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当前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展开了探讨,给出了相应有效的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5-0189-01
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搞好基层群众文化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并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有着极大帮助。基于此,本文就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快速,文化阵地越来越广, 文化活动越办越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缺乏观念
近年来, 群众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各级政府也开始重视它的建设, 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并没有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位置,思想陈旧,形式相对老套,跟不上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文化理念。加之一些文化馆对不能借学习名号组织外出变相旅游的实施,就一刀切很少提供观摩学习机会,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之间的交流,因此,政府应积极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提供更多更前沿的学习机会,这样,基层文化人才能真正引领群众文化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人才匮乏
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但当前人才匮乏问题依然较为严重,直接制约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现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较弱,队伍严重老化;二是缺少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人才,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条件落后,根本留不住人才。
(三)文化基础设施陈旧
虽然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各地也对文化基础设施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但仍跟不上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经济投入不够,导致一些文化设施硬件设备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很多活动设施也失去了吸引力,甚至一些场地闲置。因此,政府应加大各文化部门的基础设施投入,让政府的这些文化阵地真正的能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非遗保护传承施重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原生环境。例如,灰塑,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艺瑰宝。花都作为广州“灰塑”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区域,是“灰塑”文化唯一的传承地,具有鲜明地域性的文化传承价值。对于如何让百姓分享这些文化瑰宝、延续其生命力?我们探索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办法。比如不断深化整体性、传承性、抢救性、生产性、立法性、传播性和数字化等保护发展方式;创新管理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示范基地;在旅游景区景点和传统村落发掘优势文化、特色文化;逐步培育成精品文化品牌文化,促使更多地域性文化标志上升为州内外文化品牌;以科学、合理、可持续性的产业化转型为导向,不断推出非遗旅游精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使地区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在多领域、多层面得以充分展现;全面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民、育民、安民、惠民、富民的文化民生工程,等等。比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项目展览,旨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做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人才是关键。只有建立一支知识硬、素质高、能力强的群众文化队伍,才能更好地将文化发展成果惠泽于民,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做好对现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当前,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为杜绝借学习名号组织外出变相旅游,对单位提供的观摩学习机会少之又少,这样,大家禁锢在自己的小地方,见识少了、学习少了,自然影响到工作设置和活动策划开展。因此,相关文化单位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建设中必须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或邀请群文方面的专家、学者授课,或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进修,进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平时也要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相关文化单位应严把人员入口关,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纳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对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考核,以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当地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民间艺人的龙头作用,鼓励他们组建各类业务艺术团,以增加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壮大基层群众文化队伍。
(三)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馆应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确立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并明确服务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部门的保障责任。同时,还要建实施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便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具体指标,及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整合现有文化设施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建文化兴趣小组,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从而让社区居民全面享受了社区文化发展成果。
(四)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群众参与的重要载体。近两年,通过举办歌唱大赛、风筝大赛、民间画写生等活动,这些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形成了基层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还有广场舞、秧歌队、健身操各种体育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endprint
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既让群众感受到了社区文化的直观印象,又让群众切实获得了社区文化的实惠。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要着力打造群众听得懂、看得明、喜闻乐见的作品,组织开展好群众性的系列民俗活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文化印记和风俗特点,因此,要注重发掘本土化的典型、塑造本土化的作品、开展本土化的特色活动,把群众利益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激活群众文化建设一池活水。
(五)广泛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
为创建文明镇村,提高广大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关文化部门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实现镇(街)综合文化站100%达到省级站标准,深入实施了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并开展了一系列百姓健康舞、童声合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政府相关部门还加大了文化投入,设立了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力争打造城村镇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凝聚人心,文化构建和谐,文化衍生文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始终将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摆在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四个一”文化惠民活动,坚持送戏、送书、送电影、送演出到镇到村到一线,让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让更多群众大饱眼福。
从政府组织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到接地气的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从源源不断的艺术精品创作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城镇文化事业建设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丰硕。要全面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求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要以基层社区综合文化活动阵地为支点,以切实服务社区群众为标准,以公民真正享有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为目的,整合市、区、县公共文化服务优秀资源和社会力量,向社区纵向联动深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积极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設工作的开展,从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文霞.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大众文艺,2013(17).
[2]张成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J].魅力中国,2014(14).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