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亨利·卢梭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从哲学意义上讲,他的作品不仅有尼采极端反理性的色彩,或许也包含弗洛依德更深层隐秘、原始的潜意识心理能量,不仅是自我人生理想的象征,也是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他的绘画风格更是被超现实主义在内的主观主义画家广泛吸纳,通过主观重塑外部世界来表达精神中的世界。
关键词:自然;梦境;潜意识;超现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68-01
一、图像及绘画语言表达
福柯認为在20世纪西方绘画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的两大原则,一是对等原则,另一个是造型表现与语言表现的区分。①前者是指事实与图形的相似性与图形的确认性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后者指的是在画作中,图形与词语这二者间必须有一个是占有支配地位的,即,精神绘画形式作为图形的注解,或者图形为精神表达的内容作补充与阐释。卢梭将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剪影化、平面化处理,前景与背景的极度差别(人物与背景大小比例失调、客观事物的抽象化)正是将事物归纳化,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引向了艺术家的精神领域,用足够精简的图像方式表达主题思想,在想象中将现实逐渐升华。
卢梭通过绘画的手段削弱了画作形象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绘画不再是传达真实的媒介,用极简的方式将图形回归本身,将上下重叠的形象关系进行主观处理,凝结成一种象征符号。通过完整的绘画语言传达与画家本身思想的相互阐释,画作中隐含的辩证统一正是画家思想的一种传达。对于绘画语言来说,卢梭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绿、蓝、红、黄色,色彩本身的跳动性被整体的协调性统一显得更加稳定,偶尔一抹互补色反而为画面增加了生气。即由一种色彩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心理活动,便是精神的存在。
二、潜意识与画中之梦
图像是艺术家梦境的表达方式,是精神寄托,阐释的是一种不完全的存在,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每个人都会有陷入梦境般的体验,但卢梭更注重捕捉事物的潜意识波动,是现实之下的现实,勾连起与画家自身精神的诉求,绘画因此成为了全新的沟通平台,不再是与经验世界表象与被表象的关系,而是与经验世界的传达与被传达的关系。他的丛林系列最广为人知,但是他却从未离开法国,更未见过真正的丛林。这些形象营造出了梦境特有的非理性感。梦境中不合常理的形象往往不是莫须有的生搬硬造,而是以日常所见的事物作为影像,并进行拆解和重组。作品《梦》融入了卢梭深邃的理性思索,茂密的灌木与野生动物的交流就犹如他本真的天性,返璞归真的境界,所谓“画如其人”。画面中动物与人交相辉映,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来。
三、对“物”与“我”关系的再思考
在人们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的时候,在人与其他人、人与物之间存在着一层“镜子关系”,人在认识行为的过程中是以“我”为参照的。如果没有自我的视角,那么周遭事物也就相对于“我”而言不存在。如何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则是如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对事物的认识一则依靠感官,一则依靠心灵。人类的常规视觉会在意识的引导下产生视觉错觉或者其真实性被掩藏在外观之下,真正的潜意识可能更靠近人的精神真实,研习潜意识或许可以找到一种不用眼睛看事物的认识世界方式。稳定的形式通过原始或者高度秩序化的传统社会复活来形成精神上高度统一的形式,正影响了卢梭。这源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敬畏,这就消除了自然的神秘性,并且认为人的内心之中的梦幻才是更为现实的东西。这种论断引发了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对于“物”与“我”之间关系的再思考,卢梭所经历的正是印象派之后这样的独立想象活动。
布莱顿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提出,所谓超现实主义就是“纯精神的无意识行动”,它“不受理性的任何限制,没有任何审美上和道德上的偏见”,它“建筑在对于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②同样,像达利、马格丽特、米罗等作品都有更深层次表现非现实表象的心理暗示。用绘画作品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应当如何认识我们的世界,如何处理世界中的物我关系,如何在向外探寻的时候找到真理的存在形式。比如马格利特常常将绘画作品中的形象错位放置,或者改变物体形象的体积,将不可能出现在此情此景中的形象引入,因此导致了形象代表本意和功能的丧失,从而画面故事逾越了常理,在层层叠叠的逻辑怪圈中开展。达利更是以一种怪诞的方式体现逆向情境等等。卢梭的作品不仅对后来超现实主义的形而上绘画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后世绘画的发展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周舒.福柯的绘画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4):75-
76.
②李功.浅析超现实主义油画的形式语言[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20.
参考文献:
[1]迈耶.夏皮罗,沈雨冰,何海(译).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
[2]钟跃英.原创性艺术[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