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今时代,冠以“艺术之母”美称的舞蹈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伟大产物之一,它能够从内在的层面表现出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而舞蹈创作是整个舞蹈艺术事业的核心,对于舞蹈事业来讲,有了创作与创作者,才有了21世纪的中国舞蹈艺术事业。本文从动作,舞蹈的原点与舞蹈艺术方面谈论当代舞蹈的创作,以期为今后当代舞蹈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舞蹈;创作艺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82-01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历史化进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吸收,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国人的艺术素养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着。现代舞蹈创作作为舞蹈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想象力及创造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将社会生活艺术化,生活给予了我们许多创作舞蹈作品的灵感,很多的舞蹈作品,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源于我们自身对舞蹈的理解。
二、完整理解动作
作为目前全世界最系统、严密、科学,并被广泛运用的戏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下简称“斯氏体系”),早已经对“行动”做出过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论证。舞蹈和戏剧之间有着太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对于“表演上總是想直接地去表演情绪,或者是直接地去表演‘形象,做作的热情,机械的、模式化的表演”,戏剧理论将其形容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演员”和角色表演中“最普遍的错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查哈瓦对戏剧作品的表演指导是“首先要抓住行动而不要直接去表演情感。”任何行动都是由心理的反应外化到形体的活动,任何一个行动都具有心理和形体这两个方面,我们往往会对表象的动作去捕风捉影而忽略人物心理。
将戏剧的“行动三要素”举一反三,衍生出舞蹈编创的动作三要素,即“舞什么”“因何而舞”“怎么舞”。如此看来,先前“时间、空间、力量”层面的动作编创技术也仅仅是停留在“怎么舞”的语言修辞层面上了。“舞什么”——明确角色的最高任务,避免目标方向的不清晰而陷入思维的混乱、迷失、消极。“因何而舞”——从宏观上和事件源头去分析和把握所体现的事物,明确其目的、分析其属性、寻找其依据,以及为了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而更加巧妙和奏效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追根溯源地挖掘选材和结构设计的思想深刻性和艺术感染力。“怎么舞”——有了“舞什么”和“因何而舞”作为动作编创依据,再去营造舞蹈美观的形式感、挖掘动作的美感、设计准确的调度……充分发挥编导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做到有机、正确地表达。
所以,我们对舞蹈动作的编排必须上升到“行动三要素”这一层面上来。要想深入掌握“行动三要素”,就需要分析规定情境,即“剧本的情节,剧本的真实,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以及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做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这种方法是一种能够诱发演员去真实地行动,而且“激发出演员准确、鲜明地适应——怎么做的一种 杠杆和启动机。”——使演员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会怎样去做。”表演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在行动与规定情境的结合中产生的。”这些编舞者的创作思维同样可以予以借鉴,我们应该挖掘角色立体生动的行动,使作品拥有更坚实的骨架,给舞蹈中的一系列动作寻找一个合理而充足的理由。
三、寻求舞蹈的原点
任何一个舞蹈动作都是有其来源的。20世纪三大艺术巨匠之一的舞蹈家玛莎·格莱姆用“无法扯谎的身体”来形容舞蹈语汇,这个观点坚定地说明了在舞台上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会透射出相应的“所指”意义。动作不但有其根源,而且确实富含深刻的“所指性”。学院派舞蹈教材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素材课程,其很多动态其实都是出自于田间劳作、动物模拟、图腾崇拜等生活细节,这些动作不但有出处,还有其特定的意义,只是因为长久以来的教学用途将其“美化”成了继承性的动态,而忽视了很多动作原本的含义,这就使得之后的编舞者对动作的掌握仅停留在表象的理解上,大量舞蹈动作原本富含的深刻内涵在消失。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艺术中的动作细胞要寻找原点,也需要在生活中去提炼。斯氏体系也是致力于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帮助编导和演员在创作时先去深刻地感受生活、精密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生活,这些都是非常有助于创作者观察、体验和表现生活的。借鉴斯氏体系中的普遍规律,帮助编舞者全面理性地分析人物性格,指导完善剧情结构,提炼具有叙事功能和“指向意义”精准的舞蹈动态,挖掘更深层细腻的剧情冲突与矛盾事物,达到丰富舞蹈创作者的想象力、加深感受力、提高判断力,以及增强理解力和开拓表现力。
编导的观察视角和选材切入点,提供一些深刻剖析剧中人物性格以及梳理情节脉络的方法,这一切都是基于寻找动作原点的创作追求。
“情绪舞”一类的作品动作很抽象,是不是就没有寻找原点的必要性?“情绪舞”通过一些动作编织,以及队形的穿插、道具布景的方位、灯光色彩的转化等来表达一种情感,就算没有涉及什么文本构思,也依然能解释出其动作设定是有原点出处的。即使是某个作品“没有更多的、具有深度表达内涵的思考”,或者是瞎编胡造的作品,就更是能呈现出一种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 样其实是直接告诉观众——“我根本不会编舞”,这样的动作就出自于编导创造力匮乏和对表达欠缺思考的原点。
舞蹈作品的创作在注重营造形式感的同时,首先要关注到思想情感的流露,还要运用理性的分析,对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以及延伸、梳理,即搞清楚我们所表现的情感是被怎样的叙事情节推动起来的,又是如何被推动起来的,事件因何而起、情绪因何而来、行动因何而发……这些思考也是在寻找动作的原点。
四、正确理解舞蹈艺术
总而言之,舞蹈是言之有物的艺术。言之有物不是我们以往概念中的“简单讲故事”,因为舞蹈作品是属于人类高层建筑的艺术,所表现的内容是有深刻含义的。
我们通过以上分析得知,结构设计工作比编排动作更为重要,此观念就像古代兵法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即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对整体势态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以及宏观战略指挥。联系到作品编创的实际情况,舞蹈编导的实质无非就是研究怎么样去编织舞蹈动作,有了 对舞蹈动作全面的认知,以及对艺术思想表达的追求,角色的行动就会折射出想表达的一切信息,以及舞蹈结构的精妙设计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挖掘,这时候的编导要编出“有力量”“不多余”的动作语汇,创作出可以触动观众审美情绪、激发潜意识和人性思考的作品。
随着岁月的变迁和人类知识的快速增长,那些单单去营造一点视觉感或编一个简单故事的作品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当今艺术审美的标准了。以往我们对作品的编排只是追求高难度的技术以及美妙的舞姿,当下若是继续重蹈覆辙,则只能创作出经受不住岁月筛选和推敲的作品。
归根结底,舞蹈既然是以动作来传达语言和表现情感的艺术,就要尽量避免不清晰、不合理、不全面、不深刻的言语表达,编导们带着“因何而动”的思考借鉴“行动三要素”的分析思维,全面挖掘作品结构中折射出来的规定情境,努力编创出语境深刻的舞蹈动作,让舞蹈作品重新“言之有物”起来。
五、结语
现代舞蹈艺术的美,已不是单一的身体动作之美,而是已经升华为一种综合的艺术美,在各种艺术手段的烘托下,将舞蹈之美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带给观众以视觉、听觉、感觉多重享受。现代舞蹈的编创者除了需要有全面的文化艺术素养及舞蹈专业知识之外,更需要的是正确地理解舞蹈及其动作,用舞蹈将美的内在激情通过舞蹈动作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威力道尔纳,邵嘉蓓.关于当代舞蹈[J].戏剧艺术,2006(05).
[2]李巍.简论当代舞蹈艺术[J].大众文艺,2013(14).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