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带机能是歌唱的基础,而声束———声带与共鸣腔所产生的二重调节机能,在混合真假声和咽音中具有相当的作用。我们知道,追求声音的立体感是声乐训练的基本目标,其主要的标准就是声音上下统一,轻松结实、丰满,强弱变化灵活,而声音呈竖而集中的声束状,并始终保持有一个亮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歌唱;共鸣;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1-0099-01
要想使歌声有立体感,必须把歌唱的三个独立而相互紧密协作的部分:振源体(声带)、共鸣腔(口、咽、头腔等)、气息控制(呼吸器官、横隔肌等)训练成协调统一的整体,而每个独立的部分还要保持有较强的机能,最终达到适于歌唱的整体状态。声音的优劣决定于三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各自机能的状况,如果各部分有良好的机能再加上较好的配合,就容易唱出声音的立体感。
一、声带机能是歌唱的基础
人之所以能发声,是因为有声带及机能的调节,当声带在喉肌帮助下拉紧、靠拢,在气息吹动下就能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唱歌时声带的机能远比这复杂得多。声带在喉肌的帮助下,可拉紧、放松、闭合、放开、缩短、变薄等,这些可调节机能的优劣直接决定声音效果的好坏。我们知道,声音物理属性取决于振源体的状态,因此,声带振动的长短、厚薄决定音的高低,闭合状态(声带的张力状态)决定声音的音质。如果声带的机能不能随高低、强弱、情感对音质的要求等去调节自己的长短、松紧、闭合张力等,那么唱歌只会有以下可能音不准,强弱无法变化,声音紧张或松散不集中。可见声带的调节机能是歌唱的基础。如果简单的认为声带只能被动地被气息冲击发声,而忽略了机能的另一面———在喉肌帮助下,声带可调节自己的状态,主动地配合发声的需要,这就势必会造成声带的独立的机能训练被忽略,调节机能减弱,而难与其他部分协调。
二、声带的两种基本发音方法
1.环甲肌拉紧声带发声法。即喉部的环甲肌用力拉动甲状骨,间接把两声带拉紧、拉长,声带在气息作用下,整体振动发声。由于振源体较大,发出的 音结实低沉。但环甲肌较小,力量不大,当唱高音时,强大的气压使它无法拉紧声带,声带闭合不了,因此用这种方法唱高音不适合,而唱低音区则较好。
2.甲披裂肌(现称杓状肌)缩短声带的发音 。具体方法是披裂肌用力拉两 披裂骨,两声带互相靠拢。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披裂肌的作用下,两声带互相紧靠,形成一个挡气闸门,呼气从两闸门(声带)中间吹过,激起声带最边缘部分左右摆动,形成周期性的压力波动,这种压力波动激起空气发音,因此即使声带不用多少振动,单靠这种挡气就可发生声音。在这种发音状态下,声带用的是它们短小而薄的边缘部分,等于把振源体变小,因此能轻松地唱出高音。同时,如果气息应用得当,还能发挥“贝诺利氏”作用(当强烈气流通过喉腔把两声带吸往中央靠拢来发出声音,气流越强吸附声带就靠得越紧,发出的音就越响亮)。此时由于声带闭合大大减少对喉肌的依赖,而闭合变得輕而易举。相对于环甲肌拉紧拉长声带发音,甲披裂肌发声法只用声带两侧中间的边缘部分振动,虽然此时声带因放松而变厚,但实际使用的部分是既短小又薄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声带张力,唱高音轻松,且清脆悦耳。许多成功的歌唱家,在演唱时常对以上两种方法自如地交替使用。可是在声乐训练中(特别是对高音歌手的训练),许多教师对声带第二种发声法不够明确,在教学中把音区训练完全等同于声区训练,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共鸣,一会儿练胸声,一会儿练头声,却恰恰忽视了声带机能(特别是第二种机能)在声区及音区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以至许多学生(特别是男高音)学了几年也没能真正解决音区的问题。由于缺乏第二种机能,音域扩展与声区完整性的训练无法完成,演唱水平 的真正提高就不可能了。
三、声带与共鸣腔的二重调
节机能声带发出的基音在共鸣腔体得到共鸣产生泛音,泛音共鸣的好坏是衡量歌手水平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学生有了两种声带机能(特别后一种机能),能根据音高调节声带的状态,就有了初步形成声束的能力。所谓声束是指从声带发出,直到某个共鸣腔的顶端的音,形成圆柱形的声波。它具有大小、长短、运动的方向等因素。具体说就是声带激发空气发响(形成第一个基音共鸣)它们产生的压力波又激发共鸣腔的空气振动形成共振共鸣,声束就像两个共鸣上下连接成的整体的圆形声柱。声束的底端在声带,顶端在共鸣腔的某一个被声波冲击的点上(不同音高,冲击点不同),声带振动大,形成声束直径就,声束就粗,冲击点低,音就低。声带振动边缘短而薄,声束直径就小,声束也细,冲击点也高,音就高。换句话说,声带必须调节自己的长短厚薄去适应音高的变化,共鸣腔也要根据声束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容积、形状等,当二者能协调一致配合自如,再加上良好的气息,就拥有了良好的音束,即拥有了良好的共鸣。换句话说,在共鸣训练中,必须训练声带与共鸣腔的双重调节机能。但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共鸣腔的调节机能,而忽略了声带调节机能,由于这种共鸣腔的容积、形状不是建立在对应的声带状态上的,犹如无的放矢。
总之,虽共鸣腔一味作形,却不能建立一个上下协调的声束,结果虽然有了能自如调节的共鸣腔,但唱歌却没有良好的共鸣。就像没有调好焦距的电筒,射出的光既模糊又混暗,无法集中;唱出的歌声也始终无法形成集中的柱状,缺乏亮芯,声音没有光彩。
赞(0)
最新评论