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紫砂陶艺是我国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可谓名家辈出,代有精品,紫砂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使紫砂雕塑别具一格、独秀一方。
关键词:雕塑;装饰;紫砂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018-01
一、陶塑的长生与发展
陶塑是指陶质的雕塑艺术品,始于秦汉时期。陶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及其模型;另一类是以人和动物形象为主的塑像。其中模型和塑像主要用于随葬。而西安秦代陶塑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中国陶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种艺术形式便已出现。秦汉两代已有很大的发展,质朴劲健是其主要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陶塑艺术发展缓慢。到了隋唐、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发展,贵族阶层厚葬之风盛行,作为随葬明器的陶塑在艺术上取得快速发展。宋代以后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和末期,随着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宗教信仰较之以前逐渐淡漠,对于死后的墓葬礼仪也趋于简化,盛行了千余年随葬陶塑的习俗,逐渐为纸扎人马所替代,陶塑艺术随之步入尾声。
二、陶塑的代表作品
我国雕塑艺术有悠久的传统,以新古器时代的彩陶,“陶俑”殷周的青铜如“战国铜人”造型简单,是较原始的艺术作品,秦汉时期的陶质兵马俑,人物具有相当的性格特征而马的刻划极为生动,与希腊雕刻和意大利的唐那泰罗,佛罗基俄的马堪为匹敌,艺术上之成熟实属罕见,霍去病墓的石牛、石马、石虎大体大面的处理艺术效果极为鲜明。北魏石窟,大型宗教雕塑更是文化传承的艺术表现,唐昭陵六骏等,都是雕塑的杰出代表。
雕塑是一个表达力极强的艺术门类,多姿多彩,形态各异。一件紫砂艺术品的工艺质量、艺术价值,都取决于设计制作者的个人修养艺术素养,制作技术的精湛,不同的题材要反映不同题材的精神,我十分重视精神表达,静是我们心灵的本真,静了之后看到的动是我们的活力。传统工艺美术本质上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也是旧文化的产物。在科技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不仅其生产具有一定的守旧性,而且在文化层面上也如此。
三、紫砂陶塑的要素
紫砂雕塑四要素:形态、气质、神韵、意趣。(1)形态: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要流露出自然来,神寓栖于形中,寄物而通,使人感受出自然舒服之美;(2)气质:即作品所内涵的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3)神韵:是指能体会出精美的韵味,凡有神韵的作品,皆有鲜明的个性,富有生命力,创作者的精神就显示出来传达出来了;(4)意趣:即作者和览者的思想、修养情趣。物奇则生趣,趣又见意。
四、紫砂陶塑的制作与原料
有的产品在形式、风格、趣味诸方面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传承的目的是文化保持,同时它亦有为当代生活服务的要求,创新因此而具有必然性。但是创新是有限度的创新,是在传承与保持基础上的创新。因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样式、质料、风格等等,都已成为一种定势,有的已作为一种传统和规范而呈封闭状态。如传统玉雕、象牙雕刻,已形成那种较为工整、逼真、细致的雕琢样式和风格,如果采用现代抽象雕塑的创作方法,将玉石、象牙之类的材料作抽象造型,这将使人感到不伦不类,不仅因为传统的玉石工艺通过精雕细刻将玉石和象牙的材质之类充分表现出来,即一件作品展示了技艺和材质两方面,如若采用抽象雕塑方法处置玉石、象牙等传统工艺的材料,着力表现其艺术的观念,似乎离传统工艺美术太远。由此,制作材质也与表达一个事物的意境息息相关。
雕塑所用的紫砂泥产于丁蜀镇黄龙山山体深处,岩石的石层中和甲泥的泥层中才有这种风化石块般的泥矿。矿层厚度有十几公分到一米多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紫砂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龄岩、石英、云母屑和铁。据分析,砂土中含有较多的硅、铝、铁、钙、镁、锰、钠等多种成分,矿层中开采出的紫泥俗称生泥,似块状岩石,经露天风化,使其松散,然后经和碎、粉碎,按产品要求的颗粒数目,送风筛选,筛选后的泥灰,经搅拌成一块块泾泥,经堆放陈腐处理,再把腐泥用木钟翻复拍打,练成制坯用的熟泥,现在工艺也可真空练泥,在紫砂泥炼制过程中,所用水的水质十分讲究,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泥料的质量,紫砂泥可塑性好,强度高,收缩率小,早期的制陶名家,把各种泥料的不同的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适度的金属氧化物着色剂,配制成色泽纯朴、古雅的紫砂泥料,紫砂泥并非单一紫色,还有红、黄、绿、青等色泽,人称“五色土”。好的材质制作艺术品就会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更能表达制作者的想法与寄托。
五、结语
随着时光的流逝,审美经验的长期积淀,促使人们希望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本着自由的精神,站的比自然更高一层,按照他的更高目的来处理自然形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非常强调以自然为师,“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外师造化强调的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体验,阐明艺术的本源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劉升辉.论陶瓷工艺技术对装饰艺术形式的影响[J].江苏陶瓷,2000 (04).
[2]熊钢如,洪秀明.陶瓷雕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3]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