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紫砂艺术的手工韵味的内涵及创作中物由心生的创作体验,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论证紫砂艺术的装饰工艺之美,结合时代需求和科技发展得出结论——紫砂艺术之美是机械之美与手工之美的结合,将这两种不同的美巧妙融合方是扬长避短、心物合一的设计取向。
关键词:生活陶瓷;手工韵味;工艺之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013-01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陶瓷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陶瓷的踪影。还没有一种人工制造的器物像陶瓷那样与人类构成如此广泛而密切的关系。陶瓷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人类依照自己的需要,任意捏塑和把玩手中的泥土,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陶瓷来制作,以满足自己不断发展的需要。
目前市场上有些利用机械仿造手工的陶瓷产品,有些看似像机械批量复制,却是手工陶瓷产品,多样化的产品迎合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机械时代单纯的理性美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审美疲劳,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个性化的感性之美,即是质朴与自然的,亦是生动、有趣的,且无规律可循。
一、紫砂艺术的手工韵味
(一)物由心生,心手合一
制陶艺人将静心自悟的创作灵感作用于生活陶瓷這一媒介,由此传达多元化的手工韵味,而其传递情感的方式主要借助于“手工痕迹”。例如中国传统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宜兴紫砂文化,几百年来,历代紫砂艺人延续着“代代相传”的文化习俗,经验的积累、技术与文化的革新塑造了璀璨辉煌的紫砂文化。
紫砂艺人借助“物由心生”的观念,并借助手来表达个人想法,双手在感知紫砂泥质感、尺寸的不经意间留下丰富的痕迹。为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他们利用夸张、对比、象征等造型手法精心设计紫砂壶,作品包含着灵性的思考。倾注到紫砂产品之上的情感与技术通过手工劳动来实现,而双手成为塑造人性自由的手工韵味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技术与艺术、人性与灵性在手工艺时代紧密融合。《年轮壶》是张正中大师创作的最有灵性的紫砂作品之一。壶身仿年轮的肌理设计得惟妙惟肖,自然的元素在其手下精雕细琢,朴拙素雅的视觉语言塑造了其个性化的紫砂风格。品鉴时触摸壶身表面的近乎逼真的肌理,可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森林气息扑面而来。由此可见,参与品鉴生活陶瓷的手工韵味给大众带来的不只是视触觉双重体验,而且在把玩鉴赏时情不自禁地释放心灵,带来精神的愉悦与享受。
(二)儒释道哲学思想
手工韵味的自由性与人文性源于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崇尚自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身心愉悦的状态。庄子《天道》中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在庄子看来,朴素是最美的了,器物不管如何雕琢,归于朴实是造物的最终目的。陈曼生与壶艺家合作的众多紫砂作品都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尤以《半月瓦当壶》的形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半月瓦当壶》造型取自瓦当,壶身线条呈几何形,造型简洁,无刻意装饰,壶一面为“延年”二字,字形与壶形相得益彰;另一面为“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曼生铭”的铭文,这一铭文告诫世人处事之道,即凡事不求完美,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才是延年益寿养身之道。
(三)装饰工艺之美
紫砂壶之所以历来备受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与喜爱,除了其形态设计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哲学观,装饰工艺也传承了师法自然的特色。从紫砂原料来看,它有着不同于其他陶瓷材料的特质。它具有陶瓷所不具备的良好的透气性、吸水率、致密性与光泽度;它不像瓷器一样施釉彩来装饰,而是采用紫砂泥自身色泽来对自然物象进行装饰,如传统紫砂工艺中绞泥工艺和泥绘工艺,所塑造的自然形态既有对自然形态的具象表现,也有对自然的抽象概括与加工。无论是哪种绞泥手法都从抽象的肌理形态上传达了制壶艺人独具特色的手工韵味。如吕尧臣的绞泥作品《天际壶》敦厚圆润的壶体上淡淡的几根绞泥线条,勾画出“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澎湃气势,作品温润饱满、古朴自然,耐人寻味。可见,绞泥壶的画面以壶身为载体,师法天然,以绞泥表现笔墨写意,如峰峦叠嶂,或江浪涌动,其中蕴含着儒释道的哲学理念是为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二、结语
人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强大。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发明与发现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产品的艺术美感。紫砂艺术的美是机械美感与手工韵味的完美结合,作为两种不同性格、不同内涵的美,前者呈现出机械化、标准化与理性化的特点,后者则呈现出趣味化、自然化与感性化的特点,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方是扬长避短、心物合一的设计取向。
注释:
①(战国)庄周.庄子·天道[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09):132.
参考文献:
[1]曹君.茶文化在紫砂壶艺术设计中的体现[J].中国陶瓷,2015(05).
[2]吕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3]庄周.庄子·天道[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4]翟墨,陆少游,李丛芹.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
[5]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