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承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蕴涵着民族精神和多元化审美观念。然而,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已逐渐变味,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精神传承和审美多元化的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意义深远。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旅游;手绘纪念品
中图分类号:F592.7;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144-01
一、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与传统民族文化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为辅而聚居的地区,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添了几分色彩,使其更加丰富。
几千年来,传统纹样之所以具有极其鲜活的生命力,这跟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纹样元素无不强烈的突出了当地民族精神与气质,也是我国传统图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典范。其中以壮族为主的传统纹样形式多样、名目繁多,是持续不断发展本民族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设计的体系。
随着广西经济的腾飞,壮族图形元素作为民间装饰艺术不可或缺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被设计者当成一个重要的创作源泉进行实践。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也大力推广旅游文化,创作更具民族特色的手绘工艺纪念品,以文化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使得更多本土纪念品有机会走向全世界。
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旅游纪念品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购置的物品,这些物品具有完整的物质形态和旅游当地特色。旅游购物已成为现代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收入也成为旅游经营收入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旅游纪念品是特色旅游商品,是我国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旅游经济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开发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应游客需要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反映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也有着较高审美价值;而且制作精巧的旅游纪念品,对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塑造我国旅游区的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展旅游纪念品,对于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提高宏观效益;增加就地出口创汇;满足游客需求,形成产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我国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形成优势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壮族传统图形元素在手绘类纪念品设计中的创意运用
我们应该将壮族图形元素的形式规律、审美特征以及表现方法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具有特色的手绘纪念品,传统民族纹样是现代设计创意的必要元素。现代设计运用传统纹样,强调其神似,使其在应用后呈现出具有传统图形的特征。
(一)传统壮族元素的继承
中国现代纪念品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统壮族文化。我们所说的运用壮族图形元素,不是我们简单的搬抄,如果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没有经过我们自己的取舍,将会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停滞,因此我们对传统壮族图形元素必须要提炼,运用其精华部分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纪念品设计风格。
传统壮族元素的发扬,必须要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要与现代设计步调一致,但是又要保持自己的独有特质,不能丢失壮族的特色的民族元素,壮族元素在现代旅游纪念品中得到继承和发扬,不仅使得壮族文化绽放光彩,得到发展,也使得世界看到传统壮族文化,促进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
(二)传统壮族元素的发展创新
传统壮族元素在现代手绘设计中的运用,必须要体现壮族的传统精神,发展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照搬现代设计的形式是不行的,虽然学习现代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若是生搬硬套,一味地模仿,没有民族特色、没有民族精神是不行的。发扬我们壮族传统文化就必须要结合传统图案元素,利用手绘对其进行创新发扬。
通过手绘方式来表达,手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既能结合传统民族文化,又能展现出年轻人要的标新立异的效果。例如在需要表现传统民间艺术形象的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抽取壮族传统图形为元素,并融合汉字进行设计,既体现出漢字的表达意念,又传达传统图案的视觉效果,从而传神、达意。
总之,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在未来的建设中,要积极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实践,找准加大开发力度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结合点,以超常规的大手笔、大气魄、大举措,全力提升文化品位,加快将壮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壮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明儿手绘壮乡民族纪念品的设计与推广(编号:201613640038)成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分析[Z].
[2]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08).
[3]李文浩.手绘设计再认识[J].昌吉学院学报,2005(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