,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旋律,遵循德育为先的原则,对艺术生开展正面教育和舆论引导,以先进而文化武装艺术生的思想;其次,要以爱国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将思政教育与民族教育、爱国教育有机融合, 培养艺术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最后,以道德价值观为导向,帮助艺术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引导艺术生全面发展。德才并进,在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努力成为一名开拓进取、知识丰富、意志顽强、品德高尚、信念坚定以及理想远大的新时期艺术人才。
2.开展心理疏导。高校思政教育要注重对艺术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其积极向上、理性平和以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在开展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思政教师需要做好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工作,针对艺术生情绪化以及感性化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和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促使艺术生学会理性判断,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个人与他人、社会与个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教师要引导艺术生学会尊重他人,掌握与人合作和交流的意义,加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促使艺术生素质与技能、行为与思想、身体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对艺术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关注,建立以及完善心理咨询体系,通过加大资金以及人力投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制度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
3.给予人文关怀。思政教育要给予艺术生以人文关怀,尤其要注重对其精神需求和生活给予关注,在尊重艺术生人格的同时,相信其创造性和能动性。首先,思政教育要关注当代艺术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其正确的看待社会、他人和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荣誉、挫折和困难;其次,思政教育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教育激发艺术生的创造性,结合学生个性开展因材施教;最后,思政教师要扮演艺术生的朋友、家长以及导师,以亲切和平等的姿态信任、爱护、关心以及理解艺术生,通过平等的交流促使艺术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发挥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特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艺术生专业能力与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杰,温雪仪.从历史角度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式教育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9).
[2]郭丽婉.“95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调查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