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民间文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6142
尹熙乔

  摘 要:西藏儿童文学是各种反映西藏体裁的文学作品,西藏儿童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本文将主要从民间文化中的民间文学角度进行论述,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西藏的民间故事、英雄传说以及民间信仰穿插其中,儿童趣味性融于西藏民间文化之中。

  关键词:西藏儿童;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01-02

  西藏当代儿童文学是中华各民族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族平等的实现,少数民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出现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共同繁荣的趋势,形成了多民族的儿童文学共同发展的态势。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显示了当代儿童文学的民族性、儿童性和时代性的特征。50、60年代,胡奇的《神火》和《五彩路》可以说是西藏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个源头;70年代末,叶晞的《飞瀑》继承并发展了西藏当代儿童文学,至80年代,西藏第一部长篇儿童文学作品《清晨》可以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21世纪开始,出现了像益西泽仁、张祖文、次仁罗布等著名作家,开始关注儿童文学,书写儿童文学。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也由此取得一定成绩。了解儿童视角下的西藏民俗风貌,将西藏的儿童文学与西藏的民俗相结合,既有儿童文学本身教育性、趣味性、形象性、故事性等特点,又将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寓于其中,充分体现了地域性特点。

  一、何谓西藏当代儿童文学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西藏儿童文学?在了解西藏儿童文学的定义之前,先看一下儿童文学的概念。194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中的解释道:“以儿童为本位而组织之文学也……儿歌、民歌、神话、童话、动植物故事、寓言、谜语故事皆属之。”①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这样解释:“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诗歌、戏剧、小说故事等……”依照上述概念,西藏儿童文学是各种反映西藏体裁的文学作品,包含神话、民歌、谚语、民间故事以及戏剧的文学样式。

  其次,什么是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国的“儿童的发现”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成人作家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儿童文学需要以儿童为主体,将儿童作为文学的本位进行创作。由于西藏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由此西藏儿童开始拥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因此,笔者对西藏儿童文学筛选时间的节点为1951年之后的文学作品作为关注对象,尤以小说创作研究主体。西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儿童文学中的民间文学要素更是不计其数,例如:猕猴神话、牦牛图腾的神话、《七兄弟星》的神话、西藏民歌中的《吉祥羊歌》、西藏谚语在西藏文学中的精彩展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昌珠寺的传说、《格萨尔王》的故事、和八大藏戏,这些脍炙人口的文学要素也在文学作品中广为流传。因此,西藏传统社会雖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儿童文学形式,但是,西藏传统社会的民间文学形式和内容却是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生命之泉,力量之源。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西藏民间文学归类为儿童文学。应该在新的时代下,去审视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将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和藏族传统的民间文学有机结合,从而体现西藏当代儿童文学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与西藏民间文学完美融合在一起,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寓儿童性、趣味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于一体。

  二、何谓西藏儿童文学中的民间文学

  追溯西藏民间文学的产生,目前,由于资料缺乏,难以探其究竟,但是从藏文的史书中,依然可以略知一二。藏族歌舞在公元一、二世纪就已经相当发达,谜语故事也逐渐流行。书面记载从公元八九世纪就已有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藏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西藏民间文学包括西藏神话、西藏民歌、藏族的传说与民间故事、藏族民间戏剧和英雄史诗,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但是祖国文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世界文艺宝库中的独特存在。其中,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更是广为流传。这些丰富的西藏民间文学成为西藏儿童文学中丰富的素材,在加强民族性的同时,又不失时代性和趣味性。民间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祖祖辈辈共创和共享的文化。民间文化包括农贸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艺术、民间游乐、民间信仰等众多方面内容,本文仅以民间文学和民间信仰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重点论述。在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藏地风光成为一个重要的依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具有勇敢、刚强、粗犷、豪爽性格的孩子在藏地风光里嬉戏玩耍、探索奥秘。特殊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特殊的藏地风光,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仿佛带着雪山的纯净气息和转经筒虔诚的声音,饱含绮丽的藏地风光。可以说,每一部西藏当代儿童文学都描绘了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

  “民间文学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但是两者的呈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作家文学等于文学作品,而民间文学不是文学作品。在民间文学演进的过程中,它和作家文学的构成形成了互动关系,两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②神话,民歌与长篇诗歌、谚语与卜辞、传说与民间故事、史诗和民间戏剧等作品均属之,下面仅介绍传说、民间故事和史诗在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体现。

