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1524
高洁++赵雨晨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逐渐步入相关学者视线以来,先后经历了非盈利保护扶持、人文生态整体保护等实践模式,但始终未达到非遗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需求。而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之地,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科研力量,且以高校“人”为本的基础理念与非遗落脚于“人”上这一传承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故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定能使双方达成共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253-01

  一、绪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凝聚着我国民族智慧与精神,是华夏文化的精髓,有效保护与传承我国非遗文化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维系国家文化安全、保持社会进步稳定起着重要的精神保障作用。①早在2003年,我国便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但收效甚微。自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我国学者才逐步注目于非遗相关问题。而2011年2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终于“标志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历史时期②”,也造就了“非遗”热潮。到了现在,非遗保护手段虽层出不穷、传承思路不断却难以继续吸引大众目光。

  二、非遗“活态”的传承需求

  保护非遗的目的在于发展,而非遗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如此往复方为良性循环。就目前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来看,非遗集中区域正努力探索新的发展形式,例如“生产作坊加传习所再结合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非盈利保护扶持模式以及“工厂加博物馆加传习所加文化观光旅游线”的人文生态整体保护等实践模式③,望能恢复非遗的自身循环性发展动力,使其生命活力得到延续,而就目前来看,非盈利性保护扶持模式多止步于自保阶段,对于恢复非遗盛况及进一步发展这一蓝图来说尚有差距。所以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来说,仅仅做到弘扬、展示是不够的,在注重保护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享用”,“享用这种遗产的特殊方面的习俗做法予以尊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促进对它的利用④”。且从非遗自身属性来看,其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其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建立于活态传承基础上,其后才是静态的资料保护性留存等相关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绝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⑤”。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有以教育行业这种功利性较弱的活态传承方式为依托,才能使其精神内涵得到完整而纯粹的留存。且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之地,在对于人的培养这一基础上与非遗保护与传承落脚在“人”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育人功能在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保护意识与传承上发挥作用。故高校于非遗保护与传承进程中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与作用,为传承与保存非遗精神与内涵之最佳途径。

  三、厚土沃壤的高校资源

  如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发展更加全面,因此艺术类课程种类的扩充成为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也明确指出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艺术教育摆上应有998的位置⑥”。同时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艺的教育,它的核心还是美育。它不仅能丰沛人的心灵世界,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还能提升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艺术教育是美育最基本、最有效、也最具可操作性的方面。⑦”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⑧”如今我国教育注重艺术类教育,也是对艺术教育寄予了更高的目标。例如我国部分高校艺术中的舞蹈类教育,其教课内容虽多以民族性舞蹈、芭蕾、拉丁等具有专业代表性的教材为主,但所教内容多老生常谈、少有新意。而“每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有属于该民族的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鲜活生动的、易学易记的、便于操作的活态文化遗产和资源可以构成生动易学的学校教学课程内容,在帮助教学体制和内容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有益和重要的。⑨”故将非遗中优秀的舞蹈和艺术内容引入校园,将对高校艺术类教育课程体系起到补充和丰富。

  四、高校与非遗如何互补、共赢

  1.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活动的长久展开需依托于合理的教学课程。故实现非遗教学目标,构建全面、合理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是必要的。非遗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从两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形成较为专业的非遺课程脉络,将非遗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课、课外选修课、通识课或专业实践课等,以全面的课程面来保证教学。若要建立专业学科,就需依托于独立而具有专业性的学科教材。因此,在必要时应组织相关专家,收集并整理大量民间非遗资料,针对不同非遗的自身属性与已有的传承特点,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构建最优书本教学体系。二是在不影响主流课程传统结构、目的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宣传等方式,将非遗相关信息渗透进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主流课程中穿插地展现非遗文化内容、事件,以一一本书、一堂课、一次实践的方式将非遗的魅力展现于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非遗相关内容不断向更广的面进行扩散传播。

  2.合理的师资团队建设。若要在高园内培养社会需要的非遗传承人才,那么在非遗融入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非遗内涵丰富,学习起来并不容易,故师资团队的建设应为专职与兼职、专任与兼任相结合的方式。即一方面要培养高校的在编在岗专职教师,参与到非遗教育传承活动中,另一方面也需外聘部分深知非遗内涵、有着更加全面了解的非遗 “传承人” 作为兼职学者进行参与。就高校专职教师团队来看,又可分为专任与兼任。所谓专任教师即是以非遗教学为专业的教师,而兼任教师就是并不是以非遗为本职的教师,只是在他们其他的专业教学中渗透非遗相关的信息或者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以引导的方式拉入非遗传承体系之中。这样,通过这种较为立体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方式,必将于高校中形成良好的非遗传承风气。

  3.先进的非遗研究支撑。无论是从非遗自身传承来说,亦或是从保护民间文化的角度来谈,其保护的技术与方法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懈的学术探究进行长久支撑。“理论的滞后,会严重地制约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科学性和工作的开展。”高校作为未来人才之聚集地,应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系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提升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与高度,而非遗也会为高校的科研项目提供丰富的课题资源。若针对非遗教学中涉及的专业问题与现实问题找寻项目选题,并在选题上充分考虑到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联系,那么科研成果就能成为部分教学题材,而教学中所产生的部分问题也能推动科研的进一步展开。故将非遗切入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之中,定能使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张小平等.当前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②于浩.中国“重装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人大,2011(05):53-54.

  ③邱春林.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自我造血”[N].中国文化报,2012-

  02-21.

  ④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204.

  ⑤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10.

  ⑥张道森.公共美术教育论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34.

  ⑦杜卫.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评审.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⑧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主编.中国学校文化年鉴 2012[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41.

  ⑨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9-10.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