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融会贯通,以生为本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401
朱彩霞

  摘 要:复习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师要放眼全局,在复习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整体把握的意识。复习课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身参加语用实践。复习是为了巩固,更是为了提升。教师要当一个启发者。“学而不思则罔”,唯有思考才能拓展延伸,语文学习之路才会越走越远。

  关键词:复习课;整体入手;以生为主;启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236-01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复习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是一种整合,需要教师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如大厨烹饪菜肴一般:有的老师精挑细选,耐心调制,烧出来的“菜”品相一流,食者未有不为之垂涎,浅尝之,便回味无穷,顿觉此生足矣;有的老师则把原材料胡乱拼凑,一股脑儿全端上了桌,让人望而却步,不敢近前。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状况,大抵是教师对于复习的意义不甚明了。复习即“温故”,千年之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复习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回顾,更是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萌发的源泉。复习如此重要,提高复习课效率势在必行。

  一、整体入手,融会贯通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有一个全局的意识。语文学习的目的是逐步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会灵活使用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在复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我先问学生这个单元有几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围绕哪一个主题展开的?学生立马想到这一个单元都是和读书有关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让学生有一个单元的意识。我再次发问,这册书上还有和读书有关的文章吗?学生仔细翻阅书本,争相说出他们找到的答案。这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有个整本书的概念。我三次发问,你们之前有学过跟读书有关的文章吗?机智的学生立马想到了《精读与略读》《读书莫放“拦路虎”》等。我趁热打铁,提高难度:《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我们之前还接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说勤奋》和《谈礼貌》。我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而让学生观察说理文的写作特点。通过反复学习思索,学生对说理文这一文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语文的学习不是单个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它是一种融合,其目的旨在激发学生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了解,逐步提高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以生为主,各谈所得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3篇文章,分别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萨的天空》,这三篇文章全是写景的,语言优美,结构清晰。在复习这一单元时,我先问学生,通过学习,你最喜欢本单元哪些词语?有的学生说最喜欢《北大荒的秋天》一文里的“银灰”“橘黄”“血红”等词,因为这些词很有特点,“银灰”就是像银子一样的灰,非常地形象。其他同学表示赞成,并补充了“奶白”“土黄”“草绿”等词。有的学生说喜欢《拉萨的天空》一文里的“蓝晶晶”一词,词语结构很特别,继而补充了“金灿灿”“红彤彤”等词。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已全面复习了本单元的词语。我再问学生,这一单元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有的学生喜欢《北大荒的秋天》里的拟人句,把大豆和高粱全部写活了;有的喜欢《西湖》里的比喻句,把景物写得很生动,仿佛就在眼前。通过学生的发言,我借机带领他们复习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復习完词语和句子,我问学生这一单元中有没有值得人学习的写作方法?学生立马说《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尤其是“原野热闹非凡”一段,先总写,后分写,值得我们借鉴。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我并未多加讲解,而是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整个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启发思考,拓展延伸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不能死守这块阵地,要引领学生看到知识海洋中更多的风景。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我们要让学生谋求新知。

  《石灰吟》和《墨梅》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两首诗歌。在复习这两首诗时,我告诉学生,中国古代的诗歌往往讲究意蕴,常常把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寄托着作者情思的事物便是“意象”。这两首诗表面上看是写石灰和梅花的,实际上传递的是作者坚贞、高洁的品格。像这样的诗歌,你还知道哪些?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由课内引向了课外。有的学生想到了郑燮《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想到了虞世南《蝉》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再比如,在复习《枫桥夜泊》时,我特地讲了“客”这个字,凡诗中提到“客”字,大抵诗人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亲人。学生立马想到叶绍翁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以及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客”这个字往往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谊。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漫长过程中,他们还会碰到好多托物言志的诗歌,也会遇到很多带有“客”字的诗歌,当他们再碰到这样的诗歌时,便会唤醒之前学习的记忆。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层层递进、融会贯通的。教师要放眼全局,在复习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整体把握的意识。复习课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身参加语用实践。为人师者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复习是为了巩固,更是为了提升。教师不仅是一个传授者,还要当一个启发者。“学而不思则罔”,唯有思考才能拓展延伸,语文学习之路才会越走越远。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