  西藏民间故事,是植根于藏族民间土壤的艺术,是与西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既有民间文学,又有作家文学,二者珠联璧合,交相辉映。西藏故事中,阿古顿巴的故事最有名,且流传最广。阿古顿巴是个富有智慧、正直幽默、乐于助人、敢于向农奴主做抗争,他的行为体现了西藏人民爱憎分明,体现了西藏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这在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或将阿古顿巴成了故事中主人公的化身,《飞瀑》中的珞巴族少年定丁和他的小伙伴们聪明机智,嫉恶如仇,帮助解放军惩治坏人,《五彩路》中的西藏少年丹珠,《清晨》中的巴丹,他们机智勇敢、乐于助人,宣扬正义,总能巧妙化解各种困难,帮助党,帮助解放军,与农奴做抗争。

  《格萨尔王传》是享誉世界的藏族英雄史诗,主要依靠说唱艺人得以传承,艺人是史诗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格萨尔》说唱艺人可分为神授说、圆光说、伏藏说、吟诵、传承等类。我国藏区有许多《格萨尔》说唱艺人,但神授说唱艺人却极少。这些《格萨尔》神授说唱艺人为何从一场梦境之后突然能随口道出百余篇《格萨尔》史诗,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③神授的说唱艺人也是西藏当代儿童文学,尤其是近年来,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书写的一个特色。《神奇的十三岁》——民间说唱艺人的奇遇。亚尔杰原本是藏北尖色草原上的孤儿,后来被天神选中,成为传播藏族英雄格萨尔功绩的说唱人。亚尔杰说唱,是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格萨尔的一起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让他身临其境。说唱艺人一直是藏族文化中神奇的存在,在这个故事里,亚尔杰因为得到神的眷顾,因为做了一场梦而成为伟大的史诗说唱艺人。以一个13岁孩子的一段神奇的经历,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神授说说唱艺人的故事。《曾经的喜马拉雅海》——一段探索喜马拉雅山的历程。玛尼堆里,从一块很像人眼的玛尼石中竟能看到汪洋大海,让阿米和小藏獒拉佳狄马、小耗牛玛吉,重又踏上发现之旅……探索的旅途中,除了探索了海洋生物三叶虫、拉萨河、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还讲述了格萨尔王神授说的故事。对神授艺人的好奇,将神秘的英雄传说和儿童文学相融合,既满足了儿童好奇的天性,也将西藏传统的文化传播给儿童,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接受本民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我国西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将这一英雄史诗以趣味性、教育性的方式进行传承,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史诗借有趣的故事情节源源不断的流传。

  藏传佛教使西藏的道德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佛教的信仰观念已经渗透到西藏人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性格习俗、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中,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人内在文化心理特质的现实存在和精神支柱。④西藏历史上,宗教曾对精神、文化、道德、风俗以及社会生活方式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给西藏群众指出了一条通向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之路。每一个信教的西藏人心中都悬挂着一盏神圣彼岸的神灯。佛教不仅是信仰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奶奶在天堂里望着我》讲述了小学生桑珠告别奶奶的虔诚祈福。桑珠的奶奶因病离世,家人按照奶奶生前的遗愿为她举行了天葬仪式。在为奶奶祈福的日子里,悲伤的桑珠学会了坚强,将自己对奶奶的爱和思念化作了對生命的感恩。“奶奶你去那颗最亮的星星上,我每天晚上都会望着你,桑珠在心里对奶奶说”⑤这是一个关于离去的故事,虽然带着伤感的气息,却不乏震动心灵的力量。爱和纯真善良的信仰永驻心中,这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三、结语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人类的未来”。⑥一个民族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本民族的生活、生存和信仰的状态,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够更加细腻的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和形象气质,在这一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相融合。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达到完美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西藏民间文学史西藏儿童文学发展的力量之源。

  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不断从西藏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逐渐发展直至成熟。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书写准确地表达了西藏儿童的情绪和心理特征,及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又增加了儿童文学趣味性和可读性,基于此,西藏儿童文学的发展与西藏的民间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西藏儿童文学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实践与创新项目课题名称《西藏当代儿童文学中的民间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16AYG1520。

  注释:

  ①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3.

  ②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4.

  ③角巴东主.格萨尔神授说唱艺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02).

  ④刘俊哲.西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1.

  ⑤次仁罗布.奶奶在天堂里望着我[M].合肥:安徽少儿出版社,2016:77.

  ⑥张锦贻.民族儿童文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361.

  参考文献:

  [1]次仁罗布.神奇的十三岁[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儿出版社,2016.

  [2]次仁罗布.桑塔小活佛的故事[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少儿出版社,2016.

  [3]张祖文.日光之城在呼唤[M].杭州:全国优秀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4]张祖文.曾经的喜马拉雅[M].杭州:全国优秀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5]张祖文.珠穆朗玛雪人不哭[M].杭州:全国优秀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6]胡奇.神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叶晞.飞瀑[M].上海: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1979.

  [8]益西卓玛.清晨[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9]佟锦华.西藏民间文学[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10]叶圣陶等.我和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11]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张锦贻.民族儿童文学新